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及低压断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31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动触头组安装于基座,动触头组包括动触臂,动触臂的第一端设有触点,动触臂的第二端形成有限位部,基座内形成有转动装配动触臂的容纳空间,基座靠近静触头组的一侧还形成有让动触臂穿过并自由偏转的活口,活口形成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基座内还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扭簧,扭簧作用于限位部使动触头组抵靠于第一限位面,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斥开时斥开力使动触头组反向偏转并运动至第二限位面,扭簧作用于限位部使动触头组保持抵靠于第二限位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点板短路斥开后易再次回落,发生电弧重燃,对断路器本身及整个电路系统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明显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断路器分断能力。断路器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及低压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及低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低压断路器是一种不仅可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还可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的开关电器。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除起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欠压和漏电保护等。低压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各级馈出线,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的控制和保护。当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使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的触点与静触头间会产生较大的电动斥力,使触点与静触头分离,防止短路电流达到预期短路电流,但由于这种电动斥力产生于瞬间,且力量较强,使触点板以很高的速度斥开并撞击于止动面而再次回落,使电路再次接通,发生电弧重燃,对断路器本身及整个电路系统造成危害。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情况,须采取防止触点短路斥开后再跌落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触点板短路斥开后易再次回落,发生电弧重燃,对断路器本身及整个电路系统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及低压断路器,结可避免出现触点短路斥开后再跌落的现象,明显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所述动触头组安装于基座,所述动触头组包括动触臂,所述动触臂的第一端设有触点,所述动触臂的第二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基座内形成有转动装配动触臂的容纳空间,所述基座靠近所述静触头组的一侧还形成有让动触臂穿过并自由偏转的活口,所述活口形成有靠近所述静触头组的第一限位面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组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基座内还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限位部使所述动触头组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斥开时斥开力使所述动触头组反向偏转并运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扭簧的极限位置,扭簧作用于限位部使动触头组保持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面。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的内壁形成有斜向限位槽,所述动触臂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斜向限位槽配合的转轴,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转轴抵靠于所述斜向限位槽的槽底并保持。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装配所述扭簧的扭簧轴,所述动触臂的限位部被配置为销,所述扭簧的第一作用端抵靠于所述销,所述扭簧的第二作用端抵靠于所述基座的第三限位面。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斜向限位槽自所述扭簧轴向所述活口延伸。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触臂上铆接绝缘保护套。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保护套包括沿突出于所述活口的动触臂延伸
的第一绝缘片和沿所述基座延伸的第二绝缘片。
[0010]一种低压断路器,包括多个断路器触头系统,多个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基座之间通过驱动轴联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基座是由操作件驱动偏转。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系统,通过在基座上形成有活口,活口处形成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再配合扭簧,扭簧可作用于动触臂。当断路器正常工作时,扭簧作用于动触臂的限位部,使动触臂保持抵靠在第一限位面上,通过旋转基座,来带动动触臂机器上的触点朝向/远离静触头偏转,实现合闸/分闸;一旦电路发生短路故障,触点被短路斥开后,限位部越过扭簧的极限位置,此时扭簧为动触臂提供与正常工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动触臂保持抵靠在第二限位面上,远离静触头组,如此不会出现动触头组被斥开后撞击回落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发生电弧重燃的风险,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系统,通过在基座的内壁设置斜向限位槽,动触臂的转轴的两端伸到斜向限位槽内,在扭簧的作用下,转轴保持抵靠在斜向限位槽的槽底,如此,无需对转轴进行常规的转动装配,基座上无需打孔,也无需使用轴承等安装结构,简化了安装结构,方便拆卸;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系统,设置扭簧装配在扭簧轴上,并设置扭簧的作用关系,使扭簧既起到了对动触头组的可拆卸安装作用,又起到了防止动触头组被斥开回落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系统,通过设置绝缘保护套包括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可起到对动触头组的全方位的绝缘保护,进一步杜绝了电弧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低压断路器,包括多个断路器触头系统,多个基座通过驱动轴联动,可保证多个基座同步偏转,同步实现合闸/分闸。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动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绝缘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低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低压断路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三个基座联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低压断路器的动触头组被斥开后的状态图;图中,1

动触头组;11

动触臂;111

限位部;112

安装孔;12

触点;2

静触头组;3

基座;31

容纳空间;32

活口;321

第一限位面;322

第二限位面;33

斜向限位槽;34

第三限位面;4

扭簧;41

第一作用端;42

第二作用端;5

绝缘保护套;51

第一绝缘片;52

第二绝缘片;6

扭簧轴;7

驱动轴;8

操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组(1)和静触头组(2),所述动触头组(1)安装于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1)包括动触臂(11),所述动触臂(11)的第一端设有触点(12),所述动触臂(11)的第二端形成有限位部(111),所述基座(3)内形成有转动装配动触臂(11)的容纳空间(31),所述基座(3)靠近所述静触头组(2)的一侧还形成有让动触臂(11)穿过并自由偏转的活口(32),所述活口(32)形成有靠近所述静触头组(2)的第一限位面(321)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组(2)的第二限位面(322),所述基座(3)内还设有与所述限位部(111)配合的扭簧(4),所述扭簧(4)作用于限位部(111)使所述动触头组(1)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321),所述动触头组(1)和静触头组(2)斥开时斥开力使所述动触头组(1)反向偏转并运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面(322),所述限位部(111)越过所述扭簧(4)的极限位置,扭簧(4)作用于限位部(111)使动触头组(1)保持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面(3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内壁形成有斜向限位槽(33),所述动触臂(11)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学辉汪文彬全学波周永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贝隆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