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74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复合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环保涤纶基层。环保涤纶基层外表面依次复合有防静电层、透气层;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透气层上嵌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与防静电层相连通;环保涤纶基层由环保再生涤纶纱和竹纤维纱织造而成,环保再生涤纶纱包括主线芯,及设置在主线芯外侧壁缠绕的再生涤纶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面料具有环保特点,且防静电、透气,再加上环保涤纶基层使用的环保再生涤纶纱及竹纤维纱的编织,具有天然抑菌性及舒适性;透气层与通孔的设计,加强了空气流动;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进一步加强了透气效果。而且聚乳酸材质的透气层具有天然无毒、环保抑菌作用。环保抑菌作用。环保抑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近年来,随着服装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具有抗菌、除臭、抗异味、耐高温等特殊功能的新型面料也逐步走向市场,环保面料也是其中之一。
[0003]随着市场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健康生态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面料发展之路必将顺应这个潮流发展下去。具有舒适、再生、环保、低碳多功能化的面料更受市场欢迎。如何制作具有功能性的环保面料成为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0004]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环保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具有天然环保、抗静电、透气的特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包括,环保涤纶基层。
[0008]所述环保涤纶基层外表面复合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外表面复合有透气层;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透气层上嵌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与防静电层相连通;
[0009]所述环保涤纶基层由环保再生涤纶纱和竹纤维纱织造而成,所述环保再生涤纶纱包括主线芯,及设置在主线芯外侧壁缠绕的再生涤纶丝。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层的通孔呈锥形设计,且阵列排布,所述通孔的外端口直径大于内端口直径,这样有助于气体的排出,保证了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层材质为聚乳酸膜,聚乳酸材质具有天然抑菌性,环保无毒,符合环保面料的使用设计要求。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主线芯为圆周阵列排布的三根有机棉纤维,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静电层由防静电合股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合股纱线是由纤维素纤维与竹炭纤维合股交捻而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复合面料具有环保特点,且防静电、透气,再加上环保涤纶基层使用的环保再生涤纶纱及竹纤维纱的编织,具有天然抑菌性及舒适性;透气层与通孔的设计,加强了空气流动;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进一步加强了
透气效果。而且聚乳酸材质的透气层具有天然无毒、环保抑菌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环保再生涤纶纱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通孔与透气层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环保涤纶基层;2

防静电层;3

透气层;4

通孔;11

主线芯;12

再生涤纶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包括,环保涤纶基层1;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外表面复合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外表面复合有透气层3;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透气层3上嵌设有多个通孔4,且所述通孔4与防静电层2相连通;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由环保再生涤纶纱和竹纤维纱织造而成,所述环保再生涤纶纱包括主线芯11,及设置在主线芯11外侧壁缠绕的再生涤纶丝12。
[0024]具体的,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与防静电层2之间、防静电层2与透气层3之间均设有一层粘接层,以保证复合面料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粘接层为低熔点纤维,这样方便各面料层的粘接固定,且操作简单。
[0025]进一步的,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由环保再生涤纶纱和竹纤维纱织造而成,以满足复合面料的环保特点。再生涤纶纱线,即采用涤纶布料、废旧聚酯瓶片等回收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制成涤纶纤维,然后熔纺形成的环保型纱线,可用于多种环保面料的编织。但现有的再生涤纶纱线完成缺乏一定的保护结构,在转运、存储或二次加工过程中,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纱线发生残损、崩断,缩短其有效寿命。为此,本实施例的所述环保再生涤纶纱包括主线芯11,及设置在主线芯11外侧壁缠绕的再生涤纶丝12,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且具有环保再生的优点。优选的,所述主线芯11为圆周阵列排布的三根有机棉纤维。
[0026]再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3的通孔4呈锥形设计,且阵列排布,所述通孔4的外端口直径大于内端口直径。阵列排布有助于面料整体形成稳定的结构,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而且还能发挥很好的透气性能:当外界有空气流动时,可以经由锥形通孔4流动,加快了空气流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通孔4的外端口直径大于内端口直径,在使用时该种结构更有利于异味的散发。更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3材质为聚乳酸膜,具有环保抑菌效果。
[0027]更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层2由防静电合股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合股纱线是由纤维素纤维与竹炭纤维合股交捻而成。纤维素纤维与竹炭纤维均为天然亲水性纤维,均能够起到防止静电聚集的作用。
[002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保涤纶基层(1):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外表面复合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外表面复合有透气层(3);各面料层的纱线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透气层(3)上嵌设有多个通孔(4),且所述通孔(4)与防静电层(2)相连通;所述环保涤纶基层(1)由环保再生涤纶纱和竹纤维纱织造而成,所述环保再生涤纶纱包括主线芯(11),及设置在主线芯(11)外侧壁缠绕的再生涤纶丝(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复合面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代红费红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润鑫时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