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咪唑酮衍生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57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咪唑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

咪唑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发病隐蔽,且收治率低,终生患病率较高。目前世界人口中约有0.3

0.7%在其一生中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影响,2016年全球估计有超过2100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现在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主要有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但当前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因其强烈阻断多巴胺受体,故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EPS)、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泌乳素增加等不良反应。在医疗领域,虽然睡眠障碍的治疗已经有多种类型、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活性化合物可利用,但易成瘾性、耐药性以及后遗效应等不良反应依然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0003]传统上习惯把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发挥药理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即“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它们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突破性,但未能治疗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有严重的EPS副作用,并且对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无效。
[0004]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包括齐拉西酮、利培酮等,被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即新型抗精神病药,虽然它们各自的药理作用不完全一致,但却具有共同的药理特征,即对5

羟色胺(5

HT)受体(5

HT
1A、2A、2C
)和去甲肾上腺素(NA)受体(α1、α2)的亲和力远比对D2受体的要高。其临床效果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有更多优势,不但对阳性症状与传统抗精神病药同样有效,而且对阴性症状、认知缺陷症状有效,作用谱更广,但是这些药物有QT间隙延长,高泌乳素血症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能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有效,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是现在研究的热点。
[0005]5‑
羟色胺系统在调节的前额叶皮层(PFC)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绪控制,认知行为和工作记忆。PFC的锥体神经元和GABA中间神经元包含了几个具有特别高密度羟色胺受体亚型5

HT
1A
和5

HT
2A
。最近得到证明PFC和NMDA受体通道是5

HT
1A
R的目标,这两个受体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神经元,从而影响认知功能。实际上,各种临床前数据表明5

HT
1A
R可能是抗精神病药发展药物的新目标。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如奥氮平、阿立哌唑等)对5

HT
1A
R的高亲和力及其低的EPS副作用均说明5

羟色胺系统在调节的前额叶皮层(PFC)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绪控制、认知行为和工作记忆。PFC的锥体神经元和GABA中间神经元包含了几个具有特别高密度5

羟色胺受体亚型5

HT
1A
和5

HT
2A
。最近研究表明5

HT
1A
激动剂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能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在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中,人们发现5

HT
2A
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涉及到感知、情绪调节以及运动控制的各个方面。阻断5

HT
2A
受体可使多巴胺的释放正常化,而起到抗精神病作用。另外,5

HT
2C
受体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
[0006]哌马色林是一种对5

HT
2A
具有高亲和力的反向激动剂,5

HT
2C
拮抗剂,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其对5

HT
2A
受体的亲和力[抑制常数(Ki)为0.4nm]较5

HT
2C
高(Ki=16nm),对5

HT
2B
受体、多巴胺受体(包括D2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毒蕈碱受体或钙离子通道受体都没有明显亲和力(Ki>300nm)。该药于2016年4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主要用于幻觉和错觉等帕金森精神症状的治疗。
[0007]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效,且能改善认知障碍此外能阻止锥体外系副作用,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帕金森病;并能减少体重增加的抗精神分裂症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

咪唑酮衍生物,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9][0010]其中,R3为C1‑
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0011]R4选自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0012]Z选自C、O、N;
[0013]键表示以单键或以双键形式存在;
[0014]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式II结构,R1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或R2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
[0015][0016]在式II中,n1为0

3的整数;
[0017]R5选自氢、卤素或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为如下:
[0019][0020]Z选自O。
[0021]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碘。所述的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所述的C1‑
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如下:
[0023][0024]其中,R3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0025]R4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
[0026]Z为O;
[0027]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式II结构或R1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或R2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
[0028][0029]在式II中,n1为0、1、2或3;
[0030]R5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取代位点为对位或间位。
[0031]上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选自如下所示任意一个化合物:4

苄基
‑3‑
(4

异丁氧基苄基)
‑1‑
(1

甲基哌啶
‑4‑
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为C1‑
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4选自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Z选自C、O、N;键表示以单键或以双键形式存在;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式II结构,或R1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或R2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在式II中,n1为0

3的整数;R5选自氢、卤素、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如下:其中,Z为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1‑
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1‑
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如下:
其中,R3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R4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Z为O;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式II结构;或R1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或R2与相连的碳形成羰基;在式II中,n1为0、1、2或3;R5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取代位点为对位或间位。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如下所示任意一个化合物:4

苄基
‑3‑
(4

异丁氧基苄基)
‑1‑
(1

甲基哌啶
‑4‑
基)

1,3

二氢

2H

咪唑
‑2‑
酮;4

(4

氟苄基)
‑3‑
(4

异丁氧基苄基)
‑1‑
(1

甲基哌啶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清邱印利郭强于民权赵松窦飞靖鹏赵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