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涉及投料机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所述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固定壳一、固定壳二、弹力装置、活动杆、伸缩杆和橡胶垫之间的配合,当纤维原料放入固定壳的内部,通过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利用转盘带动伸缩杆移动,使得伸缩杆利用滑杆移动,使得滑动杆调动移动柱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拉动滑动钩在移动柱的内部上下移动,对较长的纤维原料进行拉拽,利用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切割盘转动,对纤维原料进行切割,防止较长的纤维堵塞装置内部,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投料机
,具体涉及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投料机主要是用来添加形状为各种纤维,如抗车辙剂颗粒、颗粒木质素纤维等,颗粒纤维投料机在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和工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前需要人工将秸秆等纤维手动放入进料口。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由于入料口的高度较高,人工防止的效率较慢,当通过传动带对纤维进行运送的过程中,由于秸秆的长短不一,使得秸秆容易堵塞进料口处,影响装置的生产;
[0004]2、现有的一些纤维沾水后容易粘黏在传动带上,当将秸秆移动到出料口时,纤维粘黏在传动带难以掉下,影响装置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有效的解决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所述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有固定防护壳,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柱、传动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一侧设置有转筒、弹力柱一。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切割盘,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底部设置有滑坡。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的外壁与固定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移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钩,所述滑动钩的底部与转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与滑动杆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与转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三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环,所述弹力环的另一端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坡,所述转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力柱一,所述弹力柱一的一侧设置有弹力柱二。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采用固定壳一、固定壳二、弹力装置、活动杆、伸缩杆和橡胶垫之间的配合,当纤维原料放入固定壳的内部,通过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利用转盘带动伸缩杆移动,使得伸缩杆利用滑杆移动,使得滑动杆调动移动柱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拉动滑动钩在移动柱的内部上下移动,对较长的纤维原料进行拉拽,利用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切割盘转动,对纤维原料进行切割,防止较长的纤维堵塞装置内部,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采用防护壳、螺纹杆二、固定滑杆、移动座、弹力柱、十字架、转轮、弹力圈、移动杆和转动轮之间的配合,通过弹力环的弹力对电机三进行挤压,使得电机三在固定壳的内部移动,通过转筒对传动带的表面进行挤压,通过电机三的输出轴带动转筒转动,利用弹力柱一和弹力柱二的弹力对传动带的外壁进行挤压刮除,将刮除的限位原料通过固定坡排出,使得对传动带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原料粘黏在传动带的表面,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切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传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清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上料机构主体;2、切割装置;3、清洁装置;4、传动带;21、固定防护壳;22、滑坡;23、滑动杆;24、传动装置;25、移动柱;26、滑动钩;27、转动杆;28、电机一;29、切割盘;241、外壳;242、电机二; 243、转盘;244、伸缩杆;245、滑杆;31、固定坡;32、固定壳;33、电机三;34、弹力环;35、转筒;36、弹力柱一;37、弹力柱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上料机构主体1,上料机构主体1包括有传动带4,传动带4的一端设置有切割装置2,传动带4的另一点设置有清洁装置3,切割装置2包括有固定防护壳21,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7,转动杆27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柱25、传动装置24,清洁装置3包括有固定壳32,固定壳32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电机三33,电机三33的一侧设置有转筒35、弹力柱一36,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8,电机一2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切割盘29,固定防护壳21的底部设置有滑坡22,传动装置24的外壁与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装置2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杆23,滑动杆23 的一端与移动柱25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柱2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钩26,滑动钩26的底部与转动杆27的一端活动连接,当纤维原料放入固定防护壳 21的内部,使得滑动杆23调动移动柱25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转动杆27的转动,拉动滑动钩26
在移动柱25的内部上下移动,对较长的纤维原料进行拉拽,利用电机一28的输出轴带动切割盘29转动,对纤维原料进行切割。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传动装置24包括有外壳241,外壳2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二242,电机二2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243,转盘24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 244,伸缩杆244的一侧与滑动杆2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244的底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滑杆245,滑杆245的两端与外壳24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电机二242的输出轴转动,利用转盘243带动伸缩杆244移动,使得伸缩杆244利用滑杆245移动。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电机三33的输出轴与转筒35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三3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环34,弹力环34的另一端与固定壳32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壳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1),所述上料机构主体(1)包括有传动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4)的一端设置有切割装置(2),所述传动带(4)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洁装置(3);所述切割装置(2)包括有固定防护壳(21),所述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7),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柱(25)、传动装置(24);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有固定壳(32),所述固定壳(32)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电机三(33),所述电机三(33)的一侧设置有转筒(35)、弹力柱一(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8),所述电机一(2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切割盘(29),所述固定防护壳(21)的底部设置有滑坡(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用投料机的快速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4)的外壁与固定防护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杆(23),所述滑动杆(23)的一端与移动柱(2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2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动钩(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平,尹辉,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路祥工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