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烟热解气化垃圾清洁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29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烟热解气化垃圾清洁燃烧炉,旨在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且促进可燃烟气充分燃烧、使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清洁燃烧炉,包括:立式一体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垃圾预热干燥送风室、热解气化室和烟气燃烧室;所述球釜旋流部将烟气燃烧室以及热解气化室连通的设置,球釜旋流部为上大下小的流道设计;在所述球釜旋流部周侧设置有第一射流孔,所述第一射流孔的轴线C与球釜旋流部的径向延长线D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交错的设置,所述第一射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射流孔沿球釜旋流部的轴心线环形间隔的分布设置,若干个第一射流孔在送风时,将球釜旋流部内腔的气流螺旋向上的导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烟热解气化垃圾清洁燃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无烟热解气化垃圾清洁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垃圾作为美丽中国的清除对象,处理是否节能减排关系到生态环境,传统的垃圾焚烧炉富氧环境下燃烧,氧化反应剧烈,重金属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处于活跃状态,导致烟气处理量大,配套装置复杂,每一段都是高耗能,还有渗滤液及布袋过滤出来的飞灰,都属于危废,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处理,使处理垃圾的财政负担逐年增加。
[0003]大型垃圾处理站都靠财政补贴,需要小车收集、多级转运的垃圾压缩站,不但运营成本高,还存在转运渗漏、堆放时间长臭气挥发等二次污染,难以适应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环保。目前,有热解气化垃圾处理系统,燃烧炉在缺氧环境下热解成可燃气,将重金属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控制在还原性的惰性环境中,从根源上降低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合成,可确保有害物质在高温下充分燃尽。垃圾分布式就近处理,节省远距离收集、压缩转运的费用,减少设备投资和管理链条,就地消灭是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的最佳出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且促进可燃烟气充分燃烧、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清洁燃烧炉,包括:立式一体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干燥送风室、热解气化室和烟气燃烧室;
[0005]所述的烟气回炉燃烧送风室,设置有环形排列且管口朝垃圾方向吹的若干送风口,所述的送风是烟气经过换热产出热水,经高压风机将未完全燃尽的烟气送入炉体,从而减少烟气处理量和排放量。高温的烟气扰动使垃圾快速热解,含氧量很低的烟气,在缺氧的环境下生成大量一氧化碳,便于在燃烧室富氧后不需外部能源,就可以自行燃烧升温超过850度;
[0006]在烟气燃烧室与热解气化室之间,设置有将烟气燃烧室及热解气化室相连通的球釜旋流部,球釜旋流部为呈半锥球状的流道设计;
[0007]在所述球釜旋流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排第一射流孔,所述第一射流孔的轴线C与球釜旋流部的径向延长线D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交错的设置,所述第一射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射流孔沿球釜旋流部的轴心线环形间隔的分布设置;
[0008]所述炉体设置有供待处理垃圾进入热解气化室内的进料口,待处理垃圾在热解气化室内热解形成可燃烟气,所述热解气化室内为缺氧负压腔,垃圾在热解气化室内缺氧状态下,发生激烈的热解碳化反应,如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小分子聚合等反应,生成气态焦油、一氧化碳、甲烷等碳氢类可燃混合烟气;可燃混合烟气进入球釜旋流部,球釜旋流部内腔的气流螺旋向上的导流,并与第一射流孔喷射的二次送风交错进入烟气燃烧室,促使烟气与氧气充分紊流混合的燃烧反应,并且在烟气燃烧室的富氧状态下充分反应燃烬后,实
现排放看不见黑烟的清洁燃烧。
[0009]采用以上独创性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烟热解垃圾清洁燃烧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立式一体结构的炉体设置干燥送风室、热解气化室、以及烟气燃烧室,使结构上集成程度高,利于炉体更加紧凑的撬装式设计;
[0010]在烟气燃烧室与热解气化室之间设置球釜旋流部,球釜旋流部上设置有第一射流孔,第一射流孔在可燃烟气进入球釜旋流部时,能够将气流导流,使烟气在烟气燃烧室内螺旋的上升,延长烟气在炉内扰动的停留时间,与空气接触充分,促进氧化燃烧,避免有害气体彻底分解,充分燃烧干净后排放无害气体。
[0011]炉体设置有烟气30

80%回炉冲击垃圾的装置,由于烟气的含氧量不足15%,促使炉内氧气稀薄的同时,还有足够风量扰动垃圾的湍流度,高温烟气使垃圾快速热解反应成可燃气体,不用外部能源就可以使炉温达到850

900度,使可燃气体彻底燃烧干净,从而减少烟气处理和排放量,经长期检测,这种清洁燃烧的二噁英很难检出,一氧化碳只有国标的3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都是0,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超低排放。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炉体为内腔具有空腔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球釜旋流部通过支架固定于空腔内;
[0013]所述炉体的内腔壁与球釜旋流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间隔腔,所述第一射流孔贯穿球釜旋流部的设置以将第一环形间隔腔以及球釜旋流部内腔连通。上述改进后,经过磁化后的空气进入第一环形间隔腔,在第一环形间隔腔缓冲后进入第一射流孔,使第一射流孔的空气流量均匀,烟气在烟气燃烧室内的螺旋扰动效果更佳,延长烟气在烟气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促进氧化燃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射流孔的轴线C与烟气燃烧室的径向延长线D倾斜角度a为30

