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8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定制的面向BIM行业的零代码开发平台搭建的前端用户界面,快速开发不同业务的用户界面。根据建模业务需要封装的通用API,屏蔽建模软件如Revit,MicroStation,BIMBase等客户端之间的差异,实现一次开发,可以在多个建模软件上复用。开发后端服务,用于提供模型计算,数据收集,算法分析,数据推荐,模型转换等服务。换等服务。换等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工程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以下均用BIM表示)技术在国际国内迅速推广,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企业进行BIM正向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建模工作,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关系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采购、物流、施工、调试、运维等环节的应用,是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同一工程中,还存在不同领域使用不同建模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
[0003]目前,对跨建模软件的快速开发的研究仍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本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与前沿性。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业务开发人员使用定制的面向BIM行业的零代码开发平台,快速搭建前端用户界面,完成前端用户界面的开发;
[0008]S2:开发人员根据步骤S1中的需求进行云端服务开发;
[0009]S3:开发人员根据建模业务需要封装的通用API,屏蔽建模软件客户端之间的差异,实现一次开发,多个客户端复用;
[0010]S4:业务开发人员基于具体业务需求拆解出相应的族或构件,创建基于各个平台的参数化族或构件;
[0011]S5:用户配置工作环境;
[0012]S6:用户使用前端用户界面完成用户输入;
[0013]S7:插件自动调用云端的参数化族或构件的计算服务、参数的验证服务完成对前端操作的计算与验证;
[0014]S8:插件自动调用客户端自动完成工程建设方案的表观模型;
[0015]S9:基于客户端插件以及步骤S5到步骤S7中的信息,开发人员创建数据收集和推荐系统。
[00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1包括:
[0017]步骤S11:业务开发人员进入零代码开发平台的页面设计器界面,设计用户输入表
单界面;
[0018]步骤S12:业务开发人员进入零代码开发平台的页面设计器界面,设计模型结果界面。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11包括:
[0020]S111: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输入数值或文字的参数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输入框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填写数值或文字的操作交互组件;逐个修改组件标题,用于提示用户输入信息;逐个配置上述组件输入的校验规则选项,在前端实现对每个输入参数的限制和校验,防止用户输入不合要求的参数;
[0021]S112: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点选的参数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单选框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点选的交互组件;逐个添加单选框组件的选项,用于确定每条单选框组件的选项格式,修改选项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输入信息;
[0022]S113: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输入公式的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输入公式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输入公式的交互组件;逐个配置上述组件的公式计算规则和对上述S111、S112两个步骤中的参数的关联和计算,实现公式的计算;逐个配置上述组件的公式校验规则,对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在前端校验并提示不符合要求的计算结果;
[0023]S114:根据模型展示需求,拖拽轻量化模型展示组件到合适位置;在组件的选项中添加相应的轻量化模型地址,实现根据业务加载对应的轻量化模型;对上述S111和S112步骤中的参数配置相应规则,实现轻量化模型中的构件和参数的联动高亮显示,实现对参数输入的可视化;
[0024]S115:业务开发人员点击发布,零代码开发平台自动将设计的页面发布为用户输入表单界面,用户可直接使用此页面进行交互操作。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12包括:
[0026]S121:拖拽列表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结果数据的列表,根据后端返回的任务数据中的时间、任务名称、结果链接地址加载结果的历史数据列表;
[0027]S122:拖拽轻量化模型展示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结果的轻量化模型展示,向轻量化展示组件添加用户事件,将展示的模型与用户在结果数据列表中选中的行关联,实现根据用户选择行切换模型。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2包括:
[0029]S21:对用户表单参数进行业务方面的验证和计算,和步骤S1中的验证功能不同的是,云端的验证是业务方面的求解计算(如强制法规的验证、国家规范公式的求解等);
[0030]S22:提取模型的数据,保存到云端数据库。
[00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3包括:
[0032]S31:封装建模软件(如Revit,MicroStation,BIMBase等)的API为统一的通用API;
[0033]S32:使用通用API和配套的框架开发建模软件客户端插件。
[00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32包括:
[0035]S321:集成通用API配套的chrome内核框架,用于将步骤S1开发的输入表单界面和模型结果界面嵌入到客户端;
[0036]S322:设置界面加载时调用云端服务的事件,在界面加载时向客户端推送推荐的参数值;
[0037]S323:设置用户完成输入后调用云端服务的事件,在完成输入后进行参数验证和参数计算;
[0038]S324:使用通用API进行完成客户端建模功能开发,为解析三维模型几何信息与用户录入信息,创建事务,在三维模型中创建模型,事务回收与结果展示;
[0039]S325:框架在开发人员进行编译时自动进行预编译,将通用API编译为指定软件API接口,再编译为本地可执行程序。
[004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5中,配置工作环境包括:工程建设方案的绘制环境、详图绘制环境、建模环境。
[00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系统,其可执行所述的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
[00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3]1、大幅提升工程设计建模效率,与使用同样的建模软件的手动绘制方法相比,建模效率提升10倍以上。
[0044]2、通过零代码开发平台开发的用户表单规范标准化用户录入,实现用户界面规范化与标准化,达到工程设计设计标准化与规范化之目的;
[0045]3、通过通用API,自动进行建模。根据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业务开发人员使用定制的面向BIM行业的零代码开发平台,快速搭建前端用户界面,完成前端用户界面的开发;S2:开发人员根据步骤S1中的需求进行云端服务开发;S3:开发人员根据建模业务需要封装的通用API,屏蔽建模软件客户端之间的差异,实现一次开发,多个客户端复用;S4:业务开发人员基于具体业务需求拆解出相应的族或构件,创建基于各个平台的参数化族或构件;S5:用户配置工作环境;S6:用户使用前端用户界面完成用户输入;S7:插件自动调用云端的参数化族或构件的计算服务、参数的验证服务完成对前端操作的计算与验证;S8:插件自动调用客户端自动完成工程建设方案的表观模型;S9:基于客户端插件以及步骤S5到步骤S7中的信息,开发人员创建数据收集和推荐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步骤S11:业务开发人员进入零代码开发平台的页面设计器界面,设计用户输入表单界面;步骤S12:业务开发人员进入零代码开发平台的页面设计器界面,设计模型结果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BIM平台建模软件的零代码平台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包括:S111: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输入数值或文字的参数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输入框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填写数值或文字的操作交互组件;逐个修改组件标题,用于提示用户输入信息;逐个配置上述组件输入的校验规则选项,在前端实现对每个输入参数的限制和校验,防止用户输入不合要求的参数;S112: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点选的参数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单选框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点选的交互组件;逐个添加单选框组件的选项,用于确定每条单选框组件的选项格式,修改选项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输入信息;S113:根据业务确定的需要用户输入公式的个数,拖拽相应个数的输入公式组件到合适位置,作为用户输入公式的交互组件;逐个配置上述组件的公式计算规则和对上述S111、S112两个步骤中的参数的关联和计算,实现公式的计算;逐个配置上述组件的公式校验规则,对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在前端校验并提示不符合要求的计算结果;S114:根据模型展示需求,拖拽轻量化模型展示组件到合适位置;在组件的选项中添加相应的轻量化模型地址,实现根据业务加载对应的轻量化模型;对上述S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钦孙召春杨轶凡王东魁魏世桥李亮李登峰罗晨于淼孙龙武刘正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