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74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制冷系统,其包括由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配置成受控地进行转动,使得气流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流向所述冷凝器;以及水冷管,配置成供冷却水循环流动,以对流经所述冷凝器的气流进行水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除湿机进入降温除湿模式时,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节约能耗。节约能耗。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干燥
,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除湿机,也称为去湿机,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对健康认识程度的提高,除湿机正逐步从以前的商用扩展到家用,成为许多家庭不可缺少的现代家电产品之一。
[0003]除湿机作为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市场前景和市场潜力是不言而喻的。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室内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由进风区进入,先经过蒸发器,降温产生冷凝水,干燥空气再通过冷凝器,给冷凝器降温,再由出风口排出。
[0004]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除湿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除湿机的出风温度能够调节,还要求除湿机具备较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增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出风温度,节约能耗。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地增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使得除湿机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0007]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
[0008]制冷系统,其包括由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
[0009]风机,设置在冷凝器远离蒸发器的一侧,配置成受控地进行转动,使得气流从蒸发器的一侧流向冷凝器;以及
[0010]水冷管,配置成供冷却水循环流动,以对流经冷凝器的气流进行水冷。
[0011]可选地,水冷管部分地位于冷凝器邻近风机一侧的壳体内部;
[0012]冷凝器的冷凝管位于冷凝器邻近蒸发器一侧的壳体内部。
[0013]可选地,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与水冷管连通,用于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其外管与冷媒管路连通,用于供冷媒循环流动。
[0014]可选地,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与冷媒管路连通,用于供冷媒循环流动,其外管与水冷管连通,用于供冷却水循环流动。
[0015]可选地,除湿机还包括:
[0016]接水盘,设置在蒸发器的下方;和
[0017]水箱,设置在接水盘的下方,用于盛接从接水盘流出的冷凝水。
[0018]可选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冷管的进水端与水泵连通,水冷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箱,水箱中的冷凝水作为水冷管中的冷却水。
[0019]可选地,水冷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排水管,并于连接处设置有换向阀,换向阀配置成受控地切换阀向,使得水箱中的冷凝水经水冷管循环流动或经排水管排出水箱。
[0020]可选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或
[0021]风机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
[0022]可选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
[0023]可选地,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0024]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其冷凝器和蒸发器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风机工作时可以带动气流从蒸发器的一侧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处设置有水冷管。在除湿机进入降温除湿模式后,可以向水冷管中通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冷却作用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并对流经冷凝器的气流进行辅助水冷。这样,不仅提高了除湿机的降温效果,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其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冷凝管的内管可以与水冷管连通,用于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冷凝管的外管可以与冷媒管路连通,用于供冷媒循环流动。这样,在除湿机进入降温除湿模式后,冷凝器不仅与蒸发器之间进行热交换,其冷凝管外管中的冷媒也与内管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如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使得除湿机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002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其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冷凝管的内管可以与冷媒管路连通,冷凝管的外管可以与水冷管连通。这样,在除湿机进入升温除湿模式后,停止向水冷管供应冷却水,此时冷凝管的外管中也没有冷却水,外管可以形成内管的空气隔热层,通过外管的隔热作用可以降低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使得提高除湿机在升温除湿模式下的升温效果更为显著。
[002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冷凝管的纵向截面图;
[003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换向阀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2]附图标记:10、除湿机;110、压缩机;120、冷凝器;121、内管;122、外管;123、水冷管;130、蒸发器;140、风机;150、接水盘;160、水箱;161、水位检测装置;162、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63、第二温度检测装置;170、水泵;171、过滤器;180、排水管;190、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湿机10的示意性结构图,参照图1,除湿机10可
以包括制冷系统、风机140和水冷管123,其中,制冷系统可以包括由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0、冷凝器120和蒸发器130,冷凝器120和蒸发器130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风机140设置在冷凝器120远离蒸发器130的一侧,配置成受控地进行转动,使得气流从蒸发器130的一侧流向冷凝器120,水冷管123配置成供冷却水循环流动,以对流经冷凝器120的气流进行水冷。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除湿机10,其冷凝器120和蒸发器130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风机140工作时可以带动气流从蒸发器130的一侧流向冷凝器120,冷凝器120处设置有水冷管123。在除湿机10进入降温除湿模式后,可以向水冷管123中通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冷却作用来提高冷凝器120的换热效率,并对流经冷凝器120的气流进行水冷。这样,不仅提高了除湿机10的降温效果,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有利于增强除湿机10的用户体验感。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水冷管123部可以分地位于冷凝器120邻近风机140一侧的壳体内部,冷凝器120的冷凝管可以位于冷凝器120邻近蒸发器130一侧的壳体内部。通过将水冷管123部分地设置在冷凝器120的内部,不仅有利于水冷管123的固定和安装,还可以减少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包括:制冷系统,其包括由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横向间隔布置,彼此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配置成受控地进行转动,使得气流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流向所述冷凝器;以及水冷管,配置成供冷却水循环流动,以对流经所述冷凝器的气流进行水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中,所述水冷管部分位于所述冷凝器邻近所述风机一侧的壳体内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凝器邻近所述蒸发器一侧的壳体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中,所述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与所述水冷管连通,用于供所述冷却水循环流动,其外管与所述冷媒管路连通,用于供冷媒循环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中,所述冷凝管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与所述冷媒管路连通,用于供冷媒循环流动,其外管与所述水冷管连通,用于供所述冷却水循环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瑜黄哲隋秋玉赵孟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