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6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选择在八角成林里进行管护,于每年3~4月、6~7月和9~10月三个时期分别施肥三次,所施肥料均不同;于每年5月、6~7月和9~10月三个时期分别喷药三次,前两次均喷施水溶药液Ⅰ,第三次喷施水溶药液Ⅱ。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八角生长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肥料或者药液具有较强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喷药,减少八角落花落果,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持健康八角林相,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涉及八角的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八角(Illicium verum)别名大料、八角茴香,为八角科八角属植物,原产和主产于广西南部、西南部地区的山区地带,是我国名优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其产品被广泛用作食品、饮料、医药、香精、电镀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经济价值较高,在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0003]八角植株生殖活动旺盛,花期长,花量大,形成的幼果也比较多,消耗养分大,再加上林分管理不到位,很多产地的八角林都出现大量落花落果现象,不仅降低了八角的产量、质量,也制约了八角产业的发展。CN109516879A公开了一种八角低产林专用肥,依据八角树营养吸收利用特性、土壤供肥情况,应用林木全树营养法,精准采样分析八角树体根、干、枝、叶、花、果等各器官的生物质量以及各器官的氮、磷、钾的含量,从而科学计算出氮、磷、钾等大量养分在树体中的吸收储存绝对值和相对比例,从而计算出八角施肥所需大量元素养分肥料(N、P和K)的科学配比,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然而该技术方案是根据八角树各器官的营养需求,进行精准的配方施肥,测量计算工序繁多且复杂,费时费力,不同片区的低产应用林所适用的专用肥均不同,不利于对八角低产林进行大范围改造,仍然制约着八角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八角落花落果,提高产量和质量,工艺简单,方便操作的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选择在八角成林里每年施肥三次、喷药三次,具体步骤如下:
[0007](一)施肥
[0008]a.第一次施肥:当年3~4月,待春梢开始快速抽萌时,每株施入2kg的肥料Ⅰ,促使春梢生长老熟快,有利于制造养分供养幼果,减少第一次大量生理落果;所述的肥料Ⅰ为总养分≥45%的N

P

K=15

15

15复合肥,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8%的有机肥,按质量比为1:1比例混合而成;
[0009]b.第二次施肥:当年6~7月,开始进入花期时,每株施入1.5kg肥料Ⅱ,有利于催花和保花保果;所述的肥料Ⅱ为尿素和氯化钾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而成;
[0010]c.第三次施肥:当年9~10月,秋果采收完后,每株施5kg肥料Ⅲ,促进植株恢复树势,为后期幼果补充营养;所述的肥料Ⅲ为机质含量≥45%、N+P2O5+K2O≥8%的有机肥;
[0011](二)喷药
[0012]d.第一次喷药:当年5月份,春梢老熟时,采用水溶药液Ⅰ进行叶面喷施,防止落叶;
[0013]e.第二次喷药:当年6~7月份,采果前1个月喷药,采用水溶药液Ⅰ进行叶面喷施,防治病虫及保花保果;
[0014]所述的水溶药液Ⅰ的原料配方为:硫酸锌3.5mg/L+磷酸二氢钾2.0mg/L+硼酸1.0mg/L+苯甲
·
嘧菌酯0.5ml/L+咪鲜胺0.5ml/L+甲霜
·
恶霉灵1.2ml/L+阿维菌素2.0ml/L;
[0015]f.第三次喷药:当年9~10月份,采果后喷药,采用水溶药液Ⅱ进行叶面喷施,保秋梢;所述的水溶药液Ⅱ的原料配方为:芸苔素内酯0.5ml/L+硼酸1.0mg/L+苯甲
·
嘧菌酯0.5ml/L+咪鲜胺0.5ml/L+甲霜
·
恶霉灵1.0ml/L+阿维菌素2.0ml/L+尿素30g/L。
[0016]优选的,以上步骤(一)施肥的方法为,采用沟施,在树冠投影左右两侧各挖一条长0.5~1.0m,深20cm的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撒入,回土压实即可。
[0017]优选的,以上步骤(二)喷药的方法为,于晴天下午4点后,用常规的高压喷雾机将水溶药液喷洒至树体叶片,叶片正反两面湿润;水溶药液为现配现用。
[0018]优选的,在以上所述的施肥、喷药前对八角成林进行疏伐,具体方法为:上一年11

