吸振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9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吸振器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吸振器的质量块与衬套结构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振器包括衬套结构和质量块,质量块上设置有安装槽,衬套结构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内设置有环形凹槽,衬套结构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环形凸起包括上凸起和下凸起,上凸起的顶面抵接在环形凹槽的顶面,下凸起的底面抵接在环形凹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质量块通过衬套结构上的环形凸起支撑,上凸起向上抵接环形凹槽的顶部,下凸起支撑向下抵接环形凹槽的底部,从而实现上凸起和下凸起对质量块的支撑,通过上凸起与下凸起支撑质量块可以保证质量块在上下晃动时的稳定性。晃动时的稳定性。晃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振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提供一种吸振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的前顶横梁顶部区域,由于增加了自动驾驶探测装置比如激光雷达和对应的冷却导水管,毫米波雷达,视觉摄像头等,会使前顶横梁的顶部向下偏移,由于前顶横梁下部又布置了电动内后视镜模块,天窗控制模块、蓝牙和WIFI模块等,同时前顶横梁的下部还需要适宽敞的头部空间,因此,需要将前顶横梁的下部向上偏移,这就使得前顶横梁的腔体截面偏小,前顶横梁的腔体截面变小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顶横梁发生共振,进而导致车内轰鸣加大,当然,除了前顶横梁区域外,汽车的其他部分也存在由于腔体截面变小而导致车内轰鸣加大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吸振器来缓解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吸振器在质量块上设置衬套结构,吸振器通过衬套结构连接在车身上,然而当吸振器产生震动时,由于质量块与衬套结构连接的稳定性较差,质量块容易在车辆运动过程中产生晃动后从衬套结构上脱落并砸在车内。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吸振器来解决现有的吸振器的质量块与衬套结构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吸振器的质量块与衬套结构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振器,所述吸振器包括衬套结构和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衬套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衬套结构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6]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凸起包括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的顶面抵接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面,所述下凸起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
[0007]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衬套结构包括内衬和套设在所述内衬上的外衬,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外衬上。
[0008]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包括上下连接的安装部和承托部,所述外衬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承托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底部用于承托所述外衬。
[0009]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承托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承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槽的直径。
[0010]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置有所述衬套结构。
[0011]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量块的质心设置在两个所述衬套结构的连线之间。
[0012]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在两
个所述衬套结构的连线的左右两侧;并且/或者,所述质量块的质心位置处设置有凸块。
[0013]在上述吸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与所述外衬一体成型。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振器。
[00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将衬套结构上的环形凸起设置在质量块的环形凹槽内从而使衬套结构与质量块连接,在衬套结构安装在车辆上之后,衬套结构能够对质量块起到支撑作用,当车辆发生严重震动使得环形凸起从环形凹槽内脱出时,由于环形凸起的直径大于安装槽的直径,此时质量块在向下掉落的过程中安装槽的内壁会与环形凸起发生摩擦,从而减慢了质量块的掉落速度,另外,衬套结构包括安装部、套设在安装部上的外衬和设置在安装部底部的承托部,环形凸起设置在外衬上,承托部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且承托部的直径大于安装槽的直径,在上述的车辆发生严重震动而使得环形凸起从环形凹槽内脱出后,由于环形凸起与安装槽发生摩擦减缓了质量块的掉落速度,同时,由于承托部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且承托部的直径大于安装槽的直径,因此,质量块在掉落到承托部上时会被承托部承接住,从而避免了质量块直接砸在车内,保证了质量块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吸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吸振器安装在车辆上后沿A

A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吸振器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吸振器的拆分示意图。
[0022]附图列表:
[0023]1、吸振器;11、衬套结构;111、内衬;1111、安装部;1112、承托部;112、外衬;1121、上凸起;1122、下凸起;113、通孔;12、质量块;121、安装槽;1211、环形凹槽;122、凸块;123、斜面;2、车身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
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

5所示,为解决现有的吸振器的质量块与衬套结构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吸振器1包括衬套结构11和质量块12,质量块12上设置有安装槽121,如图2、3所示,衬套结构11安装在安装槽121内,安装槽121内设置有环形凹槽1211,衬套结构11上设置有环形凸起,优选地,环形凸起包括上凸起1121和下凸起1122,上凸起1121的顶面抵接在环形凹槽1211的顶面,下凸起1122的底面抵接在环形凹槽1211的底面,从而使上凸起1121和下凸起1122共同对质量块12进行支撑。优选地,衬套结构11还包括内衬111和套设在内衬111上的外衬112,上凸起1121和下凸起1122均设置在外衬112上,内衬111包括上下连接的安装部1111和承托部1112,外衬112套设在安装部1111上,承托部1112设置在安装部1111的底部用于承托外衬112,为了进一步避免质量块12脱落而砸到车门,将承托部1112设置在安装槽121的底部,并将承托部1112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安装槽121的直径。
[0028]以车辆的前顶横梁为例进行介绍,现有的车辆由于增加了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装置使得前顶横梁的腔体截面减小,从而使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车内轰鸣声增加,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包括衬套结构和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衬套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衬套结构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包括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的顶面抵接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面,所述下凸起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结构包括内衬和套设在所述内衬上的外衬,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外衬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包括上下连接的安装部和承托部,所述外衬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承托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底部用于承托所述外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振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东李日东王洪利袁卿魏想来何剑峰宋金响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