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70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属于渠道流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选点测量垂向测线上的点流速;选取适宜的相对流速和相对水深在Origin软件中尝试所有数学模型,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方程,从而获得断面平均流速和中垂线处表面流速的关系式,进而获得断面平均流速与垂线表面流速系数的表达式,最终获得流量与表面流速的关系式,这样只要测量干渠的表面流速就可以获得干渠的流量,提高了测流效率,且能获取瞬时流量;解决了由于明渠紊流流速波动大导致的测流误差问题。差问题。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渠道流量测量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灌溉渠系量水测流技术是灌区管理部门进行正确引水、输水以及水量调配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基础但非常重要的技术。引水明渠流量的精确度量是进行水资源调配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灌溉区域动态取水、连续计量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由于农业水费价格的提高,灌区供、用水双方对水量监测更为重视并提出新的要求:量水简便符合精度、操作简单。
[0003]对于常用的梯形渠道,按水力最佳断面设计的渠道断面往往是窄深式的。为此,应求一个宽浅式的梯形断面,使其水深和底宽有一个较广的选择范围以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而在此范围内又能基本上满足水力最佳断面的要求,这种断面称为实用经济断面。《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 21303—2017》要求测流误差小于5%,灌区管理人员通常采用“六点法”对大型干渠进行测流,对大型干渠来说,为满足渠道不冲流速和渠床稳定,常采用宽深比较大的渠道断面型式即宽浅式梯形断面,应用“六点法”对宽浅式梯形断面进行测流虽然测流精度较高,但是由于明渠紊流流速波动较大,测流精度难以每次都达到5%,且使用“六点法”测一个干渠断面通常都需要1小时以上,效率较低,且不能获取瞬时流量。
[0004]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用于解决测流效率精度低、测流耗时长、不能获取瞬时流量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获得干渠的底宽、边坡系数、水深和水力坡度;
[0008]步骤二、选取干渠横断面垂向测线;用流速仪选点测量垂向测线上的点流速;
[0009]步骤三、分别将第一相对流速和第二相对流速与相对水深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拟合相关度较高者作为相对流速的选取;所述第一相对流速为测点实际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之比;所述第二相对流速为测点实际流速与摩阻流速之比;所述相对水深为测点至渠底的距离与对应测线水深的比值;所述摩阻流速计算如下:
[0010][0011]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测线水深,单位:米,J为水力坡度;
[0012]步骤四、用正交距离回归法对步骤三选取的相对流速和相对水深在Origin软件中尝试所有数学模型,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方程;
[0013]步骤五、将流速仪获得的断面平均流速与中垂线平均流速带入步骤四的方程中,
获得对应断面平均流速的点在中垂线上的相对水深;将中垂线处水表面相对水深带入步骤四的方程中,获得表面流速和中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式;联立求解,获得断面平均流速和中垂线处表面流速的关系式;
[0014]步骤六、重复步骤五得到所有垂线表面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式;使用origin软件对垂线表面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式中的系数与垂线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拟合分析,获得断面平均流速与垂线表面流速系数的表达式,表达式如下:
[0015][0016]其中f(x)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x在0≤x<0.1333时的系数,g(y)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y在0.1333≤y<0.4时的系数,h(z)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z在0.4≤z<0.8时的系数,v
x
、v
y
、v
z
分别为相对横向位置x、y、z处测线的表面流速,单位:米/秒;V为断面平均流速,单位:米/秒;N为测线个数;
[0017]步骤七、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干渠的底宽、边坡系数和水深,计算得到水流的断面面积,根据步骤六的断面平均流速,获得流量与表面流速的关系式,表达式如下:
[0018][0019]其中Q为断面流量,单位为m3/s;A为断面面积,单位为m2;
[0020]步骤八、根据步骤七的流量与表面流速的关系式,只要测量干渠的表面流速就可以获得干渠的流量。
[0021]优选的步骤三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相对流速与相对水深进行曲线拟合分析。
[0022]优选的步骤四中选取的方程为:
[0023]v/v
a
=a1(h/H)5+a2(h/H)4+a3(h/H)3+a4(h/H)2+a5(h/H)+b
[0024]式中:v为测点实际流速,单位为米/秒;Va为垂线平均流速,单位为米/秒;h为测点距渠底距离,单位为米;H为测线水深,单位为米;a1、a2、a3、a4、a5为垂向流速分布影响系数,b为常数项。
[0025]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26]1、选取拟合相关度较高者作为相对流速,提高了测量精度;
[0027]2、通过对横向相对位置与表面流速进行拟合,得出关系式,解决了由于明渠紊流流速波动大导致的测流误差问题;
[0028]3、通过使用软件origin寻找最符合宽浅式梯形渠道流速分布规律的函数,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0029]4、只要测量干渠的表面流速就可以获得干渠的流量,提高了测流效率,且能获取瞬时流量。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的f(x)拟合曲线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的g(y)拟合曲
线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的h(z)拟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3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中所述"前后,上下,左右"等只是基于附图为了直观描述位置关系的一种简化说法,并非对技术方案的限定。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专利技术机理和范围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对下列参数进行各种改变。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和过程并没有详细的叙述。
[0037]由附图1所示: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一、获得干渠的底宽、边坡系数、水深和水力坡度;
[0039]步骤二、选取干渠横断面垂向测线;用流速仪选点测量垂向测线上的点流速;
[0040]步骤三、分别将第一相对流速和第二相对流速与相对水深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拟合相关度较高者作为相对流速的选取;所述第一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宽浅式梯形干渠流量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干渠的底宽、边坡系数、水深和水力坡度;步骤二、选取干渠横断面垂向测线;用流速仪选点测量垂向测线上的点流速;步骤三、分别将第一相对流速和第二相对流速与相对水深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拟合相关度较高者作为相对流速的选取;所述第一相对流速为测点实际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之比;所述第二相对流速为测点实际流速与摩阻流速之比;所述相对水深为测点至渠底的距离与对应测线水深的比值;所述摩阻流速计算如下: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测线水深,单位:米,J为水力坡度;步骤四、用正交距离回归法对步骤三选取的相对流速和相对水深在Origin软件中尝试所有数学模型,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方程;步骤五、将流速仪获得的断面平均流速与中垂线平均流速带入步骤四的方程中,获得对应断面平均流速的点在中垂线上的相对水深;将中垂线处水表面相对水深带入步骤四的方程中,获得表面流速和中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式;联立求解,获得断面平均流速和中垂线处表面流速的关系式;步骤六、重复步骤五得到所有垂线表面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式;使用origin软件对垂线表面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式中的系数与垂线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拟合分析,获得断面平均流速与垂线表面流速系数的表达式,表达式如下:其中f(x)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x在0≤x<0.1333时的系数,g(y)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y在0.1333≤y<0.4时的系数,h(z)为横向相对中垂线距离与水面半宽的比值z在0.4≤z<0.8时的系数,v
x
、v
y
、v
z
分别为相对横向位置x、y、z处测线的表面流速,单位:米/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涛赵宇博陈泽刘璐赵瑞娟赵虎李怡阳单春雨张福军樊国庆向丹丹彭立前朱梦娜王征刘辉吴波申聪颖黄恺蒋宇刘春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弘润灌溉科技有限公司永吉县星星哨水库灌区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