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79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密度板烘干领域的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该密度板干燥方法通过将吸湿颗粒自上而下均匀散落在密度板的左右两侧,使得吸湿颗粒长时间与密度板处于同一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借助吸湿颗粒高效的吸湿特性,对密度板内蕴含的潮气进行主动吸收,有效提升密度板内潮气向外排出的效率,并通过抽料机b将掉落在烘干室底部的吸湿颗粒回收至热风烘干箱内部重新烘干,使得吸湿颗粒对密度板的干燥操作循环进行,在保障密度板干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障密度板内部干燥的稳定性,避免密度板在干燥过程中干燥不均匀而导致受损开裂。裂。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密度板烘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密度板全称为密度纤维板,它是一种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经纤维制备,施加合成树脂后,经加热加压条件压制而成的板材,现有技术中,由于密度板具有结构均匀、材质细密、性能稳定、耐冲击、易加工、价格实惠等优点,使得其在国内家具、装修、乐器和包装等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0003]密度板在加工生产时,对密度板表面涂料附着力影响最大的是密度板内的含水率,密度板内含水率过高会使涂膜附着力差、起泡、开裂和脱落,因此在密度板加工过程中,必须对其内部含水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在涂漆前,通常会通过干燥的方式去除密度板内过多的水分,现有技术中对于密度板的干燥通常采用自然干燥,或放入低温烘房进行强制烘干,其仅通过气流的流动实现对密度板内水分的排出,导致密度板的干燥效率低,从而导致密度板的加工周期较长。
[0004]为此,提出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度板仅采用冷风干燥导致的干燥效率低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该方法涉及密度板干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待进行干燥的密度板整齐均匀地悬挂在烘干室的内部,使得相邻两密度板的间距保持5cm~10cm;
[0007]S2、通过热风烘干箱对其内部存储的吸湿颗粒进行烘干,热风烘干箱内的温度控制在60℃~80℃;r/>[0008]S3、通过抽料机a将热风烘干箱内部烘干的吸湿颗粒持续抽送至烘干室内部上方安装的下料管内,通过下料管将吸湿颗粒倾洒在烘干室内部,并控制下料管往复移动,使得吸湿颗粒均匀穿插掉落在相邻两密度板之间;
[0009]S4、回收掉落在烘干室底部的吸湿颗粒,并通过抽料机b将其回抽至热风烘干箱内部;
[0010]S5、重复循环S2

S4中的操作,持续2—4天,直至密度板内的含水率下降至5%~14%。
[0011]采用该方法对密度板进行干燥过程中,吸湿颗粒自上而下均匀散落在密度板的左右两侧,吸湿颗粒长时间与密度板处于同一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借助吸湿颗粒高效的吸湿特性,可以对密度板内蕴含的潮气进行主动吸收,有效提升密度板内潮气向外排出的效率,在保障密度板干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障密度板内部干燥的稳定性,避免密度板在干燥过程中干燥不均匀而导致受损开裂。
[0012]进一步,密度板干燥装置包括烘干室,且烘干室的顶部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滑动端上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下料管,烘干室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热风烘干箱,热风烘干箱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料机a,且抽料机a的进料口与热风烘干箱内部固定连通,抽料机a的出料口与下料管之间固定连通有伸缩软管,烘干室的外端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抽料机b,且抽料机b的进料口连通在烘干室的右侧底部,抽料机b的出料口与热风烘干箱的内部固定连通。
[0013]进一步,烘干室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输送辊,两个输送辊之间活动套接有输送带,其中一个输送辊上外接有伺服电机。
[0014]进一步,两个输送辊的中间位置均设置为向内凹陷型结构,输送带在两个输送辊的支撑下同样构成中间位置向内凹陷的结构。
[0015]可选的,密度板呈上、中、下多层状悬挂在烘干室的内部,烘干室的内部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侧板,密度板的上方连接有悬挂组件,且悬挂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圆杆,圆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捆扎在密度板上的束带,且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对悬挂组件悬挂输送的上、中、下三个输送组件。
[0016]进一步,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前后两个侧板相互靠近一侧端壁上的固定架,每个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滚轮,滚轮外接有伺服电机,左右两个对称的滚轮之间活动套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外端壁上等距开设有与圆杆端头外径相适配的凹槽a,圆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搭设在前后对应的两个凹槽a内,侧板上开设有与圆杆移动轨迹相适配的通槽,圆杆的端头插设在通槽内。
[0017]进一步,中下两个输送组件的左端之间,以及中上两个输送组件的右端之间均安装有转运组件,转运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前后两个侧板上的圆槽,且圆槽与其上下方向上两个通槽连通,圆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外端壁上等距环绕开设有n(n≥2)个与凹槽a尺寸相同的凹槽b,转盘上外接有伺服电机。
