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00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储液仓及间隔装置,所述储液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所述间隔装置设于所述储液仓内,并将所述储液仓分隔为第一储液腔及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用于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所述第二储液腔中填充有储液棉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通过驱动所述间隔装置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的连通或阻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储液腔的结构设计,以及直接存储气溶胶基质与通过储液棉储存气溶胶基质的双储液模式,实现了更大的储液量,并且在两储液腔之间设置有间隔装置,来控制两储液腔的连通和阻隔,以控制第二储液腔内的储液量,从而提高雾化后的气溶胶口感。从而提高雾化后的气溶胶口感。从而提高雾化后的气溶胶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溶胶产生
,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能够对气溶胶基质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电子器件。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是利用填充储液棉的方式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存储,该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气溶胶基质的外漏;但是相比直接存储气溶胶基质来说其储液量较少(储液棉只能储存75%左右的液体),并且雾化后的气溶胶吸食起来口感不好,味道偏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储液方式单一,吸食口感不好等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及雾化组件,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
[0005]储液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0006]间隔装置,设于所述储液仓内,并将所述储液仓分隔为第一储液腔及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用于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所述第二储液腔中填充有储液棉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通过驱动所述间隔装置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的连通或阻隔。
[0007]进一步地,所述间隔装置包括相互抵接的两间隔件,两所述间隔件上均设有多个通孔,驱动其中一间隔件相对的另一间隔件相对移动,以使两所述所述间隔件上的通孔发生对位时,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连通,两所述间隔件上的所述通孔发生错位时,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阻隔。
[0008]进一步地,两所述间隔件为内、外设置的同心圆筒,所述圆筒外侧为第一储液腔,所述圆筒内侧为第二储液腔,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一所述圆筒相对于另一圆筒旋转以使两所述圆筒上的所述通孔对位或错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间隔均匀并呈阵列式分布于所述圆筒的侧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一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上设有一活动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与其中一所述圆筒的一端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盖体以带动其中一所述圆筒旋转。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包括一环形滑槽,所述盖体包括一连接部,借由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环形滑槽内,以使所述盖体沿所述环形滑槽旋转,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圆筒轴向上的一端,所述盖体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其中一所述圆筒的一端,以实现旋转所述盖体带动其中一所述圆筒的旋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卡扣,所述卡扣相对设置并置于所述环形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环形滑槽滑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还包括一开口,所述盖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环形滑槽内,以使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开口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与所述盖体上的至少一卡槽及设于所述圆筒上的至少一插销,借由所述插销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圆筒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为吸嘴,所述吸嘴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0016]本技术采用了双储液腔的结构设计,以及直接存储气溶胶基质与通过储液棉储存气溶胶基质的双储液模式,实现了更大的储液量,并且在两储液腔之间设置有间隔装置,来控制两储液腔的连通和阻隔,以控制第二储液腔内的储液量,从而提高雾化后的气溶胶口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面视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间隔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说明:10、壳体;11、储液仓;12、间隔装置;13、雾化组件;14、导气管;20、盖体;21、卡扣;22、卡槽;30、密封圈;101、环形滑槽;111、第一储液腔;112、第二储液腔;121、第一圆筒;122、第二圆筒;123、通孔;12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单元分实施例,而不是全单元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心」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0025]参阅图1的本技术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面视图;
[0026]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实施例,包括储液仓11及间隔装置12,所述储液仓11设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雾化组件13连接;所述间隔装置12设于所述储液仓11内,并将所述储液仓11分隔为第一储液腔111及第二储液腔112,所述第一储液腔111用于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所述第二储液腔112中填充有储液棉并与所述雾化组件13连接,通过作用驱动所述间隔装置12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储液腔11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2的连通或
阻隔。
[0027]可以知道的是,所述气溶胶基质储存于所述储液仓11内,当所述第一储液腔111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2连通时,由于储液棉的吸附,所述气溶胶基质可从所述第一储液腔111导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2,并于所述第二储液腔112通过所述雾化组件13雾化成气溶胶后,再通过导气管14排出。所述第一储液腔111用于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而所述第二储液腔112内填充有储液棉,并通过储液棉来储存气溶胶基质,其中,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容易导致液体外漏,而通过储液棉储存则储液量会减少,并且由于储液棉内的气溶胶消耗之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会影响雾化后的气溶胶量,从而影响吸食的口感。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两种储液方式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储液量,并且通过在两储液腔之间设置有可控制的间隔装置12,来控制两储液腔之间的连通和阻隔,从而避免了储液棉因满载而外漏,并且避免了储液棉内的气溶胶基质不够导致的雾化之后的口感不好,味道偏干等问题。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装置12包括相互抵接的两间隔件,两所述间隔件上均设有多个通孔123,驱动其中一间隔件相对的另一间隔件相对移动,以使两所述所述间隔件上的通孔123发生对位时,所述第一储液腔111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2相互连通,两所述间隔件上的所述通孔123发生错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及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间隔装置,设于所述储液仓内,并将所述储液仓分隔为第一储液腔及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用于直接储存气溶胶基质,所述第二储液腔中填充有储液棉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通过驱动所述间隔装置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的连通或阻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装置包括相互抵接的两间隔件,两所述间隔件上均设有多个通孔,驱动其中一间隔件相对的另一间隔件相对移动,以使两所述间隔件上的通孔发生对位时,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连通,两所述间隔件上的所述通孔发生错位时,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阻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间隔件为内、外设置的同心圆筒,所述圆筒外侧为第一储液腔,所述圆筒内侧为第二储液腔,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一所述圆筒相对于另一圆筒旋转以使两所述圆筒上的所述通孔对位或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间隔均匀并呈阵列式分布于所述圆筒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