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04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属于钢丝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在支撑架上设置有运输不锈钢丝的进料机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对不锈钢丝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进料机构与矫直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转动将不锈钢丝运输至矫直机构,能够适应运输不同尺寸的不锈钢丝,同时根据不锈钢丝的直径,通过调节垂直方向的第三矫直辊和第四矫直辊之间的距离,调节水平方向的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之间的距离,提高钢丝的矫直质量和工作效率,适用于不同不锈钢丝直径的矫直。适用于不同不锈钢丝直径的矫直。适用于不同不锈钢丝直径的矫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丝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丝绳是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应用于机械、建筑、船舶、渔业、林业、矿业、货运索道等行业。通常使用钢丝矫直机对弯曲的钢丝进行矫直,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线材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当线材被咬入两矫直辊之间后,线材会受前方的牵引不断地作直线或旋转运动,从而使线材承受各方面的压缩、弯曲以及压扁等变形,最后达到矫直的目的。
[0003]传统的钢丝矫直机由机架以及水平设置于该机架上的两排交错分布的轧轮或矫直辊构成,然而,该传统矫直机一般只适用于固定直径的钢丝,不能根据钢丝的直径进行调节,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不锈钢丝直径的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支撑架上设置有运输不锈钢丝的进料机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对不锈钢丝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进料机构与矫直机构连接;所述的矫直机构为:壳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矫直辊,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矫直辊,第一矫直辊位于第二矫直辊正上方,不锈钢丝贯穿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之间,壳体一侧加工有第三滑孔和第四滑孔,第一连接轴一端与第三滑孔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轴一端与第四滑孔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组件连接,壳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加工有第九滑孔、第十滑孔,每个第九滑孔与第二连接轴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每个第十滑孔与第一连接轴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壳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一端设置有把手,第二丝杆上的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二丝杆、第一丝杆上分别加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每个第一螺纹与第二滑板螺纹连接,第二滑板与第二连接轴连接,每个第二螺纹与第三滑板螺纹连接,第三滑板与第一连接轴连接,壳体上转动安装有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八齿轮与第二滑板上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第九齿轮与第三滑板上的第四齿条啮合传动,壳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矫直组件,所述的垂直矫直组件为: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位于第四固定板正上方,第四固定板上加工有第五滑孔和第六滑孔,第四固定板上加工有第七滑孔、第八滑孔,第五滑孔和第七滑孔分别与第四连接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六滑孔和第八滑孔分别与第三连接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四连接轴位于第三连接轴一侧,第四连接轴上设置有第四矫直
辊,第三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三矫直辊,不锈钢丝贯穿第四矫直辊和第三矫直辊之间,第三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三连接轴连接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八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第四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与第四连接轴连接的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九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机构为: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辊筒转动的电机,第二辊筒两端外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支撑架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辊筒,第一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支撑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杆,每个固定杆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一端设置有转动安装第一传动轮的第一支撑板,每个固定杆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一端设置有转动安装第二传动轮的第二支撑板,第一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齿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辊筒位于第二辊筒正上方,第一传动轮的水平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与第二传动轮的水平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同一个水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两侧分别加工有第一滑孔,第一辊筒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第一滑孔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滑板顶部设置有与支撑架的顶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支撑架的顶板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板连接,第二滑杆上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第三滑杆上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上的第二滑孔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第五弹簧与支撑架上的固定块固定连接,壳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五连接轴,第三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第四齿轮,第三传动轴通过万向节组件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第五连接轴一端设置有