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14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鲜采摘的绿茶清洗、粉碎,获得绿茶粉碎物;备料:以重量计,取100份的绿茶粉碎物,加入10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加入复合益生菌与酶制剂的混合物3份;发酵酶解处理:将上述备料发酵酶解处理4h,发酵酶解处理温度为(20℃~65℃);灭活、过滤:发酵酶解结束后,将发酵酶解液灭活后过滤处理,获得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并将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降温至(18℃~22℃);向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中接入黑曲霉、葡萄酒专用酵母菌、与碳源,在(30℃~40℃)的条件下混合发酵,发酵(18~22)天,并将发酵液进行巴氏灭菌、过滤处理后,获得绿茶酒。获得绿茶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酒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其他类酒。而现有绿茶酒普遍存在有效成分损失大,口感不佳等问题。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绿茶酒,有效成分高,口感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采摘的绿茶清洗、粉碎,获得绿茶粉碎物;(2)备料:以重量计,取100份的绿茶粉碎物,加入(800~11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加入复合益生菌与酶制剂的混合物(2~4)份;(3)发酵酶解处理:将上述备料发酵酶解处理(3.8~4.2)h,发酵酶解处理温度为(20℃~65℃);(4)灭活、过滤:发酵酶解结束后,将发酵酶解液灭活后过滤处理,获得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并将所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降温至(18℃~22℃);(5)向所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中接入黑曲霉、葡萄酒专用酵母菌、与碳源,在(30℃~40℃)的条件下混合发酵,发酵(18~22)天;并检测到发酵液中酒精含量最高为18%vol,停止发酵,将发酵液进行巴氏灭菌、过滤处理后,获得绿茶酒。
[0006]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酶解处理包括顺次设置的一次发酵、与两次酶解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次发酵:先将上述备料发酵(50~70)min,发酵温度为(25℃~30℃);第一次酶解:酶解(50~70)min,酶解温度为(50℃~60℃);第二次酶解:酶解(110~130)min,酶解温度为(55℃~65℃)。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一次发酵:先将上述备料发酵60min,发酵温度为28℃;第一次酶解:酶解60min,酶解温度为55℃;第二次酶解:酶解120min,酶解温度为61℃。
[0008]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益生菌主要由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组成。
[0009]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酶制剂主要由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糖化酶与淀粉酶组成。
[0010]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果糖、蔗糖中的任意一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绿茶酒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先获取绿茶汁,获取的绿茶汁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接着,对绿茶汁再次进行发酵处理,获得酒精含量最高18%vol的可食用绿茶酒。该绿茶酒制备方法简单,绿茶中有效成分损失小,制作的绿茶酒口感佳,且无需后期调配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采摘的绿茶清洗、粉碎,获得绿茶粉碎物;本专利技术中对绿茶粉碎程度不做具体限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情况设定即可,当然,本专利技术中对粉碎绿茶时使用的工具也不做限定,可以人工捣碎或是使用粉碎机等均可,如本实施例中,使用粉碎机将绿茶粉碎;还需要说明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新鲜采摘的绿茶的采摘地为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平远县茶叶以绿茶为主,采用生态有机种植的方式,绿茶品质上乘且天然无公害;本实施例中该绿茶为碧螺春;(2)备料:以重量计,取100份的绿茶粉碎物,加入(800~11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加入复合益生菌与酶制剂的混合物(2~4)份;其中,复合益生菌主要由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双歧杆菌组成,酶制剂主要由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糖化酶与淀粉酶组成;(3)发酵酶解处理:将上述备料发酵酶解处理(3.8~4.2)h,发酵酶解处理温度为(20℃~65℃);(4)灭活、过滤:发酵酶解结束后,将发酵酶解液灭活后过滤处理,获得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并将上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降温至(18℃~22℃);(5)向所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中接入黑曲霉、葡萄酒专用酵母菌、与碳源,在(30℃~40℃)的条件下混合发酵,发酵(18~22)天;并检测到发酵液中酒精含量最高为18%vol,停止发酵,将发酵液进行巴氏灭菌、过滤处理后,获得绿茶酒;其中,碳源为葡萄糖、果糖、蔗糖中的任意一种,添加量每公斤(200~300)克;需要说明的,该葡萄酒专用酵母菌使用的为复合酵母菌,并非单一复配的天然酵母菌,具体菌种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选择即可;(6)获得的绿茶酒,放入密封不锈钢存储罐中密闭充氮存储,后期可依据订单取出包装销售处理。
[0014]具体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酶解处理包括顺次设置的一次发酵、与两次酶解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次发酵:先将上述备料发酵(50~70)min,发酵温度为(25℃~30℃);第一次酶解:酶解(50~70)min,酶解温度为(50℃~60℃);第二次酶解:酶解(110~130)min,酶解温度为(55℃~65℃)。
[0015]而更加优选的,所述一次发酵:先将上述备料发酵60min,发酵温度为28℃;第一次酶解:酶解60min,酶解温度为55℃;第二次酶解:酶解120min,酶解温度为61℃,此时温度环境、以及发酵酶解时长的
设置,发酵酶解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先获取绿茶汁,获取的绿茶汁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接着,对绿茶汁再次进行发酵处理,获得酒精含量最高18%vol的可食用绿茶酒。该绿茶酒制备方法简单,绿茶中有效成分损失小,制作的绿茶酒口感佳,且无需后期调配处理。
[0017]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采摘的绿茶清洗、粉碎,获得绿茶粉碎物。
[0018](2)备料:以重量计,取100份的绿茶粉碎物,加入10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加入复合益生菌与酶制剂的混合物3份;其中,复合益生菌主要由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双歧杆菌组成,酶制剂主要由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糖化酶与淀粉酶组成。
[0019](3)发酵酶解处理:发酵酶解处理包括顺次设置的一次发酵、与两次酶解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次发酵:先将上述备料发酵60min,发酵温度为28℃;第一次酶解:酶解60min,酶解温度为55℃;第二次酶解:酶解120min,酶解温度为61℃,此时温度环境、以及发酵酶解时长的设置,发酵酶解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0020]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发酵酶解液进行多次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表1 第一次检验获得检测数据如下
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实测值茶多酚,mg/kgGB/T21733-20083515咖啡因,mg/kgGB5009.139-2014609总酸,g/LGB124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采摘的绿茶清洗、粉碎,获得绿茶粉碎物;(2)备料:以重量计,取100份的绿茶粉碎物,加入(800~11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加入复合益生菌与酶制剂的混合物(2~4)份;(3)发酵酶解处理:将上述备料发酵酶解处理(3.8~4.2)h,发酵酶解处理温度为(20℃~65℃);(4)灭活、过滤:发酵酶解结束后,将发酵酶解液灭活后过滤处理,获得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并将所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降温至(18℃~22℃);(5)向所述新鲜绿茶发酵酶解液中接入黑曲霉、葡萄酒专用酵母菌、与碳源,在(30℃~40℃)的条件下混合发酵,发酵(18~22)天,并将发酵液进行巴氏灭菌、过滤处理后,获得绿茶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酵酶解处理包括顺次设置的一次发酵、与两次酶解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摇铃赖金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