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23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添加剂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的前处理:将待测的食品样品加入乙酸乙酯中,混合均匀后超声提取,然后经离心分离和过滤处理得到待测液;(2)配制罗丹明B标准溶液;(3)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得到标准曲线;然后对待测液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待测液中罗丹明B的含量;检测时使用的色谱柱为苯基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苯基色谱柱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检测,可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前处理工艺,提升了检测效率。提升了检测效率。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添加剂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罗丹明B又名碱性玫瑰精或玫瑰红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荧光染料,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氯仿和盐酸等溶液。罗丹明B曾作为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辣椒粉、辣椒油、红油豆制品及红油鱼干等调味品中。有关研究表明,摄入罗丹明B会对肝、脾、肾和心脏血液等都具有一定的损害,严重者引起致畸或致癌作用;罗丹明B于2008年被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为有效控制罗丹明B在食品中的滥用,需建立食品中罗丹明B的检测方法。
[0003]目前传统的罗丹明B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等。但由于食品中组分复杂,现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罗丹明B时,一般需要对样品进行较为复杂的前处理,避免其余组分对罗丹明B检测结果的干扰。例如,BJS 201905《食品中罗丹明B的测定》方法中规定了食品中罗丹明B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及液相色谱

质谱/质谱确证方法,其在上机测定前需要用固相萃取柱对提取后的试样进行净化处理;行业标准SNT2430

2010《进出口食品中罗丹明B的检测方法》中规定了进出口食品中罗丹明B的液相色谱检测以及液相色谱

质谱/质谱检测和确证方法,其在上机检测前,需要使用GPC(凝胶渗透色谱)对提取后的试样进行净化。/>[0004]复杂的前处理工艺使现有技术中的罗丹明B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操作复杂,难以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罗丹明B时,一般需要对样品进行较为复杂的前处理,导致检测周期长、操作复杂,难以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使用苯基色谱柱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检测,可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前处理工艺,提升了检测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的前处理:将待测的食品样品加入乙酸乙酯中,混合均匀后超声提取,然后经离心分离和过滤处理得到待测液;(2)配制罗丹明B标准溶液;(3)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得到标准曲线;然后对待测液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待测液中罗丹明B的含量;检测时使用的色谱柱为苯基柱。
[0007]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采用苯基柱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检测,苯基柱中
的固定相是将苯基通过碳链连接键合于硅胶基质上,由于碳链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疏水保留能力,而苯环的存在使其可以与芳香化合物之间形成π

π作用,因此苯基柱对具有共轭体系的罗丹明B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用其作为色谱柱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检测时,样品中的其余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故样品仅需通过简单的提取处理后即可直接上机检测,无需再进行其他净化处理,简化了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
[0008]作为优选,步骤(3)使用的苯基柱中,固定相采用苯基周期性有机

无机介孔杂化材料,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环氧基双酚芴与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多苯基硅源试剂;B)在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多苯基硅源试剂,继续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液;C)将反应液先在80~90℃下反应4~6h,然后在140~150℃下反应12~24h,冷却后将所得产物洗涤并干燥;D)将步骤C)中干燥后的产物加入盐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60~70℃下搅拌洗脱12~24h,将洗脱后的产物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所述固定相。
[0009]为了使苯基柱对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保留,本专利技术采用环氧基双酚芴与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的多苯基硅源试剂,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导向作用下,经水解缩合后洗去模板制成苯基周期性有机

无机介孔杂化材料作为固定相。经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中制得的骨架中具有多苯环结构的周期性有机

无机介孔杂化材料作为固定相,可以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高选择性分离,能够明显提升罗丹明B与食品中其他结构相似的芳香化合物的分离效果,从而在简化前处理工艺的同时,可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
[0010]作为优选,步骤A)中环氧基双酚芴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2~2.5;反应条件为:将环氧基双酚芴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DMF中,通氮气除氧后在70~90℃下加热反应2~3h,得到所述多苯基硅源试剂。
[0011]作为优选,步骤B)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2: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摩尔比为1:10~15的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的F127和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45mL;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6~38%,加入的盐酸与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35~45;加入的多苯基硅源试剂与F127的质量比为2~3:1。
[0012]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6~38%,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4~5:150;干燥后的产物与混合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150~200mL。
[0013]作为优选,步骤(3)使用的苯基柱内径为2.1~4.6mm,长度100~150mm。
[0014]作为优选,步骤(1)中食品样品和乙酸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为2g:10~15mL,超声提取时间15~20min;离心分离时的转速为3000~4000r/min,离心时间5~10min,过滤处理时采用0.22μm的微孔滤膜。
[0015]作为优选,步骤(2)中罗丹明B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50ng/mL。
[0016]作为优选,步骤(3)中检测时的流动相为体积比为75~85:25~15的甲醇和水。本专利技术对流动相的种类及配比进行筛选,可使罗丹明B具有适当的保留时间,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0017]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检测条件为:柱温25~35℃;流速0.8~1.0mL/min;进样量
10.0~10.2μL;激发波长550nm,发射波长580nm。
[0018]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苯基柱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检测,样品中的其余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样品仅需通过简单的提取处理后即可直接上机检测,无需再进行其他净化处理,简化了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2)采用骨架中具有多苯环结构的周期性有机

无机介孔杂化材料作为苯基柱中的固定相,可以对食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高选择性分离,能够明显提升罗丹明B与食品中其他结构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的前处理:将待测的食品样品加入乙酸乙酯中,混合均匀后超声提取,然后经离心分离和过滤处理得到待测液;(2)配制罗丹明B标准溶液;(3)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得到标准曲线;然后对待测液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待测液中罗丹明B的含量;检测时使用的色谱柱为苯基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使用的苯基柱中,固定相采用苯基周期性有机

无机介孔杂化材料,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环氧基双酚芴与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多苯基硅源试剂;B)在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多苯基硅源试剂,继续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液;C)将反应液先在80~90℃下反应4~6h,然后在140~150℃下反应12~24h,冷却后将所得产物洗涤并干燥;D)将步骤C)中干燥后的产物加入盐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60~70℃下搅拌洗脱12~24h,将洗脱后的产物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所述固定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环氧基双酚芴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2~2.5;反应条件为:将环氧基双酚芴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DMF中,通氮气除氧后在70~90℃下加热反应2~3h,得到所述多苯基硅源试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兵吕凯凯汪行舟蒋宗莉刘有根孙文高李雷李调调汪米佳陈利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