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刹车盘生产厂商制备出内环为铝制环,作为安装骨架,且在铝制环的中部焊接环形台阶,用于与轮毂相连,外环为碳化硅环,作为摩擦盘用于与刹车片接触。目前,这种结构的刹车盘通常是分别制备内环、外环,然后焊接环形台阶,最后通过固定件将外环(摩擦盘)、内环(安装骨架)组合构成整体结构。这种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对装配精度要求极高,造成刹车盘的合格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且采用固定件连接安装骨架、摩擦盘,还不能有效保证刹车盘的整体质量。
[0003]因此,如何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制备这类双组分环形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结构可靠、成型精度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双组分环形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方法,加工步骤简单、高效,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加工双组分环形件产品。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包括预成型装置、终成型装置、连续烧结炉,所述预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上模、预成型下模、给料系统,所述预成型下模包括可独立上下动作的第一外模套、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模芯,所述第一外模套的外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给料平台,与第一外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成型装置(1)、终成型装置(2)、连续烧结炉(3),所述预成型装置(1)包括预成型上模(4)、预成型下模(5)、给料系统(6),所述预成型下模(5)包括可独立上下动作的第一外模套(7)、第一支撑套(8)、第二支撑套(9)、模芯(10),所述第一外模套(7)的外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给料平台(11),与第一外模套(7)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一支撑套(8)滑动配合在第一外模套(7)内腔、第二支撑套(9)滑动配合在第一支撑套(8)内腔、模芯(10)滑动配合在第二支撑套(9)内腔,所述预成型上模(4)包括可独立上下动作的第一压环(12)、第二压环(13),所述第二压环(13)滑动配合在第一压环(12)内腔,且第一压环(12)与第一支撑套(8)相对应、第二压环(13)与第二支撑套(9)相对应,所述给料系统(6)的数量为两个,给料系统(6)包括料斗(14),所述料斗(14)的顶部与进料软管相连,料斗(14)的底部敞口,两个给料系统(6)分别设置在预成型下模(5)的两侧,各给料系统(6)的料斗底部贴合在给料平台(11)上,且分别通过驱动机构(15)沿给料平台(11)平移,其中一个料斗顶部的进料软管用于与外环粉体材料源相连,另一个料斗顶部的进料软管用于与内环粉体材料源相连,所述终成型装置(2)包括终成型下模(16)、终成型上模(17),以及顶出机构(18),所述终成型下模(16)包括第二外模套(19)、第三支撑套(20)、第四支撑套(21),所述第三支撑套(20)滑动配合在第二外模套(19)内腔,其上端不超出第二外模套(19),所述第四支撑套(21)滑动配合在第三支撑套(20)的内腔,且第四支撑套(21)低于第三支撑套(20)的高度差与双组分环形件环形台阶的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二外模套(19)的内腔直径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外径相适应,所述第三支撑套(20)的径向厚度大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外环径向厚度、小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径向厚度,所述第四支撑套(20)的内腔直径小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内环内径,所述终成型上模(17)包括独立动作的第三压环(22)、第四压环(23),所述第四压环(23)滑动配合在第三压环(22)的内腔,所述第四压环(23)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下延伸的整形冲头(24),该整形冲头(24)与第四支撑套(21)的内腔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三压环(22)的外径与第二外模套(19)的内腔直径相适应,第三压环(22)的投影位于第四支撑套(23)的顶面环形范围内,所述顶出机构(18)设置在第三支撑套(20)的下方,驱动第三支撑套(20)朝上动作,所述预成型装置(1)设置在连续烧结炉的窑头前方,且通过第一转接机械手将预成型的坯件转移至连续烧结炉的窑头,所述终成型装置(2)设置在连续烧结炉的窑尾后方,且通过第二转接机械手将烧结的坯件转移至终成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12)固定在一压板(25)的下方,且具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二压环(13)的长度与第一压环(12)的长度相同,还包括一限位垫块(26),该限位垫块(26)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在第一压环(12)和压板(25)之间的间隔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环形件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平移平台(27)、连接臂(28)、压紧伸缩缸(29),所述平移平台(27)由液压缸驱动沿水平方向动作,所述连接臂(28)的一端与料斗铰接,另一端与平移平台铰接,所述压紧伸缩缸(29)的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兵,向代忠,胥筱康,罗辑,向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