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39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融雪系统包括牵引分区控制终端、现地控制柜、轨旁融雪装置;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设置于沿线各牵引变电所内;现地控制柜设置于沿线各定子开关站;轨旁融雪装置设置于高速磁浮轨道外侧;牵引分区控制终端通过冗余光纤与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环连;现地控制柜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连接;轨旁融雪装置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现地控制柜连接;雪监测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灾害预警系统连接;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综合调度指挥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积雪清理的劳动强度,提高高速磁浮列车运输效率,保证高速磁浮列车运输安全。运输安全。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磁浮列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磁浮列车主要包括两种:电磁悬浮和电动悬浮。电磁悬浮通过导向和制动轨下方的悬浮和牵引电磁铁通电励磁而产生电场,将列车向上吸起并悬浮于轨道一定高度上,额定悬浮间隙一般为8

13mm。电动磁浮通过列车的磁体与线路上的悬浮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产生一个向上的磁力,将列车悬浮于轨道一定高度上,额定悬浮间隙一般为10

15mm。
[0003]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额定悬浮间隙小且精度高,如果高速磁浮轨道上的降雪量大,积雪融化时间就会较长,这样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目前国内上海磁浮示范线、同济大学“三个一”试验线、青岛高速磁浮试验线,均未设置轨道上的融雪装置。世界上唯一商业运营线路

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若出现降雪现象,需采用人工或特殊车辆来清扫轨道积雪,因此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包括:牵引分区控制终端、现地控制柜和轨旁融雪装置;
[0006]所述轨旁融雪装置设置于所述高速磁浮轨道外侧,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现地控制柜连接;
[0007]所述现地控制柜设置于沿线各定子开关站内,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连接;
[0008]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设置于沿线各牵引变电所内,通过冗余光纤与位于控制中心内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环连;
[0009]所述综合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灾害预警系统连接;
[0010]所述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雪监测系统连接。
[0011]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防雷模块,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通过防雷模块与现地控制柜连接。
[0012]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现地控制柜提供一级负荷电源。
[0013]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设有可调热风机,所述可调热风机基于降雪量大小、高速磁浮列车通过率在内的综合因素确定风量及温度。
[0014]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自动启/停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启/停控制模块对通过综合调度指挥系统传来的行车信息进行判断,当高速磁浮列车经过本牵引分区时,关闭可
调热风机,以保证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当高速磁浮列车经过后自动开启可调热风机。
[0015]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将实时采集的降雪量图像发送给现地控制柜、牵引分区控制终端和综合调度指挥系统。
[0016]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轨旁融雪装置的内部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时,自动关闭轨旁融雪装置的电源。
[0017]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喷头装置及喷头滑动槽,两条喷头滑动槽以与高速磁浮轨道平行的方式分别设置在高速磁浮轨道两侧;每条喷头滑动槽内以移动方式安装一个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能够喷出气体,在雪未降落至轨面时,将部分降雪喷出轨面范围,在雪降落至轨面上时,吹散降落至轨面的雪,以提高可调热风机的融雪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上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的融雪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0019]步骤S1,所述雪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高速磁浮轨道沿线降雪量,并将降雪量信息传送给所述灾害预警系统;
[0020]步骤S2,所述灾害预警系统根据降雪量的大小和列车所在区域,向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发送降雪灾害预警信息;
[0021]步骤S3,所述综合调度指挥系统根据降雪灾害预警信息,综合诊断后将融雪命令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牵引分区控制终端;
[0022]步骤S4,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控制与其连接的现地控制柜启动对应的轨旁融雪装置,利用轨旁融雪装置对高速磁浮轨道进行融雪处理。
[00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长大干线高速磁浮,首次提出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及融雪方法,无需人工除雪或购买特殊车辆除雪,能够在保证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额定悬浮间隙的同时,降低积雪清理的劳动强度,提高高速磁浮列车运输效率,保证高速磁浮列车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构成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中轨旁融雪装置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包括:牵引分区控制终端、现地控制柜和轨旁融雪装置;
[0031]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设置于沿线各牵引变电所内;现地控制柜设置于沿线定子开关站内,可根据电缆的控制长度设置;轨旁融雪装置设置于高速磁浮轨道外侧;
[0032]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通过冗余光纤与控制中心(调度所)内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环连;现地控制柜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连接;轨旁融雪装置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现地控制柜连接;所述综合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灾害预警系统连接;所述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雪监测系统连接。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防雷模块,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通过防雷模块与现地控制柜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现地控制柜提供一级负荷电源。
[0035]实施例2
[0036]如图2所示,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设有可调热风机,可调热风机可基于不同牵引分区、降雪量大小、高速磁浮列车通过率(区间正线、枢纽车站、中间站)等信息确定合适的风量及温度。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自动启/停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启/停控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包括:牵引分区控制终端、现地控制柜和轨旁融雪装置;所述轨旁融雪装置设置于所述高速磁浮轨道外侧,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现地控制柜连接;所述现地控制柜设置于沿线各定子开关站内,通过控制电缆加光纤的形式与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连接;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设置于沿线各牵引变电所内,通过冗余光纤与位于控制中心内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环连;所述综合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灾害预警系统连接;所述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冗余光纤与现有雪监测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防雷模块,所述牵引分区控制终端通过防雷模块与现地控制柜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现地控制柜提供一级负荷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设有可调热风机,所述可调热风机基于降雪量大小、高速磁浮列车通过率在内的综合因素确定风量及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的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旁融雪装置中还设有自动启/停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启/停控制模块对通过综合调度指挥系统传来的行车信息进行判断,当高速磁浮列车经过本牵引分区时,关闭可调热风机,以保证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当高速磁浮列车经过后自动开启可调热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发周宪宝崔校玉刘金瑞邓洪王海忠齐亚娜张昱南迪邓伟龙孔令宽熊飞李浩钊叶慧敏王肖玉周游孙浩洋金祖臣张洪瑞冀毅雷雅荔李雪菲周净毓李硕王晶关晓磊刘巍王林郎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