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及路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道路施工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及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稳基层全称为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中通常是指设置在路面以上的水泥层,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是水稳基层的基本要求,在水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6835876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和路面结构,在土壤层上铺设有中空薄膜垫;在中空薄膜垫上设置有与中空薄膜垫内部连通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插设在土壤层内;待沥青层干燥后,取出螺纹杆,在竖直管上插入栏杆;90天至120天后,拔出相邻栏杆,对竖直管内灌入环氧树脂,直至环氧树脂从相邻竖直杆内溢出,然后插入栏杆对竖直杆进行封闭;通过将环氧树脂灌入竖直管内,在中空的薄膜垫内填充,消除该间隙,使得土壤继续能支撑水泥层、金属网与沥青层,避免道路的向下沉降,中空薄膜垫内的空气通过其他的竖直管向外排出。
[0004]但是,在水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砂砾层上铺设薄膜垫,不仅仅费时费力,而且薄膜垫将环氧树脂层和砂砾层分离成两个单独的部分,由该工艺制成的路面结构,环氧树脂层以及其上层结构与砂砾层之间会发生相对错位分层,整体稳定性差;另外,水泥的强度低,采用单纯浇筑水泥的施工方式,不仅仅养护时间大大延长,而且由该工艺制成的路面结构,整体的抗压、抗拉强度差,容易开裂形成路面反射裂缝,且裂缝产生后,对荷载表现敏感,超载后破坏较快,不易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步骤包括:S1:在土壤层(1)的内部打入锚固桩(2),所述锚固桩(2)沿基层宽度方向按照1
‑
2m间距均匀分布,所述锚固桩(2)沿基层的长度方向按照2
‑
3m间距均匀分布,其中锚固桩(2)上设有贯穿土壤层(1)内的基根部和越过土壤层(1)上表面的防分离部;S2:在土壤层(1)的上表面依次铺设砂砾层(3)和环氧树脂层(4),砂砾层(3)覆盖防分离部的外围,并以环氧树脂层(4)封住锚固桩(2)的顶部,在环氧树脂层(4)处于热熔状态时,通过振捣,使环氧树脂层(4)填充在砂砾层(3)的内部;S3:在环氧树脂层(4)上铺设有若干组第一金属网层(5);且相邻两组第一金属网层(5)边缘处之间重叠20
‑
30cm;S4:在第一金属网层(5)上至少放置有两排平行于水稳基层长边的第一预埋钢管(6),其中,所述第一预埋钢管(6)包括第一直管(61)和设于第一直管(61)两头的且一端开口垂直朝上的L字形管道连接件(62),两组L字形管道连接件(62)与第一直管(61)相互连通,并形成两端开口垂直向上的通道,若干组第一直管(61)沿水稳基层的长边方向处于直线状排列,且相邻两组第一直管(61)之间形成间隙,且间隙的范围在10
‑
25cm,并且两排第一预埋钢管(6)的缝隙之间相互错位;S5:取与L字形管道连接件(62)开口相匹配的限位钢管(7),安插在L字形管道连接件(62)的开口内,使限位钢管(7)垂直于水稳基层,并在限位钢管(7)的顶端安装堵头;S6:将水泥混合料铺设在第一金属网层(5)上,振捣直至水泥混合料完全覆盖第一预埋钢管(6),且高出第一预埋钢管(6)上表面2
‑
3cm,养护、干燥形成第一水泥层(8);S7:然后取下堵头,取与L字形管道相匹配的第一钢筋(9)穿过通道,并将第一钢筋(9)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一L字形管道上,使用10KN
‑
20KN的拉力,持续张拉第一钢筋(9)的另一端,保持20
‑
30min后,使第一钢筋(9)在沿水稳基层的长边方向上产生向内的应力,然后放松预应力筋,并利用锚固件将第一钢筋(9)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L字形管道上,获得预应力第一水泥层(8);S8:在预应力第一水泥层(8)上铺设第二金属网层(10),且相邻两组第二金属网层(10)边缘处之间重叠50
‑
60cm;S9:在第二金属网层(10)上至少放置有两排平行于水稳基层短边的第二预埋钢管(11),其中,所述第二预埋钢管(11)包括第二直管(1101)和设于第二直管(1101)两头的T字形管道连接件(1102),若干组第一直管(61)沿水稳基层的短边方向处于直线状排列,且相邻两组第一直管(61)之间形成间隙,且间隙的范围在5
‑
10cm,并且两排第一预埋钢管(6)的缝隙之间相互错位;S10:将T字形管道连接件(1102)安插在限位钢管(7)的开口内,取竖直管(12)并垂直安装在T字形管道连接件(1102)上,并在竖直管(1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塞;S11:将水泥混合料铺设在第二金属网层(10)上,振捣直至水泥混合料完全覆盖第二预埋钢管(11),并浇筑至竖直管(12)的中部位置,养护、干燥形成第二水泥层(13);S12:取与T字形管道连接件(1102)相匹配的第二钢筋穿过第二预埋钢管(11),并将第二钢筋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一T字形管道连接件(1102)上,使用20KN
‑
25KN的拉力,持续张拉第一钢筋(9)的另一端,保持10
‑
20min后,使第二钢筋在沿水稳基层的短边方向上产生向内的应力,然后放松预应力筋,并利用锚固件将第二钢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T字形管道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金艳明,窦静,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