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90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存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托盘,托盘上固定安装有防护金属框架,防护金属框架内安装有内置容器,内置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托盘的顶面靠近前侧壁处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贯穿托盘的前侧壁设有前开口,内置容器的底部位于容置腔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L”形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内置容器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将出料口设置在内置容器的底壁上,而且由于内置容器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硅油在重力作用下会从后端向前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排料难、排料不彻底的问题,节约了生产物料,节省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物料储存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BBB
,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物料储存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硅酮胶英文名字是SILICONE,是有机硅部分产品. 主要分为脱醋酸型,脱醇型,脱氨型,脱丙型。玻璃胶是硅酮胶俗称名称,因为用户购买硅酮密封胶主要使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就叫做玻璃胶。ABC硅酮胶生产工艺:将107胶、硅油、白油、纳米碳酸钙、白炭黑等分批按比例分别投入到5000L基料机里面搅拌分散混合,然后出料、即为硅酮胶基料,然后经三辊研磨机或双螺杆混合机研磨,紧接着将基料、色浆、助剂等分批按比例分别投入1100L制胶机或静态混合机,然后出料,即为成品胶,最后进入分装机分装。硅酮胶的制备原材料之一硅油,储存在由内置容器和金属框架组合而成的集装桶内,内置容器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强度高、耐腐蚀、卫生性好。内置容器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内置容器的顶部设有装料口,使用时打开出料口连接管路即可,但是由于出料口设置在内置容器的侧壁上,硅油等流动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存在排料不彻底的现象,而硅油价格非常昂贵,排料不彻底的现象造成了生产制造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快速排料且操作方便的流体物料储存容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防护金属框架,所述防护金属框架内安装有内置容器,所述内置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托盘的顶面靠近前侧壁处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托盘的前侧壁设有前开口,所述内置容器的底部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L”形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内置容器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开口的一侧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铰接安装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和所述托盘的前侧壁之间安装有锁具。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柔性橡胶垫,所述柔性橡胶垫的四周向上弯曲设有柔性防护边。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和底壁上包裹有柔性防护层。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加强梁。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托盘,托盘上固定安装有防护金属框架,防护金属框架内安装有内置容器,内置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托盘的顶面靠近前侧壁处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贯穿托盘的前侧壁设有前开口,内置容器的底部位于容置腔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L”形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内置容器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将出料口设置在内置容器的底壁上,相对于设置在侧壁上,硅油更容易排出,而且由于内置容器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残留在内置容器底壁上的硅油在重力作用下会从后端向前端流动,由于出料管位于内置容器底部的前端,因此硅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出料口,解决了排料不彻底的问题,托盘上的容置腔为出料管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一方面托盘的底部仍是平坦的,不影响底部叉车对底座进行搬运,另一方面容置腔预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管道连接。本技术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同时解决了排料难、排料不彻底的问题,节约了生产物料,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1]图1是本技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实施例二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底座;2

托盘;3

防护金属框架;4

内置容器;5

进料口;6

容置腔;7

出料管;8

调节阀;9

防护门;10

铰接轴;11

锁具;12

柔性橡胶垫;13

柔性防护边;14

柔性防护层;15支撑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9]流体物料尤其是粘度比较大的流体物料,在排料时由于流动性差且出料口设置在内置容器4的侧壁上,因此导致排料困难,排料不彻底,因而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增加生产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解决手段;
实施例
[0020]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包括底座1,底座1用于承托其上面的部件,而且底座1上设有用于叉车等叉取的空隙,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托盘2,托盘2的外形与底座1相适配,托盘2具有一定的厚度,用于开设容置腔6,托盘2上固定安装有防护金属框架3,防护金属框架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其具体结构,主要起到对内置容器4的刚性保护作用。防护金属框架3内安装有内置容器4,内置容器4的外壁与防护金属框架3的内壁相适配。内置容器4的顶部设有进料口5,内置容器4的顶部与防护金属框架3之间设有固定锁紧装置,防止内置容器4在防护金属框架3内晃动。托盘2的顶面靠近前侧壁处开设有容置腔
6,容置腔6贯穿托盘2的前侧壁设有前开口,容置腔6的底面并没有贯穿托盘2,因此容置腔6的底壁对容置在其中的出料管7起到保护作用。内置容器4的底部位于容置腔6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L”形出料管7,出料管7先向下延伸然后弯向前方,出料管7上安装有调节阀8,调节阀8不仅可以控制是否排料,还可以控制排料的流量,内置容器4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
[0021]将出料口设置在内置容器4的底壁上,相对于设置在侧壁上,硅油更容易排出,而且由于内置容器4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残留在内置容器4底壁上的硅油在重力作用下会从后端向前端流动,由于出料管7位于内置容器4底部的前端,因此硅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出料口,解决了排料不彻底的问题,托盘2上的容置腔6为出料管7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一方面托盘2的底部仍是平坦的,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流体物料储存容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托盘(2),所述托盘(2)上固定安装有防护金属框架(3),所述防护金属框架(3)内安装有内置容器(4),所述内置容器(4)的顶部设有进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的顶面靠近前侧壁处开设有容置腔(6),所述容置腔(6)贯穿所述托盘(2)的前侧壁设有前开口,所述内置容器(4)的底部位于所述容置腔(6)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L”形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上安装有调节阀(8),所述内置容器(4)的底壁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向下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物料储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鑫窦彬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