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74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复合型架构基础包括设置在排水管下侧的垫层网,垫层网上覆盖基质体,基质体对排水管进行覆盖,基质体上侧覆盖路面层,路面层和垫层网通过连接架连接,连接架沿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多组,每节排水管两端均设有两组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排水管的两侧。该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实现排水管道连接接口在同一标高,能够消除连接错口。接错口。接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排水管道基础的稳固性是排水管道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淤泥质、浜填土等软土地质的土层对构建稳固性的排水管道基础非常不利。实践中一般采用换填优质土或砂、向沟槽底部打入桩、或向沟槽底部抛填石块,以增加土层的强度。但是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排水管道的基础依然会受到沟槽以外软土的影响,会产生位移,进而会使得排水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降,发生错口等管道病害,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实现排水管道连接接口在同一标高,消除连接错口。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包括设置在排水管下侧的垫层网,垫层网上覆盖基质体,基质体对排水管进行覆盖,基质体上侧覆盖路面层,路面层和垫层网通过连接架连接,连接架沿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多组,每节排水管两端均设有两组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排水管的两侧。
[000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设有连接弯钩,连接弯钩与垫层网连接,连接杆上端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埋设在路面层中的支撑筒,调整螺母转动安装在支撑筒中,连接杆上端设有与调整螺母配合的外螺纹,路面层中设有与连接杆对应的操作孔。/>[000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筒包括两组半筒,半筒内壁设有转动槽,调整螺母外侧设有与转动槽配合的环状凸起,半筒的两侧设有连接板,两组半筒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路面层包括结构骨架和包裹结构骨架的混凝土,结构骨架设置在基质体上侧,结构骨架端部插入路面原结构中。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结构骨架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质体包括设置在下层的砂基质和覆盖在砂基质上层的土基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路面原结构的表面划定排水管施工的范围,将路面原结构划分为破除区和保留区,在破除区的原路面结构破除后,挖至埋设排水管所需要的深度;S2、铺设垫层网,每片垫层网通过钢丝线绑扎锚固,形成整体;S3、排水管置于垫层网上,一节一节沿沟槽顺序连接;S4、连接杆下端的连接弯钩从上穿入并钩住垫层网,再通过钢丝线绑扎锚固或焊
接固定,提升机构与连接杆上端螺纹连接;S5、先填入砂基质,砂基质最高位高于排水管顶部,再填入土基质,直至待浇筑路面新结构的标高处,夯实形成基质体;S6、结构骨架架空于基质体的上方,基质体中横向钢筋的端部插入路面原结构内,浇筑混凝土覆盖结构骨架和基质体,形成路面层,浇注混凝土时预留操作孔;S7、当排水管产生沉降,节与节之间的排水管发生错位时,对沉降的排水管端部的连接架上的提升机构进行调节,转动调整螺母,使连接杆向上移动,使垫层网和排水管同时进行上移,实现排水管的连接接口在同一标高,消除连接错口。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利用垫层网、连接杆与调整螺母、路面层的相互连接,形成复合型的基础结构,通过旋转调整螺母调整连接杆的下降与上升,实现排水管道连接接口在同一标高,可消除两节管道连接处的错口,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架与提升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支撑筒的俯视图;图6为图5沿A

