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43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包括:上节混凝土柱和下节混凝土柱;上节混凝土柱包括上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上节连接端板;下节混凝土柱包括下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下节连接端板;上节连接端板固定设置于上节混凝土柱主体的底部;下节连接端板固定设置于下节混凝土柱主体的顶部,且上节连接端板与下节连接端板之间设有配合的装配连接结构。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节连接端板与下节连接端板的装配连接,可实现上节混凝土柱和下节混凝土柱的装配拼接,具有拼接方式简单、装配结构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装配结构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装配结构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内框架结构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了近70年,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生产、从借鉴到自我创新,有过高潮也经历过低谷。进入21世纪,在"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新契机。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之装配式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形成了如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等多种形式的建筑技术,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仍不完善,还存在大量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理论上应该是比现浇结构的施工进度快的,但有一少部分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却还没有现浇结构的施工进度快,这完全没有体现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通过上节连接端板与下节连接端板的装配连接,可实现上节混凝土柱和下节混凝土柱的装配拼接,而且还具有拼接方式简单、装配结构施工速度快、柱体结构精简和柱体结构强度好等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包括:上节混凝土柱和下节混凝土柱;
[0006]所述上节混凝土柱包括上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上节连接端板;所述上节混凝土柱主体包括:上节钢筋混凝土柱、上节转换板、上节钢管和上节钢管混凝土;
[0007]所述上节转换板固定于所述上节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所述上节钢管顶端与所述上节转换板的底部连接,底端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节钢管混凝土浇筑于所述上节钢管内;
[0008]所述下节混凝土柱包括下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下节连接端板;所述下节混凝土柱主体包括:下节钢筋混凝土柱、下节转换板、下节钢管和下节钢管混凝土;
[0009]所述下节转换板设置于所述下节钢筋混凝土柱的顶部;所述下节钢管顶端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的底部连接,底端与所述下节转换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节钢管混凝土浇筑于所述下节钢管内;
[0010]所述上节连接端板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之间设有配合的装配连接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上节钢筋混凝土柱包括:上节钢筋架、上节钢筋连接件和上节混凝土;
[0012]所述上节钢筋架的底部通过所述上节钢筋连接件与所述上节转换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节转换板开设有用于向所述上节钢管内浇筑所述上节钢管混凝土的上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所述上节混凝土浇筑于所述上节钢筋架;
[0013]所述下节钢筋混凝土柱包括:下节钢筋架、下节钢筋连接件和下节混凝土;
[0014]所述下节钢筋架的顶部通过所述下节钢筋连接件与所述下节转换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下节转换板开设有用于向所述下节钢管内浇筑所述下节钢管混凝土的下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所述下节混凝土浇筑于所述下节钢筋架。
[0015]优选地,所述上节钢管底端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顶部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下节钢管顶端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底部的中间部分连接;
[0016]所述装配连接结构包括:
[0017]贯通设置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位于所述上节钢管底端外侧的部分的上节装配孔;
[0018]贯通设置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位于所述下节钢管顶端外侧的部分,用于同所述上节装配孔对位配合的下节装配孔;
[0019]用于将所述上节装配孔与所述下节装配孔连接的高强螺栓组件。
[0020]优选地,所述上节装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围绕所述上节钢管底端均匀分布;
[0021]所述下节装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上节装配孔一一对应分布;
[0022]所述高强螺栓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上节装配孔或多个所述下节装配孔一一对应配合。
