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9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6
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砂砾石坑槽,沿着桥头搭板起点、中部、尾部预留三处;搭板中部、尾部各预留一组注浆钢花管,将每组注浆圆管埋入砂砾石槽内,距离路缘带处设置预留注浆开孔,桥台背墙、搭板中部及尾部纵向设置砂砾石槽连接,为了避免混凝土垫层浆液堵塞砂坑,槽上铺设防渗土工膜,槽内回填砂砾石,填筑完成不小于6个月或明显感觉跳车时,启动后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较传统加固防护,解决了不需要中断行车,结合监测及运营状况,处理灵活,解决了传统加固方法施工困难、投资高、工期长、对路面破坏严重等技术难题;提出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环保和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推广应用等特点。推广应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等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头跳车后病害处理的加固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现象,现有技术往往直接进行注浆,需要中断行车,施工困难、施工效率低、工程投资浩大,质量不易控制。为避免传统技术对桥头跳车加固时工程投资巨大、施工困难、施工效率低、环境影响大,不加固时行车安全及舒适度显著下降的技术难题,急需提出一种适宜的运营期施工桥头跳车的后注浆施工方法,并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环保和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宜的运营期施工桥头跳车的加固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既有运营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加固的高效、方便施工,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加固结构包括:砂砾石坑槽,沿着桥头搭板起点、中部、尾部预留三处;搭板中部、尾部各预留一组注浆钢花管,钢管直径57mm,壁3.5mm,共计两组注浆钢花管。每组注浆圆管埋入砂砾石槽内,注浆圆管至中央分隔带路缘带下,坡度同路面坡度,在边坡外侧预留注浆出入口,转弯采用直角弯头,圆管距离槽边0.1m。距离路缘带1m范围即行车道宽度

2m范围内设置预留注浆开孔,注浆开孔未开孔分界处设置防渗隔断层(防渗土工膜)。桥台背墙、搭板中部及尾部纵向设置砂砾石槽连接,间距2.5~3.0m,砂砾石槽宽0.6m深0.3m,桥台背墙、搭板中部纵向砂砾石槽按照行车道中部均匀布设,双四半幅设置两道,双六半幅设置三道,双八半幅设置四道;搭板中部及尾部纵向砂砾石槽按照行车道中部均匀布设,双四半幅设置一道道,双六半幅设置两道,双八半幅设置三道。为了避免混凝土垫层浆液堵塞砂坑,槽上铺设1m宽防渗土工膜,主要材料采用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槽内回填砂砾石,含泥量不大于3%,压实系数不得小于96%,填筑完成不小于6个月或明显感觉跳车时,启动后注浆,浆液采用P.O.42.5水泥浆,注浆过程中根据浆液流量、注浆压力特征动态调整浆液水灰比。水灰比可取0.6~2,常用的水灰比1:1。注浆压力宜为0.2~0.5MPa,开始时可采用自流注浆,通过观察注浆出入口浆液面下降情况,确保管道排气通畅,及时补浆、加压注浆,加压注浆时,出口应封堵,最终待入口浆液静止,观察1小时后浆液面稳定,即可停止注浆,注浆完毕后,可以顺坡面将高出坡面的注浆管切除。
[0008]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A、分层填筑路桥过渡段路基至桥头搭板垫层底部,施工桥台。
[0010]B、沿着桥头搭板起点、中部、尾部断面方向开挖宽0.6m,深0.3m的坑槽;沿着桥台背墙、搭板中部及尾部在行车道中部等间距开挖纵向宽0.6m,深0.3m的坑槽,间距2.5~3.0m,考虑桥台背墙无注浆钢花管,纵向连接砂砾石坑槽加密一道。使行车道受力范围即可能变形区域通过坑槽连接。
[0011]C、坑槽内回填砂砾石,砂砾石,含泥量不大于3%,压实系数不得小于96%,其中搭板中部、尾部砂砾石坑槽内各预留预一组注浆钢花管,钢管直径57mm,壁3.5mm,共计两组注浆钢花管。每组注浆钢花管埋入砂砾石槽内,注浆圆管至中央分隔带路缘带下,坡度同路面坡度,在边坡外侧预留注浆出入口,转弯采用直角弯头,圆管距离槽边0.1m。距离路缘带1m范围即行车道宽度