60度的设置。上述改进,使第一射流孔在送风时对烟气的螺旋导流效果更好,增加烟气的停留时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氧化燃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射流孔下方球釜旋流部还设置若干个环形排列的第二射流孔;
[0016]所述第二射流孔沿球釜旋流部径向贯穿球釜旋流部,并且将球釜旋流部内腔与第一环形间隔腔连通;
[0017]所述第二射流孔位置上与第一射流孔上下对应的设置,并且第二射流孔的轴线E与第一射流孔的轴线C之间的夹角d为45度。上述改进,第一射流孔与第二射流孔配合使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旋流效果;另外第二射流孔能够对进入球釜旋流部的烟气内向上导流,避免燃烧时,烟气从球釜旋流部向下方逃逸,使烟气的燃烧更加充分。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射流孔在球釜旋流部上轴向多层的排列设置,并且每层第一射流孔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射流孔。上述改进,层叠的第一射流孔、以及第二射流孔能够使烟气气流的螺旋效果更佳,进而延长在烟气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促进燃烧更加充分。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炉体顶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烟气燃烧室内中心位置的进气管,进气管由上至下设有多层环形排列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第一射流孔以及第二射流孔配合对烟气燃烧室内送风。上述改进,与第一射流孔以及第二射流孔配合对烟气燃烧室内送风,确保空气能足量进入烟气燃烧室内,送风均匀无死角,能够进一步使烟气燃烧
室内的可燃烟气燃烧更加充分。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干燥送风室位于所述热解气化室下方的炉体空腔下方;
[0021]所述干燥送风室设置有贯通的球锥形内腔;
[0022]在所述炉体的内腔壁与干燥送风室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间隔腔;所述干燥送风室设置有环形排列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贯穿干燥送风室的设置以将第一环形间隔腔与干燥送风室内腔连通;
[0023]所述送风口在干燥送风室上沿轴向设置成多层排列的结构。
[0024]上述改进,高温烟气进入第一环形间隔腔,并由第一环形间隔腔进入送风口,由送风口进入衬套的内孔,并用低氧的烟气在热解室内扰流空气,发生激烈的热解碳化反应,产生大量气态焦油、一氧化碳、甲烷等碳氢类可燃混合烟气,这种小分子气体就很容易燃烧干净;
[0025]另外第一环形间隔腔对空气具有缓冲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烟热解气化垃圾清洁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一体结构的炉体(1),所述炉体(1)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干燥送风室(6)、热解气化室(2)和烟气燃烧室(3);所述的干燥送风室(6)设置有环形排列且开口朝上的若干送风口(6.1),所述的送风口用于输送经磁化器的磁化空气进入炉体(1);在烟气燃烧室(3)与热解气化室(2)之间设置有将烟气燃烧室(3)及热解气化室(2)相连通的球釜旋流部(4),球釜旋流部(4)为呈半锥球状的流道设计;在所述球釜旋流部(4)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排第一射流孔(4.1),所述第一射流孔(4.1)的轴线C与球釜旋流部(4)的径向延长线D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交错的设置,所述第一射流孔(4.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射流孔(4.1)沿球釜旋流部(4)的轴心线环形间隔的分布设置;所述炉体(1)设置有供待处理垃圾进入热解气化室(2)内的进料口(1.1),待处理垃圾在热解气化室(2)内热解形成碳氢类可燃混合烟气,所述热解气化室(2)内为缺氧负压腔,垃圾在热解气化室(2)内缺氧状态下进行点火热解,并且在干燥送风室(6)送出的向上的磁化空气的磁化作用下热解气化以生成可燃混合烟气;可燃混合烟气进入球釜旋流部(4),经过球釜旋流部(4),内腔的气流螺旋向上的导流并与第一射流孔(4.1)喷射的二次送风交错并进入烟气燃烧室(3),促使烟气与氧气充分混合的燃烧反应,并且在烟气燃烧室(3)的富氧状态下充分燃烧反应后,形成尾气排出炉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热解垃圾清洁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为内部具有空腔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球釜旋流部(4)置于空腔内;所述炉体(1)的内腔壁与球釜旋流部(4)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间隔腔(1.2),所述第一射流孔(4.1)贯穿球釜旋流部(4)的设置以将第一环形间隔腔(1.2)以及球釜旋流部(4)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烟热解垃圾清洁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一射流孔(4.1)靠近球釜旋流部(4)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射流孔(4.1)的轴线C与烟气燃烧室(3)的径向延长线D倾斜角度a为30

60度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烟热解垃圾清洁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峰王有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