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91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涉及气浮沉淀一体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的一侧设置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端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药剂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室内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形成大的“矾花絮团”,由于气泡群的浮升作用,“絮团”浮上液面,使得浮渣与液体分离,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后,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刮板将浮渣推入到集料箱内。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刮板将浮渣推入到集料箱内。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刮板将浮渣推入到集料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浮沉淀一体机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机是处理污水的设备,对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和固体悬浮物有很好地去除效果,该设备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经济,是污水处理的理想设备;因此,设计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在过滤的过程中,不方便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长时间使用易造成堵塞,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0004]2、现有的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不便于控制污水量和药剂量,自动化程度较低,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且经过污水处理完成后依旧会有污水的排放不达标,还需要后续检测再处理,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的一侧设置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端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转杆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槽。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浮动块,所述浮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有气罐,所述气罐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排气管,所述横向排气管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排气管,所述竖向排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泵头,所述泵头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的一侧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外侧与转筒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杆的外侧与浮动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泵的一侧与横向排气管的一端固
定连接,所述横向排气管的一侧与竖向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通过滑块、转杆、转筒、滑槽、过滤网、过滤框的共同作用下,当污水经由进污口进入过滤箱内时,污水通过过滤板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板将污水中较大的滤渣进行分离,过滤后的污水经过过滤网进行第二次细分过滤,当需要对过滤网上残留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转杆,转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过滤框转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过滤框的偏转角度,通过过滤框将过滤网表面的杂质倾倒下来,最后从污垢口排出处理,通过将污水进行过滤更便于对污水后续进行处理,且可以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而影响污水过滤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通过电机、转轴、固定块、浮动块、滑杆、电磁阀的共同作用下,当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进口进入到沉淀室内时,此时浮动块随着污水水位的上升沿着滑杆向上滑动,当浮动块与固定块接触时,固定块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受到感应,关闭电磁阀停止污水进入,此时驱动加药泵将储药罐内的药剂输送到沉淀室内,然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搅拌杆对药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再静置沉淀,在药剂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室内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形成大的“矾花絮团”,由于气泡群的浮升作用,“絮团”浮上液面,使得浮渣与液体分离,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后,通过驱动皮带带动刮板将浮渣推入到集料箱内,而分离后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通过气罐、气泵、横向排气管、竖向排气管、循环管、泵头、回流管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启动气泵,使得气泵将气罐内的气体输送到横向排气管和竖向排气管,使得气体通过排气孔向污水中均匀排气,进一步使浮渣浮到水面上,加快了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除渣后的污水再通过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污水口进行排放,当检测不合格时,则通过驱动泵头,使得泵头通过回流管将污水经过循环管输送到沉淀室内重新进行净化处理,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污水处理工序,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过滤装置;21、滑块;22、转杆;23、转筒;24、滑槽;25、过滤网;26、过滤框;3、过滤板;4、进污口;5、储药罐;6、净化装置;61、电机;62、转轴;63、固定块;64、浮动块;65、滑杆;66、电磁阀;7、刮板;8、集料箱;9、辅助装置;91、气罐;92、气泵;93、横向排气管;94、竖向排气管;95、循环管;96、泵头;97、回流管;10、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3,过滤板3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4,进污口4的一侧设置有储药罐5,储药罐5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装置6,净化装置6的一侧设置有刮板7,刮板7的下端设置有集料箱8,集料箱8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装置9,辅助装置9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10。
实施例
[0024]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过滤装置2包括有转杆22,转杆22的外侧设置有转筒23,转筒23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框26,过滤框26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25,转杆22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滑块21,滑块21的外侧设置有滑槽24,转杆22的一侧与滑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21的外侧与滑槽24的内侧滑动连接,滑槽24的外侧与转筒23的内侧固定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当污水经由进污口4进入过滤箱内时,污水通过过滤板3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4),所述进污口(4)的一侧设置有储药罐(5),所述储药罐(5)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装置(6),所述净化装置(6)的一侧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的下端设置有集料箱(8),所述集料箱(8)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装置(9),所述辅助装置(9)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外侧设置有转筒(23),所述转筒(23)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框(26),所述过滤框(26)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25),所述转杆(22)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外侧设置有滑槽(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浮沉淀一体式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6)包括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一端设置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63),所述固定块(63)的一侧设置有滑杆(65),所述滑杆(65)的外侧设置有浮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陈德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儒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