2m范围内设置预留注浆开孔,注浆开孔与未开孔分界处设置防渗土工膜。
[0012]D、施工桥头搭板底部水泥稳定碎石层或素混凝土垫层,为了避免混凝土垫层浆液堵塞砂坑,槽上铺设1m宽防渗土工膜,主要材料采用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垫层底部设置在行车区域埋设应变片,桥梁结构与路基设置应力应变片。
[0013]E、待垫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施工桥头搭板。
[0014]F、实时监测埋设应力应变片变形评估,一般填筑完成不小于6个月或明显感觉跳车时,启动后注浆,浆液采用P.O.42.5水泥浆,注浆过程中根据浆液流量、注浆压力特征动态调整浆液水灰比。水灰比可取0.6~2,常用的水灰比1:1。注浆压力宜为0.2~0.5MPa,开始时可采用自流注浆,通过观察注浆出入口浆液面下降情况,确保管道排气通畅,及时补浆、加压注浆,加压注浆时,出口应封堵,最终待入口浆液静止,观察1小时后浆液面稳定,即可停止注浆,贴着路基坡面顺坡率切割注浆管。管道长度允许条件下两个圆管设置刷塞,注浆前,自一端往另一端拉出,可清理管内由花管进入的小颗粒,确保孔内不堵塞,增强浆液流通顺畅。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对预留砂砾石坑槽+预埋注浆管+应力应变实时观测的措施,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对既有运营线路面破坏小、投资低等特点;桥头附近设置砂坑、搭板中部设置砂坑内预留注浆管+应力应变实施监测的措施,在桥头锥坡及桥台耳墙挡护工程约束条件下,通过搭板中部砂砾石坑槽内注浆花管浆液沿着砂坑自流至脱空部位,行车道核心受力区域能通过预留砂坑有效将浆液输送至脱空部位,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对既有运营线路面破坏小、投资低、加固范围广等特点;搭板尾部设置砂坑内预留注浆管+应力应变实施监测的措施,可将刚度变化区域,可能脱空地段及变形较大部位,通过砂坑槽内注浆孔,流入脱空区域,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对既有运营线路面破坏小、投资低、加固范围广、环保等特点。较传统加固防护,解决了不需要中断行车,结合监测及运营状况,处理灵活,解决了传统加固方法施工困难、投资高、工期长、对路面破坏严重等技术难题。提出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环保和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平面断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路基横断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节点B剖面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节点B平面示意图
[0023]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如下:
[0024]1、砂砾石;2、预留注浆管;2

1、注浆开孔;2

2、注浆未开孔;2

3、直角弯头;2

4、刷塞;2

5、钢丝;2

6、注浆管封堵;3

防渗土工膜;A、砂砾石坑槽;B、砂砾石坑槽(预埋注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包括:砂砾石坑槽,沿着桥头搭板起点、中部、尾部预留三处;搭板中部、尾部各预留一组注浆钢花管,钢管直径57mm,壁3.5mm,共计两组注浆钢花管;每组注浆圆管埋入砂砾石槽内,注浆圆管至中央分隔带路缘带下,坡度同路面坡度,在边坡外侧预留注浆出入口,转弯采用直角弯头,圆管距离槽边0.1m;距离路缘带1m范围即行车道宽度

2m范围内设置预留注浆开孔,注浆开孔未开孔分界处设置防渗隔断层;桥台背墙、搭板中部及尾部纵向设置砂砾石槽连接,间距2.5~3.0m,砂砾石槽宽0.6m深0.3m,桥台背墙、搭板中部纵向砂砾石槽按照行车道中部均匀布设,双四半幅设置两道,双六半幅设置三道,双八半幅设置四道;搭板中部及尾部纵向砂砾石槽按照行车道中部均匀布设,双四半幅设置一道道,双六半幅设置两道,双八半幅设置三道;为了避免混凝土垫层浆液堵塞砂坑,槽上铺设1m宽防渗土工膜,主要材料采用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槽内回填砂砾石,含泥量不大于3%,压实系数不得小于96%,填筑完成不小于6个月或明显感觉跳车时,启动后注浆,浆液采用P.O.42.5水泥浆,注浆过程中根据浆液流量、注浆压力特征动态调整浆液水灰比;水灰比可取0.6~2,常用的水灰比1:1;注浆压力宜为0.2~0.5MPa,开始时可采用自流注浆,通过观察注浆出入口浆液面下降情况,确保管道排气通畅,及时补浆、加压注浆,加压注浆时,出口应封堵,最终待入口浆液静止,观察1小时后浆液面稳定,即可停止注浆,注浆完毕后,可以顺坡面将高出坡面的注浆管切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预留后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A、分层填筑路桥过渡段路基至桥头搭板垫层底部,施工桥台;B、沿着桥头搭板起点、中部、尾部断面方向开挖宽0.6m,深0.3m的坑槽;沿着桥台背墙、搭板中部及尾部在行车道中部等间距开挖纵向宽0.6m,深0.3m的坑槽,间距2.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报朱标魏跃东宋贤昌冀侠荣侯国锋罗凤华朱正涛孙震李伟房立凤庄德华姚德志滕世杰王润民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