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04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座、顶梁、立柱和稳定机构,立柱至少有两个,每个立柱的下端与底座相连,每个立柱的上端与顶梁可枢转地相连,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与底座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与第三连杆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底座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三连杆的上端与顶梁沿顶梁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相连,且第三连杆的上端相对顶梁可枢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具有对巷道顶板的支护稳定性高,支护成本低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液压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综采技术的日渐成熟,尤其是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随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三机”不断向前推移过程中,工作面两端的巷道条件发生变化,巷道顶板失稳、垮落现象时有发生,需要采用超前液压支架对巷道进行临时支护,为巷道中转载机、设备列车等机械设备及工作人员提供及时保护。相关技术中的液压支架通过液压立柱提升顶梁并通过顶梁实现对巷道顶板的支撑,为了降低成本,每个顶梁对应设置的立柱的数量较少,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间隙较大,进而使得液压支架存在支护稳定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该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具有对巷道顶板的支护稳定性高,支护成本低的优点。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座、顶梁、立柱和稳定机构,所述立柱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每个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梁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底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三连杆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底座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梁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相对所述顶梁可枢转。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立柱的伸缩实现对顶梁的高度的调节,保证顶梁上移并抵靠巷道顶板,以实现对巷道顶板的支护。其中,在顶梁上移过程中,第三连杆上端通过相对顶梁滑动和转动同步上移。此时,在将立柱锁紧以保证顶梁支护巷道顶板时,由于第三连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连杆上端的滑动方向成角度,第三连杆的上端与顶梁在顶梁长度方向的摩擦力有效阻止第三连杆误转动,由此稳定机构和底座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同样能够实现对顶梁向上的稳定支撑,在不提高立柱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支护稳定性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支护成本。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机构有两个,在垂直于所述顶梁长度方向的投影面上,两个所述稳定机构的投影沿所述顶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顶梁宽度方向的投影面上,当所述顶梁的顶面为水平面时,两个所述稳定机构的投影镜像对称布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梁上设有下端开口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燕尾槽或T形槽并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耳座,所述耳座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耳座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并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可枢转
地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具有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耳座相对所述导向槽朝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滑动以便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上移,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朝所述第二端面压迫所述耳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缸筒、中缸和活柱,所述缸筒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缸筒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导向腔室;所述中缸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向腔室内,所述中缸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导向腔室,所述第二导向腔室与所述第一导向腔室连通;所述活柱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导向腔室内,所述活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梁可枢转地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梁包括顶板、主筋板和侧部加强筋板,所述主筋板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焊接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侧部加强筋板有多个并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侧部加强筋板与所述顶板焊接,多个所述侧部加强筋板与所述主筋板焊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筋板有两个并沿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顶梁还包括纵筋板、内加强筋板和盖板,所述纵筋板位于两个所述主筋板之间,所述顶板和两个所述主筋板均与所述纵筋板焊接;所述内加强筋板位于两个所述主筋板之间并与所述顶板和其中一个所述主筋板焊接,所述内加强筋板和另一所述主筋板形成供所述第三连杆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盖板的边沿与两个所述主筋板和所述纵筋板的下沿焊接,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的开口相对的过孔,所述过孔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梁还包括柱帽,所述柱帽与所述顶板焊接,所述柱帽与所述主筋板焊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柱帽可枢转地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有两个并分别邻近所述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梁还包括端部加强筋板,所述端部加强筋板与所述柱帽焊接,所述端部加强筋板与所述顶板焊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中顶梁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中顶梁、耳座和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中稳定机构和基座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中稳定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的原理流程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顶梁;11、顶板;12、主筋板;13、侧部加强筋板;14、纵筋板;15、内加强筋板;16、盖板;17、柱帽;18、端部加强筋板;19、导向槽;2、底座;21、基座;3、立柱;31、缸筒;32、中缸;33、活柱;4、稳定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第三连杆;44、耳座;4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图1

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座2、顶梁1、立柱3和稳定机构4。立柱3至少有两个,每个立柱3的下端与底座2相连,每个立柱3的上端与顶梁1可枢转地相连。稳定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42的第一端均与底座2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均与第三连杆43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和底座2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三连杆43的上端与顶梁1沿顶梁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相连,且第三连杆43的上端相对顶梁1可枢转。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顶梁;立柱,所述立柱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每个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梁可枢转地相连;以及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底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三连杆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底座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梁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相对所述顶梁可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有两个,在垂直于所述顶梁长度方向的投影面上,两个所述稳定机构的投影沿所述顶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顶梁宽度方向的投影面上,当所述顶梁的顶面为水平面时,两个所述稳定机构的投影镜像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上设有下端开口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燕尾槽或T形槽并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耳座,所述耳座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耳座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并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可枢转地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有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耳座相对所述导向槽朝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滑动以便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上移,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朝所述第二端面压迫所述耳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用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英王伦任怀伟佟友苏林军刘剑李提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