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80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制剂的主要成分为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褐藻多糖硫酸酯;制剂的剂型为水剂、凝胶或乳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该制剂可明显缓解水母蜇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红斑等症状,为缓解水母蜇伤后引起局部皮肤反应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便于大规模生产。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母属刺胞动物,当水母触及人体时,从刺胞中伸出刺丝,刺入皮肤并注入毒液引起皮肤反应。被水母蜇伤后,即感到刺痒、麻痛或灼烧感,随后局部发生红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奇痒无比,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睡眠。大型水母的触手很长,引起的皮疹多呈线状、条带状、鞭痕状、缠绕状或者锯齿状,数条至数十条不等。若全身多处被刺蜇,则可有倦怠、肌肉痛、心慌等感觉,还可出现呼吸促迫、胸闷、口渴、冷汗及不眠等。对毒素敏感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和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0003]目前,对水母蜇伤的治疗无专用药物,大多参考其它皮炎的局部止痒、止痛、抗炎、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如碘酊、炉甘石洗剂、哈西奈德、1%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霜等,但疗效均不明显,甚至促进皮肤表面粘附的刺丝囊的释放,加重病情。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专用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明显缓解水母蜇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红斑等症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原料包括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褐藻多糖硫酸酯;
[0007]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质量比为10
>‑
2000:1

1000;优选的为100

1600:100

800。
[0008]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09][0010]式I中R1至R5分别独自地选自氢、羟基和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至R5中至少一个基团为羟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为邻羟基苯甲酸(结构式如A所示)、3,4

二羟基苯甲酸(结构式如B所示)、3,4,5

三羟基苯甲酸(结构式如C所示)、2,5

二羟基苯甲酸(结构式如D所示)、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结构式如E所示)、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结构式如F所示)、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结构式如G所示)以及3,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结构式如H所示)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结构式如下:
[0012][0013]上述结构式中R为羧基。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成分含有上述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
[0015]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水剂、凝胶或乳膏。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中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0

2000μg/mL,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浓度为1

1000μg/mL。
[0017]优选的,所述制剂中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00

1600μg/mL,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浓度为100

800μg/mL,二者用量比例为100

1600:100

800。在此用量和比例范围内,两种物质协同增效作用最佳,治疗效果最好,可有效的缩短病程,5天内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二者用量低于上述记载的用量范围,会延长病程,高于上述记载的范围,也会延长病程。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三,一种上述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剂型为水剂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加入水中加热至50℃溶解后,再加入褐藻多糖硫酸酯,搅拌溶解,随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用三乙醇胺调节溶液的pH为6.5

7.5,得到的溶液即为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水剂;
[0019]当剂型为凝胶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加入水中加热至50℃溶解后,再加入褐藻多糖硫酸酯,搅拌溶解,用三乙醇胺调节溶液的pH为6.5

7.5,之
后加入卡波姆混合均匀,得到的凝胶即为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凝胶;
[0020]当剂型为乳膏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加入水中溶解后,再加入褐藻多糖硫酸酯,搅拌溶解,用三乙醇胺调溶液的pH为6.5

7.5,加热至75

85℃,然后加入水包油型乳膏基质(乳膏基质成分不做限制,只是相当于有效成分的一个载体,本领域常用的水包油型乳膏基质均可),继续加热搅拌均匀,冷却后所得乳膏即为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乳膏。
[0021]当剂型为水剂或凝胶时,进行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溶解,进而在水剂或凝胶中分散均匀。当剂型为乳膏时,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可以是固体,在水中不一定要完全溶解,只要在乳膏中分散均匀即可,因此无需加热。
[0022]进一步地,当剂型为水剂时,水剂中甘油的浓度为1

3mg/mL。
[0023]进一步地,当剂型为凝胶时,凝胶中卡波姆的浓度为5

10mg/mL。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该制剂可明显缓解水母蜇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红斑等症状,为缓解水母蜇伤后引起局部皮肤反应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应用例1

3动物实验的照片;其中,A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生理盐水3天后的照片(空白组),B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3天后的照片(对照组),C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后,立即用实施例1制备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水剂处理3天后的照片,D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后,立即用实施例9制备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凝胶处理3天后的照片,E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后,立即用实施例13制备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乳膏处理3天后的照片。
[0029]图2为利用对比例1、2制备的水剂用于小鼠水母蜇伤治疗的照片;其中,A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后,立即用对比例1制备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水剂处理3天后的照片,B为小鼠背部注射100μL水母毒素后,立即用对比例1制备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水剂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褐藻多糖硫酸酯;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质量比为10

2000:1

1000;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R1至R5分别独自地选自氢、羟基和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至R5中至少一个基团为羟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为邻羟基苯甲酸、3,4

二羟基苯甲酸、3,4,5

三羟基苯甲酸、2,5

二羟基苯甲酸、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以及3,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3.一种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成分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水剂、凝胶或乳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母蜇伤治疗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0

2000μg/mL,褐藻多糖硫酸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华华李荣锋岳洋李翱宇耿昊刘松邢荣娥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