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3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9
本公开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透明基板;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所述透反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所述透反膜设置为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环境光,所述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可见光波段光线的反射率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和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透反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本公开可以通过透反膜减少或消除图像源投射出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反射后而形成的重影。投射出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反射后而形成的重影。投射出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反射后而形成的重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光电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通过将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成像窗(后装的成像板或者车辆的挡风玻窗等)上,用户无需低头就可以直接看到画面,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0003]相关技术的前挡风玻璃为夹层玻璃。相关技术抬头显示系统的投影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夹层玻璃与空气接触的两个表面时会发生反射,两个表面上的反射影像会形成两个相互干扰的重影,特别是在夹层玻璃的厚度较厚(一般超过3mm)的情况下会更加明显,这极大地限制了投影显示图像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可以消除图像源投射出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反射后而形成的重影。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06]透明基板;
[0007]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所述透反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层的层数;所述透反膜设置为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环境光,所述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可见光波段光线的反射率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和
[0008]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透反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
[000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抬头显示器,包括图像源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为反射所述图像源发射的图像光线,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透射环境光。
[001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抬头显示器。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膜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
[00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nm。
[00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或等于50%。
[00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8

2.3,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

1.8。
[001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9

2.2,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

1.6。
[00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50。
[001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范围为1

200n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范围为1

200nm。
[001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为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层为无机氧化物。
[001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0020]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
[002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三层和至少一层第四层,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层的层数等于所述第四层的层数。
[002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

2.5,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

1.7。
[002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1

2.3,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

1.6。
[002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
[002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厚度范围为10

150nm,所述第四层的厚度范围为10

150nm。
[002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为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四层为无机氧化物。
[002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0028]第二保护膜,位于所述增透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
[002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为所述透明基板的内侧,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为所述透明基板的外侧。
[003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反膜设置为相对于法线以第一角度范围反射S偏振光,且相对于法线以第二角度范围透射环境光。
[003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30度~89度,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为30度~80度。
[003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反膜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对于P偏振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大于60%。
[003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至少包括三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第一个谱线或谱带的峰值位置位于410nm~480nm区间范围内,第二个谱线或谱带的峰值位置位于500nm~565nm区间范围内,第三个谱线或谱带的峰值位置位于590nm~690nm区间范围内。
[003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包括:
[0035]堆叠设置的多个子透明基板;和
[0036]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透明基板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子透明基板之间。
[003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透明基板包括:第一子透明基板和第二子透明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透明基板相比所述第二子透明基板更靠近所述透反膜。
[003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挡风玻璃。
[0039]本公开可以通过透反膜消除图像源投射出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反射后而形成的重影。本公开可以提高自然光线的整体透过率,并且可以提高抬头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利用第一保护膜对透反膜进行保护,提高透反膜的使用寿命和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公开显示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公开透反膜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公开显示装置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公开显示装置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5]图5为本公开增透膜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公开抬头显示器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7]图7为本公开显示装置又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基板;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所述透反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层的层数,所述透反膜设置为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环境光,所述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可见光波段光线的反射率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和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透反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nm;和/或,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或等于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8

2.3,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

1.8;和/或,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9

2.2,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

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50;和/或,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范围为1

200n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范围为1

200nm;和/或,所述第一层为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层为无机氧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三层和至少一层第四层,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层的层数等于所述第四层的层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

2.5,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

1.7;和/或,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1

2.3,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军徐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