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平拓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49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电平拓扑,包括第一、第二母线电容C1、C2与钳位电容C0,第一母线电容C1一端连接有正极端I+以及第一开关管S1,第一母线电容C1另一端连接有第五开关管S5,第二母线电容C2一端与第一母线电容C1连接,第二母线电容C2另一端与负极端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电平拓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变换
,尤其涉及一种三电平拓扑。

技术介绍

[0002]DC

AC变换器为功率变换领域的常用拓扑,其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直流电或经过交流电整流处理后转换为交流电。
[0003]随着功率变换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转换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DC

AC变换器作为转换系统的核心器件,直接影响系统的转换效率。因此,高效的DC

AC变换器极其关键,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转换效率,所以我们需要在此针对上述问题来设计一种三电平拓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电平拓扑。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三电平拓扑,包括第一母线电容C1、第二母线电容C2与钳位电容C0,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一端连接有正极端I+以及第一开关管S1,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另一端连接有第五开关管S5,所述第二母线电容C2一端与第一母线电容C1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容C2另一端与负极端I

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S5连接有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所述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分别通过电感L1以及电感L2与钳位电容C0。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S1上连接有一号二极管D1,所述第二开关管S2上连接有二号二极管D2。r/>[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关管S3上连接有三号二极管D3,所述第四开关管S4上连接有四号二极管D4。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五开关管S53上连接有五号二极管D5,所述第二开关管S2还与第一开关管S1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S3还与第四开关管S4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方案任一工作模态中由于仅有一个电感流过电流,另一个电感流过的电流为零,而使得流过的电流为零的电感不产生热量,如此可降低电感的温度,而可将电感做的更小或提高电感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三电平拓扑电路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电平拓扑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C1第一母线电容、C2第二母线电容、C0钳位电容、I+正极端、I

负极端、S1第一开关管、S2第二开关管、S3第三开关管、S4第四开关管、S5第五开关管、L1电感、L2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参照图1,一种三电平拓扑,包括第一母线电容C1、第二母线电容C2与钳位电容C0,第一母线电容C1一端连接有正极端I+以及第一开关管S1,第一母线电容C1另一端连接有第五开关管S5,第二母线电容C2一端与第一母线电容C1连接,第二母线电容C2另一端与负极端I

连接,第五开关管S5连接有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分别通过电感L1以及电感L2与钳位电容C0。
[0016]第一开关管S1上连接有一号二极管D1,第二开关管S2上连接有二号二极管D2。
[0017]第三开关管S3上连接有三号二极管D3,第四开关管S4上连接有四号二极管D4。
[0018]第五开关管S53上连接有五号二极管D5,第二开关管S2还与第一开关管S1连接,第三开关管S3还与第四开关管S4连接。
[0019]可实现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变换,每个开关周期仅有一个开关管参与高频切换,且每个电平导通路径仅有一个或者两个开关管,开关管总损耗小;
[0020]另任一工作模态中仅有一个电感流过电流,另一个电感流过的电流为零,而使得流过的电流为零的电感不产生热量,如此可降低电感的温度,而可将电感做的更小或提高电感的性能。
[002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
[0022]第一工作模态: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为I+

S1

L1

O

N;非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相应为O

L1

D1

I+

N;
[0023]第二工作模态: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为N

S5

D2

L1

O;非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相应为O

L1

S2

D5

N;
[0024]第三工作模态: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为N

O

L2

S4

I

;非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相应为I
‑→
D4

L2

O

N;
[0025]第四工作模态: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为O

L2

S3

D5

N;非单位功率因数电流路径相应为N

S5

D3

L2

O。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电平拓扑,包括第一母线电容C1、第二母线电容C2与钳位电容C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一端连接有正极端I+以及第一开关管S1,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另一端连接有第五开关管S5,所述第二母线电容C2一端与第一母线电容C1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容C2另一端与负极端I

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S5连接有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所述第二开关管S2以及第三开关管S3分别通过电感L1以及电感L2与钳位电容C0。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寅喆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枫守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