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00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包括介入输送系统以及装载于介入输送系统的人工植入物;人工植入物为主动脉瓣膜,带有第一标识;介入输送系统包括用于递送人工植入物的导管组件,以及用于控制导管组件的控制手柄,导管组件包括:外鞘管,内部用于收纳人工植入物;内轴,转动穿设在外鞘管内且相对于外鞘管沿轴向滑动配合;适配件,固定于内轴,用于可释放的连接人工植入物;介入输送系统配置有第三标识,将人工植入物装载在介入输送系统时,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调整内轴与外鞘管两者之间的转动幅度以匹配偏差信息。本申请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定位准确度,更便于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或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该操作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需要有经验的心血管内科和外科医师实施。
[0003]参见图1~图2c,以主动脉瓣100为例,人体的主动脉瓣100由三片瓣叶110组成,相邻瓣叶110之间形成连合120,分别为连合120a、连合120b以及连合120c。在每个瓣叶110后面,主动脉壁向外膨出,形成主动脉窦。三个主动脉窦中的两个发出冠状动脉,并因此命名为左冠窦(LCC)和右冠窦(RCC),另一者为无冠窦(NCC)。其中,两个冠状动脉分别为左冠状动脉130以及右冠状动脉140,其中,左冠状动脉130简称为LCA,右冠状动脉140简称为RCA。
[0004]人工主动脉心脏瓣膜通常也具有三片瓣叶220以及相应的连合,且分别与主动脉瓣100的连合120一一对应。在手术过程中,我们期望植入的人工心脏瓣膜的连合能够和原生主动脉瓣的连合120对齐,避免人工瓣叶220阻挡冠脉血流。
[0005]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在体内输送人工心脏瓣膜,需要事先在体外将人工心脏瓣膜压握到较小直径,然后利用输送系统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体内合适的位置,再对人工心脏瓣膜进行扩张、释放。为了实现定位,可以在人工心脏瓣膜的某些部位设置显影,例如在连合120处设置显影,则可以在植入过程中,通过旋转人工心脏瓣膜(例如旋转输送系统从而带动瓣膜也一起旋转),调整人工心脏瓣膜的周向位置,使得人工心脏瓣膜的连合与原生瓣膜的连合120对齐。
[0006]然而,这种通过旋转人工心脏瓣膜对齐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通常输送系统的鞘管长度较长,且人体血管通常比较曲折,在手柄处旋转输送系统的力不能很好地传递到远端人工心脏瓣膜处,在手柄处旋转了某个度数并不意味着人工心脏瓣膜也能旋转相应的度数,除了鞘管长度过长的原因,还受到鞘管自身的抗扭结程度等影响,故旋转效果差、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心脏瓣膜易发生偏移、定位效果差的问题。
[0008]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包括介入输送系统以及装载于所述介入输送系统的人工植入物;所述人工植入物为主动脉瓣膜,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片瓣叶,相邻瓣叶之间形成连合部,所述主动脉瓣膜带有第一标识;
所述介入输送系统包括用于递送所述人工植入物的导管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组件的控制手柄,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外鞘管,内部用于收纳所述人工植入物;内轴,转动穿设在所述外鞘管内且相对于所述外鞘管沿轴向滑动配合;适配件,固定于所述内轴,用于可释放的连接所述人工植入物;所述介入输送系统配置有第三标识,将所述人工植入物装载在所述介入输送系统时,通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调整所述内轴与所述外鞘管两者之间的转动幅度以匹配偏差信息,所述偏差信息为原生主动脉瓣膜中各瓣窦的位置信息与基准信息相比较而获得。
[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包括介入输送系统以及装载于所述介入输送系统的人工植入物;所述人工植入物为主动脉瓣膜,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片瓣叶,相邻瓣叶之间形成连合部,所述主动脉瓣膜带有第一标识;所述介入输送系统包括用于递送所述人工植入物的导管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组件的控制手柄,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外鞘管,内部用于收纳所述人工植入物;内轴,穿设在所述外鞘管内且相对于所述外鞘管沿轴向滑动配合;适配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内轴,用于可释放的连接所述人工植入物,锁定结构,作用在所述内轴和所述适配件两者之间,保持两者的相对周向位置;所述介入输送系统配置有第三标识,将所述人工植入物装载在所述介入输送系统时,通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调整所述适配件与所述内轴两者之间的转动幅度以匹配偏差信息,所述偏差信息为原生主动脉瓣膜中各瓣窦的位置信息与基准信息相比较而获得。
[0011]可选的,所述支架采用记忆材料并通过自膨方式释放,所述适配件为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与所述主动脉瓣膜的支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周向以及轴向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定位部,开设于所述安装头外周、且与所述连接耳配合的定位槽和/或定位凸头。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耳作为所述第一标识。
[0013]可选的,所述适配件为可在流体作用下形变的球囊体,所述主动脉瓣膜被径向压缩的配置于所述球囊体的外周。
[0014]可选的,所述球囊体的内部或外部还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主动脉瓣膜与所述球囊体的轴向相对位置。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三标识配置于所述止挡件。
