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油
,具体涉及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及节能法规的继续推行,柴油发动机技术不断进行革新,促进了柴油发动机所使用的润滑油不断进行换代、升级,润滑油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满足柴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还要兼顾成本低、维护费用少、燃料经济性高、油品使用寿命长。目前的发动机油虽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同时满足低黏度、防锈、抗磨、抗氧抗腐等多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5
‑
65份防锈剂3
‑
5份分散剂2
‑
5份摩擦改进剂2
‑
3份黏度指数改进剂1
‑
2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聚六氟乙烯超细微粉0.1
‑
2份石油清净剂0.1
‑
1份。
[0005]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油通过将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进行加氢反应制备得到。
[0006]进一步的,所述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的质量比为1:8
‑
9。
[0007]进一步的,所述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提供的氧含量为2
‑
3%。
[0008]进一步的,加氢反应温度为250
‑
400℃。
[0009]进一步的,所述黏度指数改进剂为苯乙烯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所述苯乙烯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2
‑
3。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抗氧抗腐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抗氧抗腐剂。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降凝剂为富马酸酯降凝剂。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计,在55
‑
65℃条件下,将基础油55
‑
65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分散剂2
‑
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摩擦改进剂2
‑
3份和石油清净剂0.1
‑
1份混匀,随后加入预热至55
‑
65℃的防锈剂3
‑
5份和黏度指数改进剂1
‑
2份,再升温至65
‑
70℃,加入聚六氟乙烯超细微粉0.1
‑
2份,继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需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在柴油发动机润滑油中的应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5
‑
65份、防锈剂3
‑
5份、分散剂2
‑
5份、摩擦改进剂2
‑
3份、黏度指数改进剂1
‑
2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聚六氟乙烯超细微粉0.1
‑
2份、石油清净剂0.1
‑
1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所得组合物具有防锈、抗氧抗腐、耐磨、抗泡、黏度低等优点,使用寿命长,原料配比简单、合理,工艺简单、高效,不仅满足燃料经济适用性需求,且成本低廉,适合在柴油发动机领域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1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5
‑
65份防锈剂3
‑
5份分散剂2
‑
5份摩擦改进剂2
‑
3份黏度指数改进剂1
‑
2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聚六氟乙烯超细微粉0.1
‑
2份石油清净剂0.1
‑
1份。
[0018]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油通过将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于250
‑
400℃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制备得到,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的质量比为1:8
‑
9,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提供的氧含量为2
‑
3%。
[0019]本专利技术中,黏度指数改进剂为苯乙烯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所述苯
乙烯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2
‑
3。抗氧抗腐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抗氧抗腐剂。降凝剂为富马酸酯降凝剂。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计,在55
‑
65℃条件下,将基础油55
‑
65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分散剂2
‑
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5
‑
65份防锈剂3
‑
5份分散剂2
‑
5份摩擦改进剂2
‑
3份黏度指数改进剂1
‑
2份CK
‑
4发动机油复合剂10
‑
15份抗氧抗腐剂0.5
‑
3份抗泡剂1
‑
2份降凝剂0.5
‑
2份聚六氟乙烯超细微粉0.1
‑
2份石油清净剂0.1
‑
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通过将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进行加氢反应制备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与C8‑
C
14
烯烃的质量比为1:8
‑
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2~C
10
的单一正构醇提供的氧含量为2
‑
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加氢反应温度为250
‑
4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低黏度发动机油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申雷,谭千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平油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