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可提高硒酶活性的高富集硒代半胱氨酸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95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可提高硒酶活性的高富集硒代半胱氨酸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得到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能够将无机硒高效富集,转化为有机硒(硒代半胱氨酸),被机体更好的吸收利用,且有效提高机体硒酶活性。经动物实验证明富硒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能够提高雄性小鼠体内硒酶活性,发挥较无机硒更高的生物活性,达到补充硒的生理要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可对无机硒进行高效富集,生产硒代半胱氨酸,用于制备提高机体硒酶活性的益生菌制剂,并在食品或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可提高硒酶活性的高富集硒代半胱氨酸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可提高硒酶活性的高富集硒代半胱氨酸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硒(Selenium)是19世纪被发现的非金属类元素,硒作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众多机体功能息息相关,如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尽管硒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其在人体健康中起到了其他元素无可替代的作用,为生命体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硒元素通常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通常代表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源自于一些矿藏。有机硒则是利用生物转化途径与氨基酸结合产生,主要存在形式为硒代氨基酸,主要包括硒代半胱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三种。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安全性高,而且,有机硒在人体内更易被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无机硒,因此,摄取有机硒是目前需补硒人群主要的补硒形式。
[0003]有关研究发现,人体内至少有30余种含硒蛋白或亚单位,最早发现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是其中的必需组分,该酶以硒代半胱氨酸为活性中心,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机体内有害的过氧化物,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损伤。酶蛋白中含有硒代氨基酸残基、以硒代氨基酸形式参与构成酶活性中心的一类酶则统称为硒酶。硒在机体中发挥着众多生理功能,均是以有机硒的存在形式参与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对于硒的生物学意义主要体现在硒蛋白和硒酶的生物学功能上。
[0004]三种有机硒中,硒代半胱氨酸主要发挥重建骨量、增强免疫系统、调节甲状腺功能、改善男性生育能力、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减少衰老、减轻疲劳等功能,其和硒代蛋氨酸一样,均是通过以硒替代硫的方式进入人体,但是,由于硒代半胱氨酸不像硒代蛋氨酸一样随机取代氨基酸,而是拥有自己的三联体密码子UGA,和其他氨基酸一样,参与蛋白质翻译会受到基因调控,这使得硒代半胱氨酸与硒代蛋氨酸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体现出更多地生物活性。因此,成分为硒代半胱氨酸的补硒产品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0005]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功能将无机硒与氨基酸、蛋白质、活性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相结合以生产得到硒代半胱氨酸是近十几年的研究热点。与现有的植物提取法以及酶拆分法相比,其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功能将无机硒与氨基酸、蛋白质、活性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相结合以生产得到有机硒,但是,由于现有微生物转化无机硒生产有机硒的转化效率过低,利用此方法生产有机硒的产量一直不高,这无疑阻碍了有机硒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可高效转化无机硒生产硒代半胱氨酸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且该富硒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可有效提高机体硒酶活性。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培养过程中添加无机硒,最终筛选出一株富硒量高且有机化程度高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其干菌粉硒含量能够达到530.65mg/kg且有机硒转化率可达到97.6%,其中有机硒中硒代半胱氨酸的含量达到98.4%。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已于2023年02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164,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0009]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是从来源于山东省青州市一名男性老人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将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PCR扩增16S rDNA,PCR产物送至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将测序得到的结果在NCBI中进行核酸序列比对,最终得到1株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命名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方法培养后具有以下特征:
[0011](1)该菌株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h后呈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微凸菌落;
[0012](2)可将无机硒高效富集,转化为有机硒,能够被机体更好的吸收利用;
[0013](3)该菌株结果富硒发酵后,每克菌粉硒含量能够达到530.65μg以上,有机硒转化率可达到97.6%,其中有机硒中硒代半胱氨酸含量可达到98.4%,活菌数能够达到5.3
×
10
10
CFU/g以上。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上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其发酵液,或含有上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冻干粉;或含有经富硒培养后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含有经富硒培养后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的细胞裂解物;所述富硒培养为:将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接种至含有无机硒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含有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经富硒培养后所获得的细胞,或含有机硒的细胞裂解物的益生菌制剂。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g或每mL所述益生菌制剂中的有机硒含量≥500μg。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g或每mL益生菌制剂中含有≥1
×
109CFU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所述经富硒培养后所获得的细胞。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包括但不限于活细胞或死细胞;所述死细胞包括但不限于自然失去活性的细胞或经灭活处理后的细胞。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富硒培养是将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在富硒培养基中培养至菌体数量≥1
×
109CFU/mL。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富硒培养是将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在富硒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所述富硒培养基中的硒离子浓度为3~5mg/L。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经富硒培养后还经过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流化床干
燥。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无机硒的培养基为:蛋白胨5~10g/L、酵母提取物5~15g/L、葡萄糖20~50g/L、牛肉浸膏5~10g/L、无水乙酸钠2~5g/L、柠檬酸氢二胺2~5g/L、K2HPO4·
3H2O 2~5g/L、MgSO4·
7H2O 0.25~0.58g/L、MnSO4·
H2O 0.05~0.3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CCFM1303,已于2023年02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164。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其发酵液,或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冻干粉;或含有经富硒培养后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含有经富硒培养后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的细胞裂解物;所述富硒培养为:将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接种至含有无机硒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的添加量不低于1
×
109CFU/g或1
×
109CFU/mL。4.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或含有经富硒培养后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所述富硒培养为:将罗伊氏粘液乳杆菌CCFM1303接种至含有无机硒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食品、药品或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树茂毛丙永仲雨晴唐鑫张秋香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