A面的剖视图;图7为支撑筒与调整螺母的连接剖视图;图中:排水管1,连接架2,路面层3,垫层网4,基质体5,支撑筒6,调整螺母7,路面原结构8,连接杆201,连接弯钩202,结构骨架301,混凝土302,操作孔303,砂基质501,土基质502,半筒601,转动槽602,连接板603,环状凸起7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7所示,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包括设置在排水管1下侧的垫层网4,垫层网4一般呈矩形片状。现场施工时,纵向切割垫层网,垫层网切割后的横向宽度与沟槽底的截面宽度基本相当。沿沟槽底部铺设垫层网,每片垫层网通过钢丝线绑扎锚固,形成整体。垫层网4一般由高强度的10号左右的钢丝呈田字形编织或焊接而成,纵横交错的四根钢丝一般编织形成矩形孔,矩形孔边长一般可设置在5cm左右,钢丝表面裹有塑料层或钢丝网表面整体涂有防腐涂层。
[0014]排水管1设置在垫层网4上侧,排水管1一节一节顺序连接。垫层网4上覆盖基质体5,基质体5对排水管1进行覆盖,优选的,所述基质体5包括设置在下层的砂基质501和覆盖在砂基质501上层的土基质502。砂基质一般可为中粗砂,土基质一般可为耕植土。
[0015]排水管1安装于垫层网4上后,先填入砂基质501,一般在超过排水管1的管顶30cm后,再填入土基质502,直至待浇筑路面新结构的标高处。填入砂基质和土基质后,夯实至压
实度不低于0.85,形成覆盖基质体5。
[0016]基质体5上侧覆盖路面层3,所述路面层3包括结构骨架301和包裹结构骨架301的混凝土302,厚度一般大于5cm,结构骨架301设置在基质体5上侧,所述结构骨架301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一般由直径大于10mm的钢筋纵横向呈田字形绑扎而成,相连两根钢筋的间距一般可设置在20cm左右,形成边长为20cm间距矩形孔。结构骨架301端部插入路面原结构8中。
[0017]路面层3和垫层网4通过连接架2连接,连接架2沿排水管1长度方向设置多组,每节排水管1两端至少设有两组连接架2,两组连接架2设置在排水管1的两侧。
[0018]连接架2一般由钢筋制成,钢筋的直径一般大于10mm,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所述连接架2包括连接杆201,连接杆201下端设有连接弯钩202,连接弯钩202与垫层网4连接,具体的,连接杆201下端的连接弯钩202从上穿入并钩住垫层网4,再通过钢丝线绑扎锚固或焊接固定。
[0019]连接杆201上端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埋设在路面层3中的支撑筒6,支撑筒6埋设在路面层3中的混凝土302,也可将支撑筒6与结构骨架301焊接连接,保证支撑筒6的支撑强度。
[0020]调整螺母7转动安装在支撑筒6中,连接杆201上端设有与调整螺母7配合的外螺纹,路面层3中设有与连接杆201对应的操作孔303。
[0021]优选的,如图5~6所述,所述支撑筒6包括两组半筒601,半筒601内壁设有转动槽602,调整螺母7外侧设有与转动槽602配合的环状凸起701,半筒601的两侧设有连接板603,两组半筒601的连接板603通过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排水管(1)下侧的垫层网(4),垫层网(4)上覆盖基质体(5),基质体(5)对排水管(1)进行覆盖,基质体(5)上侧覆盖路面层(3),路面层(3)和垫层网(4)通过连接架(2)连接,连接架(2)沿排水管(1)长度方向设置多组,每节排水管(1)两端均设有两组连接架(2),连接架(2)设置在排水管(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包括连接杆(201),连接杆(201)下端设有连接弯钩(202),连接弯钩(202)与垫层网(4)连接,连接杆(201)上端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埋设在路面层(3)中的支撑筒(6),调整螺母(7)转动安装在支撑筒(6)中,连接杆(201)上端设有与调整螺母(7)配合的外螺纹,路面层(3)中设有与连接杆(201)对应的操作孔(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6)包括两组半筒(601),半筒(601)内壁设有转动槽(602),调整螺母(7)外侧设有与转动槽(602)配合的环状凸起(701),半筒(601)的两侧设有连接板(603),两组半筒(601)的连接板(603)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接错口的复合型架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3)包括结构骨架(301)和包裹结构骨架(301)的混凝土(302),结构骨架(301)设置在基质体(6)上侧,结构骨架(301)端部插入路面原结构(8)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消除排水管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陈先明汪雨恬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