[0016]可选的,所述介入输送系统还包括:调节线,用于将人工植入物可释放地固定在球囊体上,调节线的一端能够保持与
球囊体的固定,另一端可穿过人工植入物并带有锁孔;锁线,具有相对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锁线的近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手柄,所述锁线的远端在锁定状态下穿入各锁孔以限制人工植入物,解锁状态下脱离各锁孔以释放人工植入物。
[0017]可选的,所述支架轴向的至少一端具有供所述调节线穿过的孔眼结构,所述孔眼结构作为所述第一标识;所述调节线和/或所述锁线作为所述第三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三标识为各自独立的配置,分别为标识符号或所在位置处可进行形状识别的部件。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中的至少一者沿周向分布,且跨度至少为60度。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三标识具有基准位以及位于所述基准位周向两侧的标识分布区,所述标识分布区周向跨度至少为120度。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具体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a1、所述瓣叶与所述支架的结合部位包括所述瓣叶的固定缘,所述固定缘的中点部位作为所述第一标识;a2、所述多片瓣叶中,相邻两瓣叶在所述支架上的拼合部位为连合部,所述连合部作为所述第一标识;a3、所述主动脉瓣膜的外周带有标识符号,所述标识符号作为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具体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b1、所述导管组件中,其中一管件的外周带有标识符号,所述标识符号作为所述第三标识;b2、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带有标识符号,所述标识符号作为所述第三标识;b3、所述控制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与控制手柄整体上周向固定且与周边区域具有可识别的形状差异,且该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入输送系统以及装载于所述介入输送系统的人工植入物;所述人工植入物为主动脉瓣膜,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片瓣叶,相邻瓣叶之间形成连合部,所述主动脉瓣膜带有第一标识;所述介入输送系统包括用于递送所述人工植入物的导管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组件的控制手柄,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外鞘管,内部用于收纳所述人工植入物;内轴,转动穿设在所述外鞘管内且相对于所述外鞘管沿轴向滑动配合;适配件,固定于所述内轴,用于可释放的连接所述人工植入物;所述介入输送系统配置有第三标识,将所述人工植入物装载在所述介入输送系统时,通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调整所述内轴与所述外鞘管两者之间的转动幅度以匹配偏差信息,所述偏差信息为原生主动脉瓣膜中各瓣窦的位置信息与基准信息相比较而获得。2.便于旋转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入输送系统以及装载于所述介入输送系统的人工植入物;所述人工植入物为主动脉瓣膜,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片瓣叶,相邻瓣叶之间形成连合部,所述主动脉瓣膜带有第一标识;所述介入输送系统包括用于递送所述人工植入物的导管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组件的控制手柄,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外鞘管,内部用于收纳所述人工植入物;内轴,穿设在所述外鞘管内且相对于所述外鞘管沿轴向滑动配合;适配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内轴,用于可释放的连接所述人工植入物,锁定结构,作用在所述内轴和所述适配件两者之间,保持两者的相对周向位置;所述介入输送系统配置有第三标识,将所述人工植入物装载在所述介入输送系统时,通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调整所述适配件与所述内轴两者之间的转动幅度以匹配偏差信息,所述偏差信息为原生主动脉瓣膜中各瓣窦的位置信息与基准信息相比较而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记忆材料并通过自膨方式释放,所述适配件为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与所述主动脉瓣膜的支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周向以及轴向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定位部,开设于所述安装头外周、且与所述连接耳配合的定位槽和/或定位凸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作为所述第一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为可在流体作用下形变的球囊体,所述主动脉瓣膜被径向压缩的配置于所述球囊体的外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体的内部或外部还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主动脉瓣膜与所述球囊体的轴向相对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标识配置于所述止挡件。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输送系统还包括:
调节线,用于将人工植入物可释放地固定在球囊体上,调节线的一端能够保持与球囊体的固定,另一端可穿过人工植入物并带有锁孔;锁线,具有相对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锁线的近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手柄,所述锁线的远端在锁定状态下穿入各锁孔以限制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政曾小桐章懿杨雅珂倪雨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