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反应:取待检测产物存于玻璃器皿中,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S2、反应生成:打开S1中的玻璃器皿,向内部中加入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使产物与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进一步反应生成的多糖氧化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糖检测技术领域。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本方法不需要酶反应及复杂的化学合成和标记等优点,通过引入金属有机框架与聚合物混纺,防止了金纳米颗粒的表面聚集和提高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强度,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糖检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糖缺少明显的紫外或荧光光谱,特征谱线信号弱,难以直接检测。目前实验室主要又依赖于大型仪器(如色谱仪器)和水解单糖的检测,检测周期长、难以直接反映出实际多糖组成,多糖成分难以在现场实现监控,多糖是植物的主要成分,许多多糖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因此多糖被作为许多中药的质量指标,中药制药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糖含量监测。如:党参和黄精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多糖,党参多糖和黄精多糖具有抗氧化、心肌保护、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党参和黄精的药效成分,目前,多糖的测定通常是采用基于苯酚硫酸法或蒽酮硫酸法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该方法繁琐费时,不能满足制药过程监测中快速分析的需求。而且,该方法需要使用大量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0003]2004年FDA发布的关于过程分析技术(PAT指南),推动了PAT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应用。基于光谱分析方法的PAT技术,如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和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对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参数提供实时、经济、非破坏性的测定。但近红外光谱中水的信号很强,因此使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水溶液中的化学成分时,水的近红外吸收信号会掩盖其它成分信号,而不利于这些成分的测定,而拉曼光谱中水的信号较弱,因此拉曼光谱适合于水溶液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目前文献中已有蜂蜜、饮料等产品中单糖和二糖的拉曼光谱测定方法,但尚无多糖测定的拉曼光谱分析方法报道。
[0004]目前,检测植物提取液中多糖多是将提取液经过生物或化学反应处理,进而得出多糖的含量,主要包括HPLC法、ELISA法、二硝基水杨酸法、苯酚
‑
硫酸法等,现有的技术如HPLC法、ELISA法、二硝基水杨酸法、苯酚
‑
硫酸法等,发展成熟,HPLC检测装置精密度较高,但此方法耗时太长,且前处理比较麻烦;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较低,灵敏度高,但该方法的检测步骤较繁琐,需要多次洗涤;二硝基水杨酸法与苯酚
‑
硫酸法测定步骤非常繁琐,传统的测定方法不能实时反应发酵液中的成分,检测结果普遍存在滞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测定方法不能实时反应发酵液中的成分,检测结果普遍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反应:取待检测产物存于玻璃器皿中,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
[0007]S2、反应生成:打开S1中的玻璃器皿,向内部中加入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使产物与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进一步反应生成的多糖氧化产物;
[0008]S3、预备检测:滴管吸入S2中的反应产物滴加到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上的金纳米颗粒表面;
[0009]S4、现场检测:设置拉曼光谱设备参数,向S3中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即,得到功能植物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
[0010]S5、记录信息:将检测后存留的样品,放入玻璃器皿中,在玻璃器皿表面贴上记录信息的标纸后,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
[0011]进一步地,所述S1中,预备的产物为25毫克。
[0012]进一步地,所述S1中与所述S5中,玻璃器皿均放置于避光场所存放。
[0013]进一步地,所述S2中,向玻璃器皿内部中加入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后轻微摇晃。
[0014]进一步地,所述S1中与所述S5中,所采用的玻璃器皿均为无色无菌玻璃器皿。
[0015]进一步地,所述S5中,标纸上记录的信息包括,样品种类、样品名称、制备时间、储存时间、检测时间和多糖检测结果。
[0016]进一步地,所述S5中,多个存放玻璃器皿之间间距为5
‑
10厘米。
[0017]进一步地,所述S1中与所述S5中,均采用无菌硅胶封堵块对玻璃器皿进行封堵。
[0018]进一步地,所述S3中,滴管为一次性塑料滴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且不需要酶反应及复杂的化学合成和标记等优点,通过引入金属有机框架与聚合物混纺,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防止了金纳米颗粒的表面聚集和提高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强度,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拉曼光谱能够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可区分鉴定不同种类的多糖物质,以此对多糖类物质进行质量控制,本专利技术需要测量和分析的时间短,快速、简便,需要样品量极少,检测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反应:取待检测产物存于玻璃器皿中,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
[0023]S2、反应生成:打开S1中的玻璃器皿,向内部中加入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使产物与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进一步反应生成的多糖氧化产物;
[0024]S3、预备检测:滴管吸入S2中的反应产物滴加到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上的金纳米颗粒表面;
[0025]S4、现场检测:设置拉曼光谱设备参数,向S3中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即,得到功能植物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
[0026]S5、记录信息:将检测后存留的样品,放入玻璃器皿中,在玻璃器皿表面贴上记录信息的标纸后,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
[0027]多糖缺少明显的紫外或荧光光谱,特征谱线信号弱,难以直接检测。目前实验室主要又依赖于大型仪器(如色谱仪器)和水解单糖的检测,检测周期长、难以直接反映出实际多糖组成,多糖成分难以在现场实现监控。
[0028]多糖是植物的主要成分,许多多糖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因此多糖被作为许多中药的质量指标,中药制药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糖含量监测。如:党参和黄精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多糖,党参多糖和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S1、预备反应:取待检测产物存于玻璃器皿中,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S2、反应生成:打开S1中的玻璃器皿,向内部中加入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使产物与巯基拉曼染料与卤素高价态氧化剂进一步反应生成的多糖氧化产物;S3、预备检测:滴管吸入S2中的反应产物滴加到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上的金纳米颗粒表面;S4、现场检测:设置拉曼光谱设备参数,向S3中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即,得到功能植物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S5、记录信息:将检测后存留的样品,放入玻璃器皿中,在玻璃器皿表面贴上记录信息的标纸后,将玻璃器皿的敞口进行封堵,使玻璃器皿的内腔与外界环境隔离存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预备的产物为25毫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混纺复合薄膜拉曼光谱的多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与所述S5中,玻璃器皿均放置于避光场所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斌,蓝端,赖春连,杜钦盛,李水珍,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嘉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