12月份,伐去劣株、病株,保留株型紧凑、分枝较多、枝下高较低的植株,对于多主干的单株,留1~2条主干;每亩林区保留不超过45株的八角成林,树冠之间不互相挤压、重叠。
[0019]优选的,以上步骤(二)配药时采用的原料,硫酸锌的纯度≥99%、磷酸二氢钾的纯度≥99%、硼酸的纯度≥99%、苯甲
·
嘧菌酯的总有效成分含量30%、咪鲜胺的有效成分含量45%、甲霜
·
恶霉灵的总有效成分含量3%、阿维菌素的有效成分含量2%、芸苔素内酯的有效成分含量0.01%、尿素的总N≥46%。
[0020]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八角成林里的八角树龄为20

30年。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根据八角生长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肥料或者药液具有较强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喷药,减少八角落花落果,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持健康八角林相,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0023]2.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适用不同片区的八角林,适合推广应用,有利于对不同地区的八角低产林进行改造,有效促进八角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林相(2020年)。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林相(2022年)。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保花保果的实景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保花保果的实景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实情况的实景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实情况的实景图。
[0030]图7为空白例1非常明显的病虫(金花虫)害林相。
[0031]图8为空白例1非常明显的病虫(八角尺蠖)害林相。
[0032]图9为空白例1大量落果的实景图。
[0033]图10为空白例1八角炭疽病造成的落叶害实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在广西容县选择10亩树龄为20

25年的八角成林里进行管护。
[0037]2016年11

12月份,伐去劣株、病株,保留株型紧凑、分枝较多、枝下高较低的植株,对于多主干的单株,留1~2条主干;每亩林区保留不超过45株的八角成林,树冠之间不互相挤压、重叠。
[0038]2017年开始对该八角成林进行施肥、喷药。
[0039](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角成林保花保果增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在八角成林里每年施肥三次、喷药三次,具体步骤如下:(一)施肥a.第一次施肥:当年3~4月,待春梢开始快速抽萌时,每株施入2kg的肥料Ⅰ;所述的肥料Ⅰ为总养分≥45%的N

P

K=15

15

15复合肥,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8%的有机肥,按质量比为1:1比例混合而成;b.第二次施肥:当年6~7月,开始进入花期时,每株施入1.5kg肥料Ⅱ;所述的肥料Ⅱ为尿素和氯化钾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而成;c.第三次施肥:当年9~10 月,秋果采收完后,每株施5kg肥料Ⅲ;所述的肥料Ⅲ为机质含量≥45%、N+P2O5+K2O≥8%的有机肥;(二)喷药d.第一次喷药:当年5 月份,春梢老熟时,采用水溶药液Ⅰ进行叶面喷施;e.第二次喷药:当年6~7 月份,采果前1个月喷药,采用水溶药液Ⅰ进行叶面喷施;所述的水溶药液Ⅰ的原料配方为:硫酸锌3.5mg/L+磷酸二氢钾2.0mg/L+硼酸1.0mg/L+苯甲
·
嘧菌酯0.5ml/L+咪鲜胺0.5ml/L+甲霜
·
恶霉灵1.2ml/L+阿维菌素2.0ml/L;f.第三次喷药:当年9~10月份,采果后喷药,采用水溶药液Ⅱ进行叶面喷施;所述的水溶药液Ⅱ的原料配方为:芸苔素内酯0.5ml/L+硼酸1.0mg/L+苯甲
· 嘧菌酯0.5ml/L+咪鲜胺0.5ml/L+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艳梁文汇黄开顺杨卓颖李宝财陈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