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2)能够不降低WET性能而实现滚动阻力的减少。轮胎(2)具备胎面(4)和带束层(14)。带束层(14)具备内侧层(38)和外侧层(40)。外侧层(40)的端部位于内侧层(38)的端部的轴向内侧。在胎肩陆地部(46s)刻设有沿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细沟(48)。周向细沟(48)的沟宽比胎肩周向沟(44s)的沟宽窄。周向细沟(48)在轴向上位于胎肩周向沟(44s)与外侧层(40)的端部之间。从胎肩周向沟(44s)到周向细沟(48)的轴向距离相对于从胎肩周向沟(44s)到外侧层(40)的端部的轴向距离的比率为15%以上且55%以下。上且55%以下。上且5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乘用车的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在安装于车辆的轮胎中要求降低滚动阻力。因此,进行了如下研究:减少构成轮胎的要素的数量、减少要素的厚度、构成要素的材料采用低发热材料等(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
120242号公报
[0004]胎面具备胎冠顶部和基部。胎冠顶部具有与路面接地的胎面表面。通常对于胎冠顶部而言,相比低发热性更重视抓地性能。
[0005]基部使用低发热性的交联橡胶。若胎冠顶部使用考虑了低发热性的交联橡胶,则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但是在湿路面上的抓地性能(以下,称为WET性能)降低。
[0006]对轮胎要求低滚动阻力和良好的WET性能。要求确立一种不降低WET性能而能够实现减少滚动阻力的技术。
[0007]通过在胎肩陆地部刻设细的沟,从而减少在该胎肩陆地部产生的应变。在该情况下,预计能够不改变WET性能而实现滚动阻力的减少。但是根据沟的位置的不同,有可能产生带束层端点脱层(BEL)这样的损伤。这样,很难说实现了滚动阻力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所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降低WET性能而实现滚动阻力减少的轮胎。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轮胎具备:与路面接地的胎面、和位于所述胎面的径向内侧的带束层。在所述胎面刻设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周向沟,在所述胎面构成有至少三条陆地部。在多个周向沟中位于轴向上最外侧的周向沟为胎肩周向沟,在至少三条陆地部中位于轴向上最外侧的陆地部为胎肩陆地部。所述带束层具备:内侧层、和位于所述内侧层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层。所述外侧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内侧层的端部的轴向内侧。在所述胎肩陆地部刻设有沿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细沟。所述周向细沟的沟宽比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宽窄。所述周向细沟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胎肩周向沟与所述外侧层的端部之间。从所述胎肩周向沟到所述周向细沟的轴向距离相对于从所述胎肩周向沟到所述外侧层的端部的轴向距离的比率为15%以上且55%以下。
[0010]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周向细沟的沟宽相对于所述胎面的宽度的比率为1.0%以上且2.5%以下。
[0011]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周向细沟的沟深度相对于所述胎面的厚度的比率为20%以上且95%以下。
[0012]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胎面具备:与所述路面接地的胎冠顶部、和位于所述胎冠顶部的径向内侧的基部,在30℃下的所述基部的损失正切比在30℃下的所述胎冠顶部的损
失正切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周向细沟的径向内侧。
[0013]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周向细沟的沟底由所述基部构成。
[0014]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基部的端部位于所述内侧层的端部的轴向内侧。
[0015]优选为在该轮胎中,所述基部的轴向宽度相对于所述外侧层的轴向宽度的比率为95%以上且105%以下。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不降低WET性能而能够实现滚动阻力减少的轮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2是表示胎肩陆地部的剖视图。
[0019]图3是表示周向细沟的剖视图。
[0020]图4是表示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2...轮胎;4...胎面;6...胎侧;10...胎圈;12...胎体;14...带束层;16...束带;24...胎面表面;28...胎冠顶部;30...基部;38...内侧层;40...外侧层;44、44s、44m...周向沟;46、46s、46m、46c...陆地部;48...周向细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并且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在本公开中,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将轮胎的内压调整为正规内压,并且对该轮胎不施加负载的状态被称为正规状态。
[0024]在本公开中,只要不特别提及,则轮胎各部的尺寸以及角度是在正规状态下测定的。
[0025]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的状态下无法测定的轮胎的子午线截面中的各部的尺寸以及角度,是在通过沿着包括旋转轴在内的平面切断轮胎而得到的轮胎的截面(以下,称为基准切断面)中,使左右的胎圈间的距离与组装于正规轮辋的轮胎中的胎圈间的距离一致来测定的。
[0026]正规轮辋是指在轮胎所依据的规格中规定的轮辋。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TRA规格中的“Design Rim”、以及ETRTO规格中的“Measuring Rim”为正规轮辋。
[0027]正规内压是指在轮胎所依据的规格中规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空气压”、TRA规格中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INFLATION PRESSURE”为正规内压。
[0028]正规负载是指在轮胎所依据的规格中规定的负载。JATMA规格中的“最大负荷能力”、TRA规格中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LOADCAPACITY”为正规负载。
[0029]在本公开中,在构成轮胎的要素中的由交联橡胶构成的要素在温度30℃下的损失正切(tanδ)是按照JIS K6394的规定,使用粘弹谱仪((株式会社)岩本制作所制的“VES”)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的。
[0030]初始应变=10%
[0031]动应变=2%
[0032]频率=10Hz
[0033]变形模式=拉伸
[0034]在该测定中,试验片从轮胎取样。在不能从轮胎取样试验片的情况下,从将测定对象的要素的形成所使用的橡胶组成物在170℃的温度下加压以及加热12分钟所得到的片状的交联橡胶(以下,也称为橡胶片)取样试验片。
[0035]在本公开中,轮胎的胎面部是指与路面接地的轮胎的部位。胎圈部是指嵌合于轮辋的轮胎的部位。侧部是指架设在胎面部与胎圈部之间的轮胎的部位。轮胎具备胎面部、一对胎圈部以及一对侧部,来作为部位。
[0036]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2的一部分。该轮胎2是乘用车用充气轮胎。
[0037]图1表示沿着包括轮胎2的旋转轴在内的平面的该轮胎2的截面(以下,称为子午线截面)的一部分。在图1中,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径向。相对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
[0038]轮胎2组装于轮辋R。轮辋R为正规轮辋。在轮胎2的内部填充空气来调整轮胎2的内压。组装于轮辋R的轮胎2也被称为轮胎
‑
轮辋组装体。轮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与路面接地的胎面、和位于所述胎面的径向内侧的带束层,在所述胎面刻设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周向沟,在所述胎面构成有至少三条陆地部,在多个周向沟中位于轴向上最外侧的周向沟为胎肩周向沟,在至少三条陆地部中位于轴向上最外侧的陆地部为胎肩陆地部,所述带束层具备:内侧层、和位于所述内侧层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层,所述外侧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内侧层的端部的轴向内侧,在所述胎肩陆地部刻设有沿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细沟,所述周向细沟的沟宽比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宽窄,所述周向细沟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胎肩周向沟与所述外侧层的端部之间,从所述胎肩周向沟到所述周向细沟的轴向距离相对于从所述胎肩周向沟到所述外侧层的端部的轴向距离的比率为15%以上且5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细沟的沟宽相对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洋,大泽拓也,清水丈,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