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良辉幸专利>正文

弦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12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9
提供一种增加耐久性、强度、寿命且音质、音量优异的弦乐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弦乐器具备:弦保持构件,其保持弦的端部;以及琴身强化构件,其在琴身部的内部具有与表面板、背板、侧板接合的接合面并粘接于表面板、背板、侧板,弦保持构件的弦保持部分的相对面具有与表面板、侧板、琴身强化构件接合的接合面并固着于表面板、侧板、琴身强化构件。另外,对表面板的局部和琴身强化构件的局部进行切除,将弦保持构件固着并配置于琴身强化构件。配置于琴身强化构件。配置于琴身强化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弦乐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弦乐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至今为止的弦乐器中,如图5、图6所示,古典、原声吉他是在表面板(61)粘接带有供弦穿过的孔的下弦枕(63)的下弦枕式。
[0003]如图9所示,在琴身部没有进行鸣响的空间的实心型电吉他是将四边形的金属制弦保持构件利用螺钉固定于表面板外部的形式。
[0004]如图10所示,在琴身部具有进行鸣响的空间的中空型吉他是将金属制或木制的弦保持构件利用螺钉固定于主体底面外部的形式,或是利用绳子钩挂的形式。
[0005]非专利文献1:图9的电吉他的弦保持构件的例子,来自石桥乐器HP
[0006]https://www.ishibashi.co.jp/
[0007]非专利文献2:图10的具有进行鸣响的空间的具有弦保持构件的吉他的例子,来自石桥乐器HP
[0008]https://www.ishibashi.co.jp/feature/12

