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78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包括: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顶处的挡墙底板;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左、右侧的左、右分接端墙;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前、后侧的前、后挡墙墙身;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左、右分接端墙与前、后挡墙墙身之间的防浪台阶结构;以及若干级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面上的连接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防浪台阶构筑在防浪墙结构内,既不占用堤坝顶部宽度,又能解决防洪防浪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也方便运营。便运营。便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浪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堤坝顶高程,在堤坝迎水面侧一般都设有防浪墙,而防浪墙高度即堤坝顶面至防浪墙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m,沿堤坝通长布置。在堤坝运行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巡查迎水坡面护砌状况,故防浪墙每隔一定距离要设置有一个越过防浪墙的台阶,以便于管理人员对迎水坡面护砌状况进行巡查。
[0003]目前,跨越防浪墙台阶结构一般采用如下布置结构:在防浪墙内向内突出布置,即顺墙延伸方向或墙垂直方向设置砌体台阶至墙顶,台阶或窄或陡,主要考虑不能多占用堤顶宽度;在墙顶设置外伸悬挑砼平台,墙外设置悬挑台阶或外突砌体台阶,受结构所限宽度不能过大。目前这种结构导致管理人员出入防浪墙极为不方便,影响巡查安全。
[0004]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包括:
[0008]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顶处的挡墙底板;
[0009]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左、右侧的左、右分接端墙;
[0010]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前、后侧的前、后挡墙墙身,其中,前挡墙墙身靠近左分接端墙的位置处开设有前墙身通行孔,后挡墙墙身靠近右分接端墙的位置处开设有后墙身通行孔;
[0011]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左、右分接端墙与前、后挡墙墙身之间的防浪台阶结构,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右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所述后墙身通行孔连通的右侧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左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所述前墙身通行孔连通的左侧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中部的顶面处形成有顶部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位于所述顶部平台与右侧平台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右侧台阶,所述防浪台阶结构位于所述顶部平台与左侧平台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左侧台阶;以及
[0012]若干级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面上的连接台阶,若干级连接台阶的上端与所述左侧平台连接,其下端延伸至堤坝前护坡的坡脚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平台的顶面高程与所述前、后挡墙墙身的墙顶高程齐平,所述右侧平台的顶面高程与堤坝顶高程齐平,所述左侧平台的顶面高程与堤坝前护坡的顶高程齐平。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底板、左、右分接端墙和前、后挡墙墙身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墙身通行孔、后墙身通行孔的宽度为1000mm~1500mm。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平台、左侧平台和右侧平台的长度为1000mm~1500mm,其宽度由所述前、后挡墙墙身之间的宽度确定。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台阶、右侧台阶和连接台阶的高度不大于250mm,其宽度不小于250mm。
[0018]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防浪台阶构筑在防浪墙结构内,既不占用堤坝顶部宽度,又能解决防洪防浪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也方便运营。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22]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23]图4是图1的C

C向剖视图。
[0024]图5是图1的D

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6]参见图1至图5,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100、左、右分接端墙200a、200b、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防浪台阶结构400以及若干级连接台阶500。
[0027]挡墙底板100构筑在堤坝前护坡10的坡顶处。在本实施例中,挡墙底板10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8]左、右分接端墙200a、200b构筑在挡墙底板100上且位于挡墙底板100的左、右侧。在本实施例中,左、右分接端墙200a、200b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9]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构筑在挡墙底板100上且位于挡墙底板100的前、后侧。其中,前挡墙墙身300a靠近左分接端墙200a的位置处开设有前墙身通行孔310a,前墙身通行孔310a与堤坝前护坡10上的空间连通,前墙身通行孔310a的宽度为1000mm~1500mm;后挡墙墙身300b靠近右分接端墙200b的位置处开设有后墙身通行孔310b,后墙身通行孔310b与堤坝堤顶空间连通,后墙身通行孔310b的宽度为1000mm~1500mm。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30]防浪台阶结构400构筑在挡墙底板100上且位于左、右分接端墙200a、200b与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之间,防浪台阶结构400的右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后墙身通行孔310b连通的右侧平台410,防浪台阶结构400的左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前墙身通行孔310a连通的左侧平台420,防浪台阶结构400的中部的顶面处形成有顶部平台430。其中,顶部平台430的顶面高程与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的墙顶高程齐平,右侧平台410的顶面高程与堤坝顶高程齐平,左侧平台420的顶面高程与堤坝前护坡10的顶高程齐平。在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430、左侧平台420和右侧平台410的长度为1000mm~1500mm,其宽度由前、后挡墙墙身300a、300b之间的宽度确定。
[0031]防浪台阶结构400位于顶部平台430与右侧平台410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右侧台阶440,若干级右侧台阶440将顶部平台430与右侧平台410进行连接,方便管理人员走动;防浪台阶结构400位于顶部平台430与左侧平台420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左侧台阶450,若干级左侧台阶450将顶部平台430与左侧平台420进行连接,方便管理人员走动。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台阶450、右侧台阶440阶的高度不大于250mm,其宽度不小于250mm。
[0032]若干级连接台阶500构筑在堤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式防浪台阶的防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顶处的挡墙底板;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左、右侧的左、右分接端墙;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挡墙底板的前、后侧的前、后挡墙墙身,其中,前挡墙墙身靠近左分接端墙的位置处开设有前墙身通行孔,后挡墙墙身靠近右分接端墙的位置处开设有后墙身通行孔;构筑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左、右分接端墙与前、后挡墙墙身之间的防浪台阶结构,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右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所述后墙身通行孔连通的右侧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左侧部的顶面处形成有与所述前墙身通行孔连通的左侧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的中部的顶面处形成有顶部平台,所述防浪台阶结构位于所述顶部平台与右侧平台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右侧台阶,所述防浪台阶结构位于所述顶部平台与左侧平台之间形成有若干级左侧台阶;以及若干级构筑在堤坝前护坡的坡面上的连接台阶,若干级连接台阶的上端与所述左侧平台连接,其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虎于文华曹睿哲张雨剑潘源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