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2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通风技术领域。该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包括左洞正洞和右洞正洞,所述左洞正洞的顶部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通风斜井,所述左洞正洞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施工斜井,所述施工斜井的内部左右两侧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进风口位置上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管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新鲜空气。通过在通风斜井与主洞大里程同时掘进过程中,主洞掘进距离较长后利用7#车行横洞、8#车行横洞作为蓄风仓,通过风机接力的方式,相比传统的采用大功率高风压风机送风的通风方式,节省了施工费用和风机用电量。费用和风机用电量。费用和风机用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通风
,具体为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换气等方法为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的空间创造所需的空气环境。不同的隧道和地下工程都有各自的通风要求,因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建筑结构和内部生产工艺不同,采取的通风技术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0003]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在长距离通风时,为满足掌子面的通风需求,需要采用多台高风速、高风压的轴流风机,通风距离过长时,对风机工作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隧道空间有限,布置风机数量过多,严重影响隧道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通风方式,对风机要求高,且风机数量较多,严重影响施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包括左洞正洞和右洞正洞,所述左洞正洞的顶部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通风斜井,所述左洞正洞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施工斜井,所述施工斜井的内部左右两侧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进风口位置上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管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新鲜空气,所述左洞正洞与右洞正洞之间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分布均匀的车行横通道,所述车行横通道的内部中间前后两端位置上均设置有隔风墙,两个所述隔风墙之间位置上设置有三个接力风机,所述左洞正洞与右洞正洞之间左侧和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待施工区。/>[0006]优选的,顶部所述风管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接力风机。
[0007]优选的,顶部右侧所述接力风机的输出端位置上设置有风管。
[0008]优选的,底部两侧所述接力风机的输出端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
[0009]优选的,所述左洞正洞与右洞正洞的外壁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小里程标段分界线。
[0010]优选的,包括以下方式:通过对隧道内车行横洞进行微改造,利用混凝土墙封闭车行横洞,同时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于安装轴流风机,向作业面送风,通过一级或多级接力的方式,实现超长距离通风。
[0011]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方式:在隧道或斜井洞口、蓄风仓处设置一台或多台轴流风机,隧道内每1000—2500m设置一处蓄风仓,通过一级或多级接力的方式,增加送风风压、风速,实现超长距离送风。
[0012]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方式:蓄风仓一般1000—2500m设置一处,可以设置多级蓄风仓实现多级接力;蓄风仓一般利用隧道车行横洞改造而成(也可单独修建),通过将车行横
洞两端进行密闭,同时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于安装轴流风机,向作业面送风。
[0013]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打开风机,风机将外界的新鲜空气送入施工斜井中的风管内,通过风管内设置的接力风机对新鲜空气进行接力,将新鲜空气送入车行横通道中的两个隔风墙之间,通过打开隔风墙顶部右侧的接力风机将风管送入的新鲜空气抽出送往风管对左洞正洞内部进行通风,通过打开隔风墙底部两侧的接力风机将风管送入的新鲜空气抽出送往风管对右洞正洞内部进行通风,通过对隧道内车行横洞进行微改造,利用混凝土墙封闭车行横洞,同时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于安装轴流风机,向作业面送风,通过一级或多级接力的方式,实现超长距离通风,在隧道或斜井洞口、蓄风仓处设置一台或多台轴流风机,隧道内每1000—2500m设置一处蓄风仓,通过一级或多级接力的方式,增加送风风压、风速,实现超长距离送风,蓄风仓一般1000—2500m设置一处,可以设置多级蓄风仓实现多级接力;蓄风仓一般利用隧道车行横洞改造而成(也可单独修建),通过将车行横洞两端进行密闭,同时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于安装轴流风机,向作业面送风。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通风斜井与主洞大里程同时掘进过程中,主洞掘进距离较长后利用7#车行横洞、8#车行横洞作为蓄风仓,通过风机接力的方式,相比传统的采用大功率高风压风机送风的通风方式,节省了施工费用和风机用电量。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隧道内的车行横洞,将车行横洞两端封闭,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于安装轴流风机,向作业面送风,通过洞外、蓄风仓处风机接力的方式,采用较低的风速、风压,降低送风过程中风与风袋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长距离的通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蓄风仓长距离通风的平面布置图。
[0018]其中,1、小里程标段分界线;2、通风斜井;3、风机;4、风管;5、施工斜井;6、接力风机;7、左洞正洞;8、新鲜空气;9、车行横通道;10、右洞正洞;11、隔风墙;12、待施工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包括左洞正洞7和右洞正洞10,左洞正洞7的顶部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通风斜井2,左洞正洞7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施工斜井5,施工斜井5的内部左右两侧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4,风管4的进风口位置上均设置有风机3,风管4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新鲜空气8,通过打开风机3,风机3将外界的新鲜空气8送入施工斜井5中的风管4内,左洞正洞7与右洞正洞10之间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分布均匀的车行横通道9,车行横通道9的内部中间前后
两端位置上均设置有隔风墙11,通过风管4内设置的接力风机6对新鲜空气8进行接力,将新鲜空气8送入车行横通道9中的两个隔风墙11之间,两个隔风墙11之间位置上设置有三个接力风机6,左洞正洞7与右洞正洞10之间左侧和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待施工区12。
[0022]顶部风管4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接力风机6。
[0023]顶部右侧接力风机6的输出端位置上设置有风管6,通过打开隔风墙11顶部右侧的接力风机6将风管4送入的新鲜空气8抽出送往风管4对左洞正洞7内部进行通风。
[0024]底部两侧接力风机6的输出端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6,通过打开隔风墙11底部两侧的接力风机6将风管4送入的新鲜空气8抽出送往风管4对右洞正洞10内部进行通风。
[0025]左洞正洞7与右洞正洞10的外壁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小里程标段分界线1。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隧道内车行横洞进行微改造,利用混凝土墙封闭车行横洞,同时预留进风口用于向蓄风仓内送风,预留出风口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包括左洞正洞(7)和右洞正洞(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洞正洞(7)的顶部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通风斜井(2),所述左洞正洞(7)的顶部靠近左侧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施工斜井(5),所述施工斜井(5)的内部左右两侧位置上均设置有风管(4),所述风管(4)的进风口位置上均设置有风机(3),所述风管(4)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新鲜空气(8),所述左洞正洞(7)与右洞正洞(10)之间位置上贯穿并设置有分布均匀的车行横通道(9),所述车行横通道(9)的内部中间前后两端位置上均设置有隔风墙(11),两个所述隔风墙(11)之间位置上设置有三个接力风机(6),所述左洞正洞(7)与右洞正洞(10)之间左侧和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待施工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顶部所述风管(4)的内部位置上设置有接力风机(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顶部右侧所述接力风机(6)的输出端位置上设置有风管(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蓄风仓超长距离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部两侧所述接力风机(6)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尚本陈强田万良常春辉钟祺王润泽陶明韩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