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55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9
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叠层,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层;第二叠层,包括第一叠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层;以及电荷产生层,包括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的第一N型电荷产生层和第一P型电荷产生层,其中第二叠层包括在第二发光层与第二电极之间依次层叠的第二N型电荷产生层、第二P型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三N型电荷产生层。第三N型电荷产生层。第三N型电荷产生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1

0185853号的权益。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发光层通过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发光,从而显示图像。
[0005]发光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随着通过电子和空穴的结合产生激子并且产生的激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该有机材料发光。
[0006]如果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特性变化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大,则难以将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应用于各种

[0007]例如,在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与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特性的劣化相关的问题。
[0008]即,在室温环境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亮度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存在与较大亮度变化相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也具有较小亮度变化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0010]以独立权利要求来限定专利技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来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该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发光层,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电荷产生层,包括第一发光层的上方的第一N型电荷产生层和第一P型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一P型电荷产生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N型电荷产生层。
附图说明
[0011]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0012]图1是示出根据每个子像素的电容减少量的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特性变化的图;
[0013]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4]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5]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7]图6A和图6B示出比较例1至比较例3以及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电流密度

电压曲线;
[0018]图7示出比较例1至比较例3以及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电容

电压曲线的图;以及
[0019]图8A和图8B示出实施例1中的根据第二N型电荷产生层、第二P型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三N型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变化的电流密度

电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尽可能地,在全部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21]将通过结合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例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2]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公开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量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当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要点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0023]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该元件也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
[0024]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靠近”时,除非使用了“仅”或“直接”,否则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可以设置在该两个部件之间。
[0025]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在~之后”、“随后”、“接下来”和“在~之前”时,除非使用了“刚好”或“直接”,否则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0026]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0027]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彼此结合或组合,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彼此互操作并且在技术上驱动。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彼此独立地实施,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关系一起实施。
[0028]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
[0029]为了克服与根据温度变化而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亮度变化有关的问题,研究了各种实验。结果,当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减小时,根据温度变化的亮度变化减小。将参照图1对其进行描述。
[0030]图1是示出根据每个子像素的电容减少量的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特性变化的图。
[0031]在图1中,纵轴表示温度亮度灵敏度TLS变化,并且“0.00%”表示温度亮度灵敏度TLS变化没有改变。
[0032]在图1的横轴中,参考样品对应于假设在参考样品的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中的子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容为参考电容值的100%的样品。
[0033]在图1的横轴中,与参考样品相比,绿色变化样品对应于假设在其红色R子像素和
蓝色B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具有100%的参考电容值并且在其绿色G子像素中具有80%或60%的参考电容值的样品。
[0034]在图1的横轴中,与参考样品相比,蓝色变化样品对应于假设在其红色R子像素和绿色G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具有100%的参考电容值并且在其蓝色B子像素中具有80%或60%的参考电容值的样品。
[0035]在图1的横轴中,与参考样品相比,红色变化样品对应于假设在其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具有100%的参考电容值并且在红色R子像素中具有80%或60%的参考电容值的样品。
[0036]如图1所示,在参考样品的情况下,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变化为1.27%,其非常高。
[0037]另一方面,在绿色变化样品的情况下,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变化分别为1.08%和0.87%,这与参考样品相比显著减小。
[0038]另外,在蓝色变化样品的情况下,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变化分别为1.19%和1.24%,这与参考样品相比有所减小。然而,与绿色变化样品相比,蓝色变化样品的变化并没有减少那么多。
[0039]此外,在红色变化样品的情况下,温度亮度灵敏度TLS的变化分别为1.21%和1.18%,这与参考样品相比有所减小。然而,与绿色变化样品相比,红色变化样品的变化并没有减少那么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electrode)、所述第一发光层(1
st G

EML)、所述第一P型电荷产生层(1
st
P

CGL)以及所述第二N型电荷产生层(2
nd N

CGL),并且所述绿色(G)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红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距离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的所述蓝色子像素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距离中的每一者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色(R)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第一叠层(1
st Stack),包括位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至少一个红色子像素第一发光层(1
st R

EML);红色子像素第二叠层(2
nd Stack),包括位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一叠层(1
st
Stack)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红色子像素第二发光层(2
nd
R

EML);以及红色子像素电荷产生层,包括位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一叠层(1
st Stack)与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二叠层(2
nd Stack)之间的红色子像素第一N型电荷产生层(1
st N

CGL)和红色子像素第一P型电荷产生层(1
st P

CGL),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二叠层(2
nd Stack)包括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二发光层(2
nd R

EML)与所述第二电极(2
nd electrode)之间的电子传输层(2
nd ETL)。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红色(R)子像素的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到所述红色(R)子像素的所述红色子像素第二发光层(2
nd R

EML)的距离比所述绿色(G)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1
st electrode)到所述绿色(G)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发光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甫城柳男锡金光钟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