[0023]优选地,所述高强螺栓组件的高强螺栓为记忆合金高强螺栓。
[0024]优选地,所述上节连接端板的中间部分开设有上端板浇筑孔;
[0025]所述下节连接端板的中间部分开设有用于同所述上端板浇筑孔对位分布的下端板浇筑孔,且所述上节钢管的管壁高位开设有钢管浇筑孔。
[0026]优选地,所述上节混凝土柱主体还包括上节肋板;
[0027]所述上节肋板的水平板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顶部连接,竖直板与所述上节钢管的管壁连接,且所述上节肋板与所述上节装配孔错位分布;
[0028]所述下节混凝土柱主体还包括上节肋板;
[0029]所述下节肋板的水平板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底部连接,竖直板与所述下节钢管的管壁连接,且所述下节肋板与所述下节装配孔错位分布。
[0030]优选地,所述上节混凝土柱主体还包括上节螺旋箍筋;
[0031]所述上节螺旋箍筋设置于所述上节钢管的外周壁;
[0032]所述下节混凝土柱主体还包括下节螺旋箍筋;
[0033]所述下节螺旋箍筋设置于所述下节钢管的外周壁。
[0034]优选地,还包括:
[0035]用于在所述上节混凝土柱与所述下节混凝土柱装配连接后浇筑包围所述上节钢管外周壁、所述上节螺旋箍筋、所述下节钢管外周壁、所述下节螺旋箍筋和所述装配连接结构的外包混凝土。
[0036]优选地,所述外包混凝土为钢纤维混凝土、聚乙烯纤维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聚乙醇纤维混凝土和高延性高强混凝土中的任意一种。
[003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子装配拼接结构,通过上节连接端板与下节连接端板的装配连接,可实现上节混凝土柱和下节混凝土柱的装配拼接,而且还具有拼接方式简单、装配结构施工速度快、柱体结构精简和柱体结构强度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拼接点位置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柱子受力较小部位连接点处内嵌钢管混凝土柱的装配拼接结构拼接完成后的纵断面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节混凝土柱纵断面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节混凝土柱纵断面图。
[0043]其中,E为柱子受力较小部位连接点处;A0为柱子受力较小部位;A为上节混凝土柱、A1为上节箍筋、A2为上节转换板、A3为上节螺旋箍筋、A4 为上节钢管、A5为上节连接端板、A6为上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A7为上节钢筋连接件、A8为上节纵筋、A9为上节混凝土、A10为上节钢管混凝土;B 为下节混凝土柱、B1为下节连接端板、B2为下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B3为下节钢筋连接件、B4为下节混凝土、B5为下节纵筋、B6为下节箍筋、B7为下节转换板、B8为下节螺旋箍筋、B9为下节钢管、B10为下节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节混凝土柱(A)和下节混凝土柱(B);所述上节混凝土柱(A)包括上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上节连接端板(A5);所述上节混凝土柱主体包括:上节钢筋混凝土柱、上节转换板(A2)、上节钢管(A4)和上节钢管混凝土(A10);所述上节转换板(A2)固定于所述上节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所述上节钢管(A4)顶端与所述上节转换板(A2)的底部连接,底端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A5)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节钢管混凝土(A10)浇筑于所述上节钢管(A4)内;所述下节混凝土柱包括下节混凝土柱主体和下节连接端板(B1);所述下节混凝土柱主体包括:下节钢筋混凝土柱、下节转换板(B7)、下节钢管(B9)和下节钢管混凝土(B10);所述下节转换板(B7)设置于所述下节钢筋混凝土柱的顶部;所述下节钢管(B9)顶端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B1)的底部连接,底端与所述下节转换板(B7)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节钢管混凝土(B10)浇筑于所述下节钢管(B9)内;所述上节连接端板(A5)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B1)之间设有配合的装配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钢筋混凝土柱包括:上节钢筋架、上节钢筋连接件(A7)和上节混凝土(A9);所述上节钢筋架的底部通过所述上节钢筋连接件(A7)与所述上节转换板(A2)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节转换板(A2)开设有用于向所述上节钢管(A4)内浇筑所述上节钢管混凝土(A10)的上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A6);所述上节混凝土(A9)浇筑于所述上节钢筋架;所述下节钢筋混凝土柱包括:下节钢筋架、下节钢筋连接件(B3)和下节混凝土(B4);所述下节钢筋架的顶部通过所述下节钢筋连接件(B3)与所述下节转换板(B7)的底部连接;所述下节转换板(B7)开设有用于向所述下节钢管(B9)内浇筑所述下节钢管混凝土(B4)的下节预制混凝土浇筑孔(B2);所述下节混凝土(B4)浇筑于所述下节钢筋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子装配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钢管(A4)底端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A5)顶部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下节钢管(B9)顶端与所述下节连接端板(B1)底部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装配连接结构包括:贯通设置于所述上节连接端板(A5)位于所述上节钢管(A4)底端外侧的部分的上节装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刘玉博雷拓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