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53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终端包括操控面板和主控箱体,主控箱体包括隔板、高压气瓶、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单向气阀;所述主控箱体的上表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操控面板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组成内部空腔的耐压操控终端;所述主控箱体内设置有平行于操控面板的隔板,隔板将空腔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与第一单向气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气阀设置在隔板上,并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主控箱体的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第二腔体的注水和排水,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气瓶对第二腔体充气,以实现耐压操控终端零浮力工作。终端零浮力工作。终端零浮力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水下防御逐渐成为世界国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已经发展成单兵水下操控终端的程度。传统的水下终端设备通常体积和质量较大,而且下水后需要使用人工进行驮扶或背持进行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安放。为了减轻人工水下驮扶的成本,通常在终端设备上安装配重块,使得终端设备的浮力与终端设备的重力相等,进而可以实现终端设备在水下零浮力进行运输或工作。
[0003]众所周知的是,不同水域例如,河水和海水的密度不同,终端设备在不同水域下的浮力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淡水水域的浮力小,在海水水域的浮力较大。在密度变化的水域环境下,由于设备终端的浮力会随着水域的密度变化而发生变化,很难单纯的通过在设备终端上安装配重块,来实现终端设备水下零浮力运输或工作,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大的设备终端而言,添加过配重块的终端设备的浮力变化值会直接转换为水下操作员的实际负荷,进而对操作员造成更大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水下环境能见度较低,光线较差,操作人员难以快速识别面板上常见的丝印字符,存在较大的误操作风险。
[0004]鉴于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
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水域密度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终端设备零浮力进行工作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包括操控面板1和主控箱体2,其中,所述主控箱体2包括隔板21、高压气瓶22、第一电磁阀23和第一单向气阀24;
[0008]所述主控箱体2的上表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操控面板1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形成内部空腔的耐压操控终端;所述主控箱体2内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操控面板1的隔板21,所述隔板21将所述空腔分割成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
[0009]所述第一腔体3内设置有高压气瓶22,所述高压气瓶22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设置在所述隔板21上,并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连通第一腔体3与第二腔体4;
[0010]所述主控箱体2的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口25,所述第一开口25用于所述第二腔体4的注水和排水,所述第一电磁阀23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瓶22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23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气瓶22选择性对第二腔体4充气,以实现耐压操控终端零浮力工作。
[0011]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电磁阀26和第二单向气阀29,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9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4对应的主控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9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体4选择性对外进行排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4内设置有浮力传感器41,所述浮力传感器41用于测量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3内设置有控制单元251,所述浮力传感器41、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251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浮力传感器41所检测的浮力数据选择性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6的通断。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之间设置有比例积分组件27和气体流量计28;
[0015]所述气体流量计28用于监测所述高压气瓶22充气的速度;
[0016]所述比例积分组件27与所述控制单元251电性连接,所述比例积分组件27用于调节所述高压气瓶22的气管开口大小。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25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8,所述风机18的出风口与所述控制单元251对准,以便于对所述控制单元251进行散热。
[0018]优选的,所述操控面板1包括把手11、操作面板12、发光字符面板13、光源板14、功能旋钮15和透光块16;
[0019]所述发光字符面板13的尺寸与所述主控箱体2上表面的开口相匹配,所述发光字符面板13设置在所述主控箱体2的上表面的开口处,所述发光字符面板13的下表面设置所述光源板14,所述操作面板12设置在所述发光字符面板13上,所述把手11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12上;
[0020]所述操控面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功能旋钮15,并且每个功能旋钮15的侧边设置有透光块16,所述透光块16内刻蚀有对应功能旋钮15的功能提示字符,所述光源板14发光透射在所述透光块16上,以便于所述功能旋钮15进行调节对应的功能。
[0021]优选的,所述发光字符面板13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开口131,所述第二开口131处设置有显示屏17,并且所述显示屏17的表面采用镀膜工艺,以便于读取耐压操控终端内的数据。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的控制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3]获取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
[0024]当监测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小于重力时,控制单元251控制第一电磁阀23形成通路,高压气瓶22对第二腔体4进行充气,并通过主控箱体2的底板设置的第一开口25排水,以便于减小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重力,直至浮力与重力相等;
[0025]当监测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大于重力时,控制单元251控制第一电磁阀23关闭,高压气瓶22与第一单向气阀24之间的气流通路被关闭,通过第一开口25向第二腔体4进行注水,以便于增加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重力,直至浮力与重力相等。
[0026]优选的,当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小于重力时,还包括基于浮力传感器41所检测到的数据对比例积分组件27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0027]利用浮力传感器41实时监测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并设定开启比例积分组件
27对应的第一浮力阈值;
[0028]当浮力传感器41监测到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达到第一浮力阈值时,控制单元251控制比例积分组件27,将高压气瓶22的气管截面调节至第一预设开口大小,以降低高压气瓶22的充气速度。
[0029]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板21将耐压操控终端内部的空腔分割成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耐压操控终端内的一些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一腔体3内,使得电子元件能有效的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下;主控箱体2的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口25,高压气瓶22通过第一单向气阀24与第二腔体4贯通,通过第一电磁阀23开启高压气瓶22,使得高压气瓶22对第二腔体4充气,并通过第一开口25将第二腔体4的水排出,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增加;当本专利技术的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大于重力时,通过第一开口25将水注入第二腔体4内,从而实现耐压操控终端整机浮力减小,通过对耐压操控终端设备的浮力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面板(1)和主控箱体(2),其中,所述主控箱体(2)包括隔板(21)、高压气瓶(22)、第一电磁阀(23)和第一单向气阀(24);所述主控箱体(2)的上表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操控面板(1)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形成内部空腔的耐压操控终端;所述主控箱体(2)内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操控面板(1)的隔板(21),所述隔板(21)将所述空腔分割成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内设置有高压气瓶(22),所述高压气瓶(22)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设置在所述隔板(21)上,并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连通第一腔体(3)与第二腔体(4);所述主控箱体(2)的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口(25),所述第一开口(25)用于所述第二腔体(4)的注水和排水,所述第一电磁阀(23)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瓶(22)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23)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气瓶(22)选择性对第二腔体(4)充气,以实现耐压操控终端零浮力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磁阀(26)和第二单向气阀(29),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9)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4)对应的主控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9)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体(4)选择性对外进行排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4)内设置有浮力传感器(41),所述浮力传感器(41)用于测量耐压操控终端整机的浮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内设置有控制单元(251),所述浮力传感器(41)、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251)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浮力传感器(41)所检测的浮力数据选择性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6)的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4)之间设置有比例积分组件(27)和气体流量计(28);所述气体流量计(28)用于监测所述高压气瓶(22)充气的速度;所述比例积分组件(27)与所述控制单元(251)电性连接,所述比例积分组件(27)用于调节所述高压气瓶(22)的气管开口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浮力的便携式耐压操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5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8),所述风机(18)的出风口与所述控制单元(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东王家乐李强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