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唇部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62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唇部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唇部精华乳包括A相:氢化聚异丁烯、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唇部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唇部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嘴唇乃五官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一个人的嘴唇状态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态的说法。唇部不同于人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含有角质层,仅由一层唇黏膜组成,因此,唇部更需要注重保养。
[0003]针对唇部保养,人们习惯于在唇部涂抹传统的润唇膏,传统润唇膏通常由油脂制成,涂抹传统润唇膏时,依靠膏体与唇黏膜间的摩擦使得膏体附着于唇黏膜上形成一层油脂保护层,肤感粘腻,且唇部的杂质也很容易附着于传统润唇膏上导致膏体变脏,滋生细菌。当嘴唇呈干燥破裂状态时,唇黏膜已经处于一个脆弱的状态,再在唇部涂抹唇膏,膏体与唇黏膜之间的摩擦可能会给唇部带来痛感或二次伤害。
[0004]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开始出售更容易涂抹于唇部的唇部乳液。唇部乳液呈流动状态,涂抹时只需取出适量乳液抹匀于唇部即可。虽然乳液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润唇膏通过涂抹上妆的缺陷,但是乳液因其流动性大,在唇部具有很大的迁移性,不能像传统润唇膏那般牢牢的附着于唇部,在唇部表面形成一层油脂保护层,唇部乳液对唇部的保湿效果和滋润效果明显低于传统润唇膏。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唇部乳液存在迁移性高,对唇部保湿、滋润效果不持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唇部乳液使用起来迁移性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唇部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唇部精华乳采用无防腐剂配方,呈现乳液质地,比传统润唇膏体清爽温和的同时能够在唇部形成一层致密不紧绷的保护膜,具有优秀的保湿、养肤能力,可缓解唇部干燥开裂现象,保持唇部柔嫩。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唇部精华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唇部精华乳,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A相:氢化聚异丁烯:10~30份;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1~20份;山梨坦橄榄油酸酯:0.5~5份;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10份;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10份;微晶蜡:1~20份;蜂蜡:1~5份;植物油脂:4~25份;
B相:水:1~10份;泛醇:0.1~0.8份;C相:甘草次酸:0.1~0.4份;黄原胶:0.1~0.3份;尿囊素:0.1~0.3份;生育酚乙酸酯:0.1~0.3份。
[0008]优选的,所述氢化聚异丁烯:15~20份;山梨坦橄榄油酸酯:1~3份;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5~8份;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5~8份。
[0009]氢化聚异丁烯和天然角鲨烷的性质相近,物美价廉,具有滋润、保湿、润滑唇部的作用;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能够提升唇部精华乳涂抹时的光滑触感以及提高唇部精华乳的皮肤附着力;山梨坦橄榄油酸酯是亲油乳化剂,其稳定性不受油相极性影响,能够赋予乳液类产品光泽感,使唇部精华乳轻薄,易吸收;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够调理肌肤,使皮肤光滑柔软又不产生黏糊感;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是由十三烷基醇和苯三酸酐合成得到的润肤酯,具有柔肤的功效;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是一种来源于天然脂肪酸的谷氨酸和植物甾醇的润肤剂,能够形成液态晶体薄膜,具有温和的润肤性。
[0010]本申请通过微晶蜡和蜂蜡的特定配比,通过各组分间的调和,达到了不额外添加防腐剂也依然能够保证唇部精华乳的防腐效果。结合氢化聚异丁烯、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的成膜作用,山梨坦橄榄油酸酯的亲油乳化作用,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的柔肤功效,在上述特定比例下发挥协同作用,使得唇部精华乳能够快速在唇部形成一层致密且不紧绷的保护膜,显著降低了唇部精华乳的迁移性,使得唇部精华乳能够稳定地附着于唇黏膜上,避免唇部黏腻,减少唇部经皮水分的流失,并隔绝唇部外界伤害刺激,再结合唇部精华乳中的添加的植物油脂以及维生素之类的保湿养肤成分,赋予了唇部精华乳优秀的补水滋养能力,真正的从唇部外缘锁住唇部水分,从唇部内源补充唇部水分,缓解唇部干燥现象,减少唇部干裂起皮现象,保持唇部柔嫩,展现出唇部的水嫩光泽。