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第五连接轴通过万向节组件与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辊筒与第三传动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三连接轴通过万向节组件与第七齿轮连接,第七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传动,第四连接轴通过万向节组件与第六齿轮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传动,第七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之间的第六连接轴通过皮带与位于壳体中另一侧垂直矫直组件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万向节组件为:第一万向节底部加工有第十一滑孔,第二万向节上端设置有与第十一滑孔滑动连接的滑动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上设置有喷油环,不锈钢丝位于喷油环圆周内侧,喷油环通过进油管与油箱相互连通,喷油环内圆周均匀设置有对不锈钢丝进行喷油的喷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壳体底部的滑轮与底座滑动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带动推板在底座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电缸,推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壳体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三连接板带动第三连接轴在第三固定板的第六滑孔中、第四固定板的第八滑孔中水平滑动,第三滑板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滑板的滑动方向相反,第四连接板带动第四连接轴在第四固定板的第七滑孔中、第三固定板的
第五滑孔中水平滑动,第四连接轴的滑动方向与第三连接轴的滑动方向相反,根据不锈钢丝的直径,调节垂直方向的第三矫直辊和第四矫直辊之间的距离,第二滑板带动第二连接轴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第一丝杆中滑动,第三滑板带动第一连接轴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第十滑孔中滑动,根据不锈钢丝的直径,调节水平方向的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之间的距离,提高钢丝的矫直质量和工作效率,适用于不同不锈钢丝直径的矫直;(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一辊筒两端分别能够在支撑架两侧的第一滑孔中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一滑板带动第一滑杆在支撑架的顶板上沿垂直方向滑动,同时第一支撑板、第一传动轮、第二滑杆在固定杆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传动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1)上设置有运输不锈钢丝(7)的进料机构,壳体(4)上设置有用于对不锈钢丝(7)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进料机构与矫直机构连接;所述的矫直机构为:壳体(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312)和第二连接轴(313),第一连接轴(312)上设置有第一矫直辊(320),第二连接轴(313)上设置有第二矫直辊(323),第一矫直辊(320)位于第二矫直辊(323)正上方,不锈钢丝(7)贯穿第一矫直辊(320)和第二矫直辊(323)之间,壳体(4)一侧加工有第三滑孔(311)和第四滑孔(314),第一连接轴(312)一端与第三滑孔(311)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轴(313)一端与第四滑孔(314)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组件连接,壳体(4)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2),第一固定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2)上分别加工有第九滑孔(351)、第十滑孔(352),每个第九滑孔(351)与第二连接轴(313)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每个第十滑孔(352)与第一连接轴(312)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壳体(4)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350),第二丝杆(350)一端设置有把手(318),第二丝杆(350)上的第四传动轮(319)通过第二链条(317)与第三传动轮(316)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16)与第一丝杆(315)连接,第二丝杆(350)、第一丝杆(315)上分别加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336)和第二螺纹(339),每个第一螺纹(336)与第二滑板(337)螺纹连接,第二滑板(337)与第二连接轴(313)连接,每个第二螺纹(339)与第三滑板(343)螺纹连接,第三滑板(343)与第一连接轴(312)连接,壳体(4)上转动安装有第八齿轮(335)、第九齿轮(342),第八齿轮(335)与第二滑板(337)上的第二齿条(338)啮合传动,第九齿轮(342)与第三滑板(343)上的第四齿条(353)啮合传动,壳体(4)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矫直组件,所述的垂直矫直组件为:壳体(4)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板(333)和第四固定板(340),第三固定板(333)位于第四固定板(340)正上方,第四固定板(340)上加工有第五滑孔(344)和第六滑孔(346),第四固定板(340)上加工有第七滑孔(348)、第八滑孔(349),第五滑孔(344)和第七滑孔(348)分别与第四连接轴(326)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六滑孔(346)和第八滑孔(349)分别与第三连接轴(324)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四连接轴(326)位于第三连接轴(324)一侧,第四连接轴(326)上设置有第四矫直辊(327),第三连接轴(324)上设置有第三矫直辊(325),不锈钢丝(7)贯穿第四矫直辊(327)和第三矫直辊(325)之间,第三固定板(333)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三连接轴(324)连接的第三连接板(345),第三连接板(345)上设置有与第八齿轮(335)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334),第四固定板(340)上滑动连接有与第四连接轴(326)连接的第四连接板(347),第四连接板(347)上设置有与第九齿轮(342)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3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丝自动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为:支撑架(1)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辊筒(208)转动的电机(201),第二辊筒(208)两端外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212),支撑架(1)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207),第一滑板(207)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9)和第二连接板(221),两侧的第一连接板(219)和第二连接板(22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辊筒(203),第一辊筒(20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214),第一连接板(219)和第二连接板(221)之间设置有与第二齿轮(214)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泽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