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27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洗涤的高胶原蛋白含量涤纶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后整理领域,该方法预先采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涤纶进行阳离子改性,提升胶原蛋白在涤纶上的吸附量,之后采用新型胶原蛋白涂层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浸轧涂层,最终获得耐洗涤的高胶原蛋白含量的亲水性涤纶涂层织物。该方法能够在达到较好服用性能的同时,提升涤纶织物表面的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耐洗涤性能。的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耐洗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涤纶织物功能性涂层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优良的耐热性,从其诞生之初就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已经成为纺织纤维最重要的原材料,在服装产品、产业纺织品以及医用组织材料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涤纶疏水性较高,易产生静电,这对其服用性能带来了较大的问题,例如作为内衣、家纺面料以及假发等产品使用时,由于摩擦很容易产生大量静电,导致纤维或者织物发生吸灰、贴身等现象;此外,大量的静电也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身体瘙痒和干燥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导致涤纶产品的价值大幅降低。因此,对涤纶进行涂层整理,提升其功能性尤其重要。在诸多整理中,对涤纶进行蛋白化改性,是目前的热点,经过蛋白涂层的织物,不仅可以降低纤维疏水性,而且使涤纶亲肤性能提升,尤其是胶原蛋白涂层,因其氨基酸组成与皮肤一致,亲肤性以及生物相容性更高,这使的胶原涂层涤纶在家纺面料以及人造血管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3]当前,胶原蛋白改性涤纶织物的加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采用碱减量对涤纶进行处理,使其暴露较多的亲水基团,之后利用化学或者酶催化接枝反应将胶原蛋白引入纤维表面。该方法不仅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蛋白引入比例低,改性效果差,此外,碱减量会对纤维造成严重的强力损伤以及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另一种方法是先用胶原对涤纶浸渍,再采用甲醛或者戊二醛对胶原交联提升其耐洗牢度。该处理方法虽然简化了步骤,但是涤纶的疏水性使其对胶原的吸附量较低,涂层后耐洗牢度差,而且甲醛以及戊二醛等物质对细胞的毒性较大,残留会造成致癌等问题,不符合生态染整加工的要求。因此,寻找新的环保有效的涤纶蛋白涂层处理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现有的涤纶蛋白涂层整理工艺,因涤纶疏水性高导致胶原蛋白吸附量低,耐洗牢度差。如果采用碱减量等预处理,来提升吸附量或产生接枝位点,则会对织物造成较大的强力损伤以及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若使用甲醛或者戊二醛等化合物对胶原蛋白进行交联提升牢度,则又会产生致癌问题,不利于织物品质的提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
[0007]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达成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尝试采用电荷吸附以及交联增塑来提升胶原蛋白对涤纶的涂层整理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制备方法,采用阳离子铵
盐改性联合胶原蛋白涂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具体为先对涤纶织物进行阳离子铵盐改性获得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再对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进行胶原蛋白涂层。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阳离子铵盐改性是将涤纶织物置于一定浓度的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浸轧,浸轧之后进行焙烘即可获得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阳离子铵盐改性过程中,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用量为2~20g/L,浸轧织物带液率为70

100%,焙烘温度为130

170℃,焙烘时间为2

5min。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胶原蛋白涂层是采用胶原涂层整理剂对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进行处理,胶原涂层整理剂由胶原蛋白、双端醛基聚乙二醇以及水性聚氨酯三部分组成。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胶原蛋白涂层过程中,胶原涂层整理剂由胶原蛋白、双端醛基聚乙二醇、水性聚氨酯组成,三者摩尔比例为100:(1

30):100,涂层整理剂用量为2

20g/L,pH值为4~7;处理方法为采用胶原涂层整理剂浸轧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浸轧织物带液率60%

150%,烘干温度80

170℃,烘干时间3

60min。
[0013]在处理方法上,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阳离子化合物——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涤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涤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而且带正电荷,对涤纶进行表面改性后可以大幅提升胶原蛋白吸附量。
[0014]其次,采用由胶原蛋白、双端醛基聚乙二醇以及水性聚氨酯组成的新型胶原蛋白涂层剂进行整理;该整理剂中双端醛基聚乙二醇是一种新型的醛基化聚乙二醇衍生物,具有安全无毒,反应效率高的特点;它可与胶原蛋白交联,增加耐洗性能;而且所含的聚乙二醇链段也能够增加胶原蛋白的溶解度、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涂层加工的均匀性。
[0015]最后,双端醛基聚乙二醇与水性聚氨酯具有类似的链段结构,这使胶原蛋白与水性聚氨酯成膜剂之间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对于改善牢度以及手感也有重要意义。
[0016]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涤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由于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涤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而且带正电荷,其吸附于涤纶表面可以显著提升胶原蛋白的吸附量,其胶原蛋白吸附量可由未处理的1%提升到8.2%;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由胶原蛋白、双端醛基聚乙二醇以及水性聚氨酯组成的新型胶原蛋白涂层剂进行整理,其中双端醛基聚乙二醇可与胶原蛋白交联,增加耐洗性能,,可以赋予涂层涤纶织物优良的耐洗涤性能,洗涤30次后,涤纶织物的增重率仍然可达7.6%;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同时双端醛基聚乙二醇与水性聚氨酯具有类似的链段结构,这使胶原蛋白与水性聚氨酯成膜剂之间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涤纶织物的耐洗涤性能,另一方面可以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润湿性能,涤纶织物毛效由未处理时的0.5cm,最大可提升至8.0cm,有助于大幅降低静电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增重率测试方法:采用称重法对吸附量进行表征。分别对处理前后的织物进行烘燥直至绝干,称重,分别记为m0和m1,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增重率=(m1‑
m0)/m0*100%;
[0022]毛效测试方法:参照FZ/T 01071

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表
征织物润湿性能;
[0023]耐洗涤性能测试方法:参照GB/T 8629

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进行测试,表征织物耐洗性能。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照例采用的原料为涤纶梭织物,织物规格250g/m,毛效为0.5cm。
[0025]实施例1
[0026]根据工艺处方配制阳离子改性液: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用量2g/L。
[0027]之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洗涤高含量胶原蛋白涤纶涂层织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采用阳离子铵盐改性联合胶原蛋白涂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具体为先对涤纶织物进行阳离子铵盐改性获得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再对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进行胶原蛋白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铵盐改性是将涤纶织物置于一定浓度的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浸轧,浸轧之后进行焙烘即可获得阳离子改性涤纶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铵盐改性过程中,所述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用量为2~20g/L,浸轧织物带液率为70

100%,焙烘温度为130

170℃,焙烘时间为2

5min。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梅何占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全美服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