[0011]优选的,所述植物油脂至少包括霍霍巴籽油、辣木籽油、番木瓜籽油、鸡蛋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的,所述霍霍巴籽油、辣木籽油、番木瓜籽油、鸡蛋果籽油的复配比例为(1~10):(1~5):(1~5):(1~5)。
[0013]霍霍巴籽油不易氧化,结合其突出的延展性,是优秀的润肤剂。
[0014]辣木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其抗菌特性是通过不可逆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实现的。
[0015]番木瓜籽油无刺激性,能够温和去角质,促使肌肤重返光滑细嫩。
[0016]鸡蛋果又名百香果,鸡蛋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0017]结合四种植物油脂的护肤特性,四种植物油脂在混合状态下发挥协同作用,能够快速渗透唇黏膜,促进唇黏膜对唇部精华乳中有效成分的吸收,从内源缓解唇部炎症,修复
受损唇黏膜,短时间内即可改善唇炎及唇部干裂症状,重现唇部水嫩光泽,便于妆前急救。
[0018]优选的,所述B相还包括蜂胶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和冬瓜籽提取物的混合物0.3~2.2份。
[0019]优选的,所述蜂胶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和冬瓜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2):(1~5):(1~5)。
[0020]蜂胶提取物具备防腐、抗菌、除臭功效。
[0021]甘草根提取物具备抑菌功效。
[0022]冬瓜籽提取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0023]蜂胶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和冬瓜籽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菌特性,三者复配之后,相互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抗菌特性,赋予了唇部精华乳更好的抗菌效果,延长了唇部精华乳的使用时间。同时本申请创造性的发现,三者的复配能够显著紧致唇黏膜,改善唇部粗糙度和唇纹,使得唇纹逐渐变浅,唇部变得更加平滑。
[0024]优选的,所述微晶蜡和蜂蜡的质量比为(5~8):(2~4)。
[0025]按照此特定比例配比的微晶蜡和蜂蜡能够在不降低唇部精华乳清爽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唇部精华乳的稠度,使得唇部精华乳上唇后能够减少流动。
[0026]优选的,所述C相还包括对羟基苯乙酮、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双丙甘醇的混合物0.1~1份。
[0027]对羟基苯乙酮、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双丙甘醇的混合物能够进一步深层滋润唇部,更好地调理唇部,提高唇部抵抗力。
[002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唇部精华乳的制备方法:一种唇部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A相各组分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至熔化澄清,得A相混合物;2.将B相各组分混合,加热至70~75℃,搅拌至溶解澄清,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唇部精华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A相:氢化聚异丁烯:10~30份;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1~20份;山梨坦橄榄油酸酯:0.5~5份;鲸蜡基 PEG/PPG

10/1 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10份;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10份;微晶蜡:1~20份;蜂蜡:1~5份;植物油脂:4~25份;B相:水:1~10份;泛醇:0.1~0.8份;C相:甘草次酸:0.1~0.4份;黄原胶:0.1~0.3份;尿囊素:0.1~0.3份;生育酚乙酸酯:0.1~0.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部精华乳,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各组分在唇部精华乳中的质量份数为:氢化聚异丁烯:15~20份;山梨坦橄榄油酸酯:1~3份;鲸蜡基 PEG/PPG

10/1 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5~8份;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5~8份;微晶蜡:1~20份;蜂蜡:1~5份;植物油脂:4~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部精华乳,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脂至少包括霍霍巴籽油、辣木籽油、番木瓜籽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夏青
申请(专利权)人:唯客乐化妆品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