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49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9
在具备扩弓部件的牙列矫正装置中,构成为能够简单地拆卸的牙列矫正装置(10)具备:左右一对基托(11、11),它们卡定于牙列部(4)的内侧;以及扩弓部件(15、16),其设置在左右一对基托(11、11)之间,使左右一对基托(11、11)之间向外侧扩开,其中,在基托(11、11)的抵接面(11a)侧设有插入部(20),该牙列矫正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向插入部(20)插入拆卸用工具(50)并施加外力而拆卸。外力而拆卸。外力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牙列矫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矫正牙列部的牙列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矫正牙列部的装置,存在一种徐缓扩弓矫正装置。在该徐缓扩弓矫正装置中,例如存在扩弓器类型的装置。该扩弓器类型的装置具备左右的基托、将所述左右的基托固定于上颌牙列部或下颌牙列部的固定部、以及埋设于左右的基托的中央的扩弓螺旋簧。在这样的扩弓器类型的装置中,通过使上述扩弓螺旋簧旋转,从而使基托左右滑动而使扩开的力作用于侧方的上颌牙列部或下颌牙列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326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牙列矫正装置中产生了以下问题,使牙列矫正装置密合地固定于上颌或下颌,结果在想要拆卸时很难拆卸。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扩弓部件的牙列矫正装置,该牙列矫正装置以能够简单地拆卸的方式构成。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解决该问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牙列矫正装置,具备:左右一对基托,它们卡定于牙列部的内侧;以及扩弓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基托之间,使所述左右一对基托之间向外侧扩开,该牙列矫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托的抵接面侧设有插入部,该牙列矫正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向该插入部插入拆卸用工具并施加外力而拆卸。
[0011]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部为上颌牙列部,在所述基托的所述上颚侧的面的靠所述上颌牙列部侧的面的后端侧设有所述插入部。
[0012]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部为上颌牙列部,在所述基托的所述上颚侧的面的前端侧设有所述插入部。
[0013]另外,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部为下颌牙列部,在所述基托的所述下颚侧的面的靠所述下颌牙列部侧的面的后端侧设有所述插入部。
[0014]另外,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托的周缘部设有凹形形状的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能够相对于设于所述牙列部且形成为凸形形状的卡合部卡合脱离。
[0015]另外,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
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呈凹形形状形成于抵接面侧。
[0016]另外,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从端侧朝向进深侧地形成为顶端细形状。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具备扩弓部件的牙列矫正装置中,在其基托的抵接面侧设有预定的插入部,通过向抵接插入部插入拆卸用工具并施加外力,能够拆卸牙列矫正装置,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简单地拆卸牙列矫正装置。
[0019]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颌牙列部用的牙列矫正装置中,具体地在基托的上颚侧的面的靠上颌牙列部侧的面的后端侧设有插入部,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拆卸上颌用的牙列矫正装置。
[0020]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颌牙列部用的牙列矫正装置中,具体地在基托的上颚侧的面的前端侧设有插入部,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拆卸上颌用的牙列矫正装置。
[0021]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下颌牙列部用的牙列矫正装置中,具体地在基托的上颚侧的面的靠下颌牙列部侧的面的后端侧设有插入部,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拆卸下颌用的牙列矫正装置。
[0022]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设有能够相对于设于牙列部的凸形形状的卡合部卡合脱离的凹形形状的被卡合部,因此能够在不使用所谓的桥部等的情况下固定具备扩弓部件的牙列矫正装置。另外,在为这样的不使用桥部地进行固定的结构的情况下,牙列矫正装置更容易与上颌、下颌密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拆卸牙列矫正装置。
[0023]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插入部呈凹形形状形成于抵接面侧,因此能够以牙列矫正装置的外表面侧没有凹凸等的状态形成插入部。
[0024]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插入部从端部朝向进深侧地形成为顶端细形状,因此能够简单地卡定拆卸用工具。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牙列矫正装置佩戴于上颌牙列部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0026]图2是表示图1的A部的放大图。
[0027]图3是图1的I-I剖视图。
[0028]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和拆卸用工具的放大仰视图。
[0029]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放大主视图。
[0030]图6是图5的II-II剖视图。
[0031]图7是表示自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牙列矫正装置佩戴于上颌牙列部后的状态利用工具拆卸时的情形的说明图。
[0032]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和拆卸用工具的放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口腔内的上颌牙列部或下颌牙列部佩戴有作为牙列矫正装置的扩弓器的例子。
[0034]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将在将牙列矫正装置佩戴于上颌牙列部或下颌牙列部的状态下的牙列矫正装置的前牙侧称作前侧,将后牙侧称作后侧,将舌头侧称作内侧,将脸颊侧称作外侧来进行说明。在此,前牙为切牙,具备左右的中切牙、左右的侧切牙、和左右的尖牙。后牙是臼齿,具备左右的第一小臼齿、左右的第二小臼齿、左右的第一~第三大臼齿。此外,省略了第三大臼齿的图示。
[0035][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0036]图1至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
[0037]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牙列矫正装置佩戴于上颌牙列部后的状态的仰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I-I剖视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和拆卸用工具的放大仰视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放大主视图。图6是图5的II-II剖视图。
[0038]如图1所示,作为牙列矫正装置的扩弓器10具备左右一对基托11、11和作为扩弓部件的扩弓螺旋簧15和引导部16,该扩弓螺旋簧15和引导部16设置在该基托11、11之间。左右一对基托11、11分别由丙烯酸树脂等的树脂片制成,具备预定的挠性。左右一对基托11、11以与口腔1内的形状匹配的方式成形。
[0039]如图2和图3所示,左右一对基托11、11各自的外缘侧以沿着左右的后牙4的内侧的形状的方式形成,以便卡定于左右的后牙4的内侧。具体而言,左右一对基托11、11的外缘侧形成为沿着左右的后牙4的靠牙颈部的内侧的形状。
[0040]该左右的后牙4的内侧的形状通过光学扫描来检测,基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牙列矫正装置,具备:左右一对基托,它们卡定于牙列部的内侧;以及扩弓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基托之间,使所述左右一对基托之间向外侧扩开,该牙列矫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托的抵接面侧设有插入部,该牙列矫正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向该插入部插入拆卸用工具并施加外力而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列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部为上颌牙列部,在所述基托的上颚侧的面的靠所述上颌牙列部侧的面的后端侧设有所述插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列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部为上颌牙列部,在所述基托的上颚侧的面的前端侧设有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龟胜杉山元彦滨崎贤也
申请(专利权)人:羊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