dupont/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如上所述,至今为止的古典、原声吉他采用下弦枕(63)作为弦保持构件,但如图8所示,下弦枕(63)仅利用粘接材料的强度保持于表面板(61),因此,始终由于弦(60)的张力(b)而作用有自表面板(61)剥离的力(b2)。因此,存在很多由于抵不过弦的张力(b)而导致下弦枕(63)剥离、破损的例子。另外,由于对表面板(61)施加有过度的按压力(b1),因此,还存在表面板(61)中的与下弦枕(63)相邻的部位凹陷的例子。下弦枕式存在耐久性欠缺而寿命较短这样的问题。
[0011]对于如图9这样的利用螺钉固定于主体外部的形式的金属弦保持构件,仅对琴身部并非中空的能够利用螺钉进行固定的电吉他有效。
[0012]对于如图10这样的应对在琴身部具有进行鸣响的空间的吉他的、固定于底面外部的形式或利用绳子钩挂的形式的金属制或木质的弦保持构件,在利用绳子、螺钉进行固定的弦保持构件会产生晃动,施加有力的弦保持部分、固定部分经常破损,强度欠缺而乐器主体的寿命也较短。另外,在固定于外部的形式中,在拨弦乐器的情况下,弦的振动不易向琴身部的进行鸣响的空间传递,利用乐器单体仅能发出较小的声音。因此,存在不得不利用电放大器来调整音量这样的问题。
[0013]在这样以往的构造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难以在确保作为弦乐器的性能的同时,长期地进行保持并且获得足够的音量。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弦乐器,其增加乐器的耐久性而延长寿命,并且,弦保持构件(15)与琴身部(3)一体化,容易向进行鸣响的空间传递声音,从而使音质、音量提高。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包括:琴身部(3),其由表面板(11)、背板(12)、侧板(8)构成,形成用于鸣响的空间;琴颈部(2),其与琴身部(3)连接;琴头部(1),其与琴颈部上端连接,具备绕线器(4);弦保持构件(15),其配设于表面板(11)的下端;弦(10),其一端由弦保持构件(15)保持,另一端由所述绕线器(4)保持,该弦(10)张设于琴颈部(2);上弦枕(5),其配置于对弦(10)的中间部进行支承的琴颈部(2)上端;以及琴桥(14),其保持于在表面板(11)的中途配置的下弦枕(13)上,该弦乐器在琴身部(3)的内部配置有琴身强化构件(16),该琴身强化构件(16)具有与表面板(11)、背板(12)、侧板(8)接合的接合面并粘接于表面板(11)、背板(12)、侧板(8)。弦保持构件(15)的弦保持部分的相对面具有与表面板(11)、侧板(8)、琴身强化构件(16)接合的接合面并固着于表面板(11)、侧板(8)、琴身强化构件(16)。
[0017]对表面板(11)的局部和琴身强化构件(16)的局部进行切除,将弦保持构件(15)固着并配置于琴身强化构件(16)。
[0018]琴身强化构件(16)的与弦保持构件(15)接合的接合面的宽度和长度设为弦保持构件(15)的宽度和长度的1.2倍~1.5倍的大小。
[0019]另外,利用弦保持构件(15)保持弦(10),下弦枕(13)起到防止琴桥(14)与弦(10)偏移的作用。
[002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对表面板(11)的局部和琴身强化构件(16)进行切除,将弦保持构件(15)与琴身强化构件(16)固着而一体化,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与至今为止的弦乐器的弦保持构造相比耐久性明显较高且长期稳定的弦保持构造。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图8所示的弦(60)的张力(b)中,能够去除以往存在的使下弦枕(63)剥离的力(b2),而且能够缓和成为使表面板(61)凹陷的原因的过度的力(b1)。另外,如图7所示,弦保持构件(16)与构成琴身部(3)的所有构件固着而一体化,从而能够使弦(10)的张力(a)分散,提供一种优异的强度、耐久性、寿命提高的构造。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琴身强化构件(16)的与弦保持构件(15)接合的接合面的宽度和长度设为弦保持构件的宽度和长度的1.2倍~1.5倍的大小,从而提高琴身强化构件(16)与表面板(11)之间的密合度,使弦(10)向表面板(11)的振动的传递良好地进行。另外,能够稳定地保持弦保持构件(15)。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弦保持部分(15)通过琴身强化部分(16)而与构成琴身部(3)的所有构件密合,因此,能够将弦(10)的振动有效地向琴身部(3)的进行鸣响的空间部分传递。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弦乐器的音质,增强演奏表现力,并且在不依赖于电放大器的情况下利用乐器单体发出足够的音量。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以往的古典、原声吉他等所没有的图1所示的琴桥(14)与弦保持构件(16)之间的弦(10

2)能够起到作为共鸣弦的作用,与演奏的声音共鸣而使音量放大,强化泛音。因此,与以往的弦乐器相比,能够得到明显较佳的声音效果,能够提供优异的音质。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具备以往的古典、原声吉他等所没有的弦保持构件(15)来保持弦(10),下弦枕(13)起到防止琴桥(14)与弦(10)偏移的作用。由于使与表面板(11)粘接的粘接面剥离的力(b2)被去除,因此,下弦枕(13)的形态能够小型化,能够增加装饰的自由度。弦保持件也能够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主视图(15

1、15

2、15

3)这样进行变化,能够拥有以
往的弦乐器所没有的极其崭新、有特点、个性的外观。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弦乐器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而且是表示弦保持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8]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弦乐器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9]图3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弦乐器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面放大剖视图。
[0030]图4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弦乐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弦乐器,其包括:琴身部,其由表面板、背板、侧板构成,形成用于鸣响的空间;琴颈部,其与所述琴身部连接;琴头部,其与所述琴颈部端连接,具备绕线器;弦,其一端由所述绕线器保持,张设于所述琴颈部;上弦枕,其配置于对所述弦的中间部进行支承的所述琴颈部一端;以及琴桥,其保持于在所述表面板的中途配置的下弦枕上,其特征在于,该弦乐器具备:弦保持构件,其配设于所述表面板的端部,保持所述弦的端部;以及琴身强化构件,其在所述琴身部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表面板、所述侧板、所述背板接合的接合面并粘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良辉幸
申请(专利权)人:高良辉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