[0018]进一步,圆槽远离通槽一侧的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条,且限位条内侧端壁与转盘外端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圆杆端头的半径。
[0019]进一步,凹槽b围绕转盘旋转180
°
所使用的时间与凹槽a移动一格所使用的时间相等。
[0020]进一步,烘干室的左端壁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门洞,位于下方的输送组件的左端贯穿门洞延伸至烘干室外侧,烘干室的左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门洞上方的卷帘门。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22](1)本申请实施过程中,吸湿颗粒自上而下均匀散落在密度板的左右两侧,吸湿颗粒长时间与密度板处于同一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借助吸湿颗粒高效的吸湿特性,可以对密度板内蕴含的潮气进行主动吸收,有效提升密度板内潮气向外排出的效率,在保障密度板干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障密度板内部干燥的稳定性,避免密度板在干燥过程中干燥不均匀而导致受损开裂。
[0023](2)通过设置有输送辊带动输送带旋转,将掉落在烘干室底部的吸湿颗粒向右输送进行集中,并且通过将输送带的中间位置设置向内凹陷,将其前后两侧设置向外翘起,有利于在输送过程中将吸湿颗粒向中间位置集中,进一步加强吸湿颗粒回收过程中的集中性,有利于保障抽料机b对吸湿颗粒回抽的稳定性。
[0024](3)通过上、中、下三个输送组件对密度板进行悬挂,提高烘干室的内部高度,充分利用上层空间,有利于降低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对车间场地的占用量。
[0025](4)通过在两个输送组件的端头处安装有转运组件,构建S型输送轨迹,可以实现对圆杆连续的转移输送,使得悬挂组件携带密度板在上、中、下三个输送组件上移动,有利于实现密度板的连续悬挂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便捷性。
[0026](5)通过将凹槽a移动单位距离所使用的时间设置与凹槽b围绕转盘旋转180
°
所使用的时间相等,避免转盘在对一个悬挂组件进行转运输送时,其他悬挂组件进入转运组件内,避免相邻两个密度板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碰撞,有利于保障该方法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的工作流程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密度板干燥装置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9]图3为本申请正面视角下密度板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0030]图4为本申请背面视角下密度板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5为图3中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6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涉及密度板干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进行干燥的密度板整齐均匀地悬挂在烘干室(1)的内部,使得相邻两密度板的间距保持5cm~10cm;S2、通过热风烘干箱(103)对其内部存储的吸湿颗粒进行烘干,热风烘干箱(103)内的温度控制在60℃~80℃;S3、通过抽料机a(104)将热风烘干箱(103)内部烘干的吸湿颗粒持续抽送至烘干室(1)内部上方安装的下料管(102)内,通过下料管(102)将吸湿颗粒倾洒在烘干室(1)内部,并控制下料管(102)往复移动,使得吸湿颗粒均匀穿插掉落在相邻两密度板之间;S4、回收掉落在烘干室(1)底部的吸湿颗粒,并通过抽料机b(106)将其回抽至热风烘干箱(103)内部;S5、重复循环S2

S4中的操作,持续2—4天,直至密度板内的含水率下降至5%~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板干燥装置包括烘干室(1),且烘干室(1)的顶部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电动滑轨(101),所述电动滑轨(101)的滑动端上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下料管(102),所述烘干室(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热风烘干箱(103),所述热风烘干箱(103)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料机a(104),且抽料机a(104)的进料口与热风烘干箱(103)内部固定连通,所述抽料机a(104)的出料口与下料管(102)之间固定连通有伸缩软管(105),所述烘干室(1)的外端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抽料机b(106),且抽料机b(106)的进料口连通在烘干室(1)的右侧底部,所述抽料机b(106)的出料口与热风烘干箱(103)的内部固定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输送辊(2),两个所述输送辊(2)之间活动套接有输送带(201),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2)上外接有伺服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辊(2)的中间位置均设置为向内凹陷型结构,所述输送带(201)在两个输送辊(2)的支撑下同样构成中间位置向内凹陷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度板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板呈上、中、下多层状悬挂在烘干室(1)的内部,所述烘干室(1)的内部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李正明李维刚吴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林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