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22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右式,其中,G为:-OCH↓[3],-CH↓[3],-H,-Br,-COCH↓[3],-NO↓[2]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4-取代碘苯,1,2,2,6,6-五甲基哌啶和锌按照(2~2.5)∶(2.4~3)∶1∶(20~22)的摩尔比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催化剂用量的三苯基磷和醋酸钯(Ⅱ);在惰性气氛下,40-60℃条件下搅拌反应至反应完全,取有机相,将有机相加热至85~90℃,滴加1.0mL浓硫酸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1∶20的体积比配成的混合溶液,反应半小时,经分离纯化得到固体即为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剂发光材料的中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方法简便,为芳基碳碳键偶联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芳基碳碳键偶联产物具有许多药物、天然物及有机光电新材料中的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基 本骨架结构,因而,芳烃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芳基碳碳键的形 成一直是化学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最近几年一些化学工作者对苯并双环烯烃在钯催化条件 下的开环反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类新的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机理为醋酸钯在Zn的作用下形成4-碘钯取代苯烃,与 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1开环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去水得到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 物4a-f: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其中,G为-OCH3, -CH3, -H, -Br, -COCH3, -N02一种制备上述的6位芳基取代的氧二硅基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4-取代碘苯,1,2,2,6,6-五甲基哌啶和锌按照(2 2.5): (2.4 3):31: (20 22)的摩尔比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催化剂用量的三苯基磷和醋酸钯(II);在惰性气氛下,40-60 。C条件下搅拌反应至反应完全,取有机相,将有机相加热至85 90°C,滴加l.O mL浓硫酸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1: 20的体积比配成的混合溶液,反应半 小时,经分离纯化得到固体即为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所述的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4-取代碘苯的结构式为,其中G为-OCH3, -CH3,-H, -Br, -COCH3, -N02。本专利技术所得的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是具有氧二硅基特殊结构的苯并双环烯烃,该化 合物进一步反应形成萘炔后可与呋喃进行反应得到萘并双环烯烃,然后继续进行开环、去水 反应,可合成多取代的蒽类化合物,而这种蒽类化合物则是目前有机光电新材料中的一种重 要有机发光材料。因而本专利技术的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发光材料的中间体。本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产率,且操作简单,是芳基碳碳键偶联的一种有 效的方法,为芳基碳碳键的形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具体实施例方式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的合成以1,2,4,5-四溴苯为原料,与镁和二甲基氯硅烷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1,2,4,5-四(二甲基硅基)苯,然后与甲醇钠,甲醇和水反应,制得苯 并双氧二硅茂。通过苯并双氧二硅茂进一步反应形成氧二硅基苯炔与呋喃发生反应,合成得 到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详细请参见Chen, Y. L.; Sun, J. Q.; Wei, X.; Wong, W. Y.; Lee, A. W. M. J Og. C/zem. 2004,卯,71卯-7197。具体反应式为Br Mg/Me2HSiCI Me2HSi ^^^SiHWIe2 cH3ONa/CH3OH Br THF, reflux Me2HSi/^^,62 H20, rt to 50oCPhl(OAc)2, TfOH『〉i^^Si(OH)Me2- lo L IIn-Bu4NF/THF [ Xf^fJ Q3 Xr^V^ICH2CI2,0。Ctort l Vi^^"^l(Ph)OTf实施例一将l.Ommol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1), 1.2 mmol对甲氧基碘苯(2a), 0.11 mmol PPh3, 0.05 mmol Pd(OAc)2, 0.09 mL PMP和10.0 mmol Zn按照比例混合溶入10 mL DMF 中,通入氮气,40-60 °(3条件下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原料消失;反应结束后,抽滤,取有 机相,将有机相加热至85。C,滴加1.0mL浓硫酸/DMF溶液(体积比为1:20),反应半小时 结束,抽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所得6-芳基氧 二硅基萘为6-(4-甲氧基苯基)氧二硅基萘(4a),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分子式C21H2402Si2中文命名6-(4-甲氧基苯基)氧二硅基萘英文命名6-(4-methoxyphenyl)naphthoxadisilole 分子量364.59外观白色固体核磁共振氢谱(500 MHz, CDC13): S 0.46 (12H, s, CH3), 3.89 (3H, s, OCH3), 7.05 (2H, d, J= 8.5 Hz, Ar), 7.68-7.93 (4H, m, Ar), 8.03 (1H, s, Ar), 8.09 (1H, s, Ar), 8.13 (1H, s, Ar) ppm;核磁共振碳i普(125 MHz, CDC13): S 1.4, 55.5, 114.5, 125.4, 126. 2, 128.5, 128.8, 131.1, 131,5, 132.7, 133.6, 134.1, 138.9, 143.7, 144.3, 159.5 ppm.实施例二将1.0 mmol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1), 1.2 mmol对甲基碘苯(2b), 0.11 mmol PPh3, 0,05 mmol Pd(OAc)2, 0.09 mL PMP和10.0 mmol Zn按照比例混合溶入10 mL DMF中,通入氮气,40-60 。C条件下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原料消失;反应结束后,抽滤, 取有机相,将有机相加热至85 °C,滴加1.0 mL浓硫酸/DMF溶液(体积比为1:20),反应 半小时结束,抽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所得 6-芳基氧二硅基萘为6-(4-甲基苯基)氧二硅基萘(4b),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分子式C21H24OSi2 中文命名6-(4-甲基苯基)氧二硅基萘 英文命名6-(4-methyl)naphthoxadisilole 分子量348.59外观白色固体核磁共振氢谱(500 MHz, CDC13): 5 0.45 (12H, s, CH3), 2.44 (3H, s, CH3), 7.31 (2H, d, /= 8.0 Hz:Ar), 7.63-7.93 (4H, m, Ar), 8.05 (1H, s, Ar), 8.09 (1H, s, Ar), 8.13 (1H, s, Ar)卯m; 核磁共振碳谱(125 MHz, CDC13): S 1.5, 21.4, 125.9, 126.5, 127.5, 128.9, 129.9, 131.2, 131.7, 133.0, 134.2, 137.5, 138.4, 139.3, 143.9 ppm.实施例三将l.Ommol氧二硅基苯并双环烯烃(l),1.2mmol碘苯(2c), 0.11 mmol PPh3, 0.05 mmol Pd(OAc)2, 0.09 mL PMP和10.0 mmol Zn按照比例混合溶入10 mL DMF中,通入 氮气,40-60 °C条件下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原料消失;反应结束后,抽滤,取有机相,将 有机相加热至85。C,滴加1.0mL浓硫酸/DMF溶液(体积比为1:20),反应半小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 其中,G为:-OCH↓[3],-CH↓[3],-H,-Br,-COCH↓[3],-NO↓[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丽丁晗曹卫国吴开成陈杰李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