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75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卫星观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任务信息,筛选合法任务;基于所述合法任务,筛选点目标;判断若干点目标之间是否相关,筛选具有相关性的点目标;统一若干点目标对应的相机工作模式;基于若干点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约束条件,通过图论模型进行目标聚合及拓扑排序,确定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机动巡查路径。本方案可以快速、合理地对卫星点目标任务的机动巡查路径进行规划,利用有限卫星资源同时巡查更多目标,解决了高轨卫星对地多目标进行观测的效率及质量提升问题。进行观测的效率及质量提升问题。进行观测的效率及质量提升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观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轨卫星是位于赤道上方约35800公里的对地同步卫星,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长时间观测监视。高轨卫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快速对多个目标点进行顺序成像的过程,称为机动巡查。
[0003]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卫星可执行的任务领域越来越宽、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更多的卫星进行多次复杂成像才能完成。
[0004]可是,目前任务在不同卫星之间缺乏有效统筹,任务与资源匹配大多依靠人工调度方式,从而使资源状态不能全局透明,任务执行结果难以准确预估,执行参数无法精准保障。
[0005]因此,亟需研究优化高轨卫星对地面众多目标进行机动巡查的方法,从而大幅提升观测效率及质量。而这种需求在农业天空地数字化管理、自然灾害应急等重要领域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上述技术问题。
[0007]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接收任务信息,通过对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合法性检查的方式筛选合法任务:若是合法任务,则执行步骤2;若是非法任务,则结束本程序并反馈非法原因;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观测类型等;涉及法规包括任务目的、任务来源、任务需求卫星参数等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0009]步骤2、基于所述合法任务,通过判断目标类型的方式筛选点目标:若是点目标,则执行步骤3;若非点目标,则结束本程序;所述点目标是指目标的尺寸范围符合预设阈值的目标;
[0010]步骤3、基于所述点目标,通过判断点目标之间是否相关的方式筛选具有相关性的点目标:若相关,则执行步骤4;若不相关,则结束本程序;所述相关是指目标的观测类型相关或相近,例如观测类型都属于防火区域巡查、稻田病虫害巡查等类型;
[0011]步骤4、统一若干点目标对应的相机工作模式;
[0012]步骤5、基于若干点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约束条件,通过图论模型进行目标聚合及拓扑排序,确定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机动巡查路径。
[0013]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快速、合理地对卫星点目标任务的机动巡查路径进行规划,利
用有限卫星资源同时巡查更多目标。
[00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的相机工作模式为多目标机动成像模式。
[00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的约束条件包括相邻两个点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阈值。
[001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目标聚合的具体步骤包括:
[0017]步骤51、基于点目标的位置信息,计算两两点目标之间的欧拉距离;
[0018]步骤52、若相邻两个点目标之间的欧拉距离满足约束条件,则以两个点目标为端点做一条直线段,以所述点目标作为节点,以所述直线段作为边,构建图论模型;
[0019]步骤53、基于所述图论模型,选取当前边最多的节点,若该节点存在邻居节点时,则进行合并操作;
[0020]步骤54、迭代执行步骤53,直至达到迭代结束条件,得到若干聚合任务,每个聚合任务对应一个视场,基于所述视场确定一个中点,所述中点用于卫星跟踪时确定相机的观测角度。
[0021]通过上述步骤,基于图论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若干点目标进行动态聚合,使卫星的视场可以包括尽量多的点目标,提升观测效率。
[00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3包括:
[0023]步骤531、基于所述图论模型,选取当前边最多的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节点的邻居节点中,选取边最多的第二节点;
[0024]步骤532、删除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但不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的边;
[0025]步骤533、将所述第二节点加入至所述第一节点的簇内,删除所述第二节点。
[0026]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快速地将相邻节点进行有序合并,从而简化了后续计算。
[002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4中迭代结束条件为剩余节点均不存在邻居节点。
[002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拓扑排序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9]步骤55、计算每个点目标的最早可见时间窗开始时间;
[0030]步骤56、基于每个点目标的最早可见时间窗开始时间,确定每个视场的最早可见时间窗开始时间;
[0031]步骤57、基于卫星飞行轨道,按照每个视场的最早可时间窗开始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确定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机动巡查路径。
[0032]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快速、合理地确定卫星相机的机动巡查路径。
[003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飞行轨道包括卫星的轨道位置及方向等信息。
[003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7中机动巡查路径为:排序后,依次对每个视场中点连线所得的折线。
[0035]第二方面,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
[0036]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任务信息、检测条件及约束条件;
[0037]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合法性检测单元、点目标检测单元、相关性检测单元、工作模式设置单元和目标聚合及拓扑排序单元:
[0038]所述合法性检测单元,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合法性筛选,得到合法任务;
[0039]所述点目标检测单元,基于所述合法任务,进行点目标筛选,得到点目标;
[0040]所述相关性检测单元,基于所述点目标,筛选具有相关性的点目标;
[0041]所述工作模式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点目标对应的相机工作模式设置为统一模式;
[0042]所述目标聚合及拓扑排序单元,基于若干点目标的位置信息及约束条件,通过图论模型进行目标聚合,得到若干聚合任务,并根据聚合任务的最早可见时间窗开始时间进行拓扑排序,确定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机动巡查路径;
[0043]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对外发布所述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所述机动巡查路径。
[004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法规、点目标尺寸范围预设阈值、相关性判定条件等。
[004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工作模式统一调整为多目标机动成像模式。
[004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相邻两个点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阈值。
[0047]第三方面,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可由处理器读取的指令及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及数据,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所述总线连接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目标动态聚合及机动巡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接收任务信息,筛选合法任务;步骤2、基于所述合法任务,筛选点目标;步骤3、基于所述点目标,筛选具有相关性的点目标;步骤4、统一若干点目标对应的相机工作模式;步骤5、基于若干点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约束条件,通过图论模型进行目标聚合及拓扑排序,确定点目标巡查顺序及机动巡查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相机工作模式为多目标机动成像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约束条件包括相邻两个点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目标聚合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51、基于点目标的位置信息,计算两两点目标之间的欧拉距离;步骤52、若相邻两个点目标之间的欧拉距离满足约束条件,则以两个点目标为端点做一条直线段,以所述点目标作为节点,以所述直线段作为边,构建图论模型;步骤53、基于所述图论模型,选取当前边最多的节点,若该节点存在邻居节点时,则进行合并操作;步骤54、迭代执行步骤53,直至达到迭代结束条件,得到若干聚合任务,每个聚合任务对应一个视场,基于所述视场确定一个中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3包括:步骤531、基于所述图论模型,选取当前边最多的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节点的邻居节点中,选取边最多的第二节点;步骤532、删除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但不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的边;步骤533、将所述第二节点加入至所述第一节点的簇内,删除所述第二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4中迭代结束条件为剩余节点均不存在邻居节点。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武闻珺何磊刘晓路刘哲涵黄山闫俊刚杜永浩吕济民陈宇宁姚锋张忠山王涛沈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