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6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包括:获取待安装电缆和中间接头及其附件,并进行标准化检查;对电缆表面清洗和标记;剥除电缆外护套与金属护套;电缆加热校直与锯除;电缆绝缘层末端打磨;安装预扩张工装和预制件;插入热缩管、保护铜管和绝缘筒;插入导体连接管;安装屏蔽罩;缠绕半导电自粘带和镀锡铜网;保护铜管和绝缘筒的外表面缠绕带材;灌注绝缘剂;灌胶口或排气孔密封处理以及尾管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对电缆与中间接头的可靠安装,并确保了后续的产品使用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终端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终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户外终端),是安装在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GIS)内部,以六氟化硫(SF6)气体为外绝缘的气体绝缘部分的电缆终端。高压户外终端主要由高压电缆、环氧套管、内绝缘结构组成。
[0003]现有的将电缆安装到户外终端的方案中,大多仅介绍了个主要步骤的粗略流程,大概分为电缆处理、装配应力堆、组装终端三个步骤,但对各步骤的具体工艺细节和要求没有全面的规范,容易使得安装更好地户外终端内受到污染,影响户外终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获取待安装电缆和中间接头及其附件,并进行标准化检查;
[0008]S2:对待安装电缆选定电缆中心基准点;
[0009]S3:刮除电缆外护套表面上的挤包外电极,去除电缆外护套末端上方的外护套,去除金属护套外的沥青,并对金属护套表面沥青进行清洁;由电缆外护套末端向上量取金属护套末端,去除其余金属护套,并对量取的金属护套末端进行表面处理;将金属护套中间段氧化层去除,并在金属护套上涂刷铝焊条,并进行封铅;
[0010]S4:对去除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校直;
[0011]S5:根据所述电缆中心基准点,以外护套末端向上为电缆末端,锯除多余长度的电缆;
[0012]S6:电缆末端向的下量取为绝缘屏蔽末端,剥除外半导电屏蔽层,并将剥除后露出的绝缘层末端削成斜坡,打磨露出的绝缘层,并将绝缘层末端打磨为圆整锥面;最后对绝缘层区域进行清洁,并包覆保鲜膜;
[0013]S7:对电缆末端绝缘层端部进行倒角处理,并使得线芯断面平齐,垂直于电缆的轴线方向,并去除电缆导体上的隔离物,对线芯表面进行去氧化处理;
[0014]S8:获取预扩张工装和预制件,将预制件放置在预扩张工装的导向头上,然后将预扩张工装的固定板和哈弗套均套入预制件,将导向头套入电缆导体上,将中间接头的接头主体套入电缆,通过拉装工具将预扩张工装随接头主体采用滑装方式套装到电缆上,直至露出电缆绝缘末端;
[0015]S9:在电缆上依次插入热缩管、保护铜管和绝缘筒;
[0016]S10:将电缆导体两端插入导体连接管,确保接触到导体连接管的底部,对导体连
接管进行压接,去除压缩后导体连接管表面的毛刺;
[0017]S11:将屏蔽罩扣在已压接好的导体连接管上,对凹缺处进行半导电带材绕包;
[0018]S12:去除屏蔽罩上用于临时固定的PVC带,将预制件在电缆推拉调整到预设的标记位置;
[0019]S13:在电缆上的外半导电层与金属护套上依次缠绕半导电自粘带和镀锡铜网,铜网收尾处用铜扎丝扎紧,对预制件外表面进行绕包防水防潮处理;
[0020]S14:将所述保护铜管和绝缘筒移动至电缆导体上,并固定,在保护铜管和绝缘筒的外表面缠绕带材,在保护铜管尾管处使用铅块进行基座衬垫;
[0021]S15:在中间接头的铜壳内填充灌注绝缘剂;
[0022]S16:对灌胶口或排气孔进行密封处理,对热缩管的两端绕包防水带材,并进行加热密封处理;
[0023]S17:固定电缆,用电缆抱箍将电缆最终固定;再把已压接好接地线并密封好的接地端子,固定在电缆尾管的接地排上,按电缆线路设计要求连接好与终端尾管接地相连的保护接地箱或直接接地箱。
[0024]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所述标准化检查包括:
[0025]作业环境检查:
[0026]安装时避免在下雨、潮湿、粉尘飞扬、腐蚀性气体及低温的环境下进行;
[0027]作业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5℃~30℃,湿度小于70%,清洁度使得在光下无可见粉尘;
[0028]若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则采取搭建工棚、空气净化、空调控温控湿措施;
[0029]材料与部件检查:
[0030]开箱前确认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进水受潮现象;
[0031]确认中间接头的附件完好
[0032]确认导体连接管金属表面无变形,接触面平整光滑;保护铜壳部件数量齐全,孔径匹配,金属表面无变形,接触面平整光滑;
[0033]确定预制件表面外观无缺陷,电缆绝缘外径与预制件内径相匹配;
[0034]电缆设备检查:
[0035]电缆满足弯曲半径≥20*电缆直径工艺要求;
[0036]电缆绝缘偏心度小于5%;
[0037]检查电缆相位正确。
[0038]进一步地,步骤S3中,对金属护套进行处理,使得金属护套端口外翻,呈喇叭口状,并对喇叭口状的金属护套端口的尖角毛刺圆磨处理;同时使得金属护套断口处保留阻水缓冲带;
[0039]在金属护套上涂刷铝焊条的过程具体为:在金属护套上选取铝焊条涂刷范围,进行预热,用铝焊条均匀涂刷,然后再用铅条均匀涂抹并压实;在封铅位置再次进行加热,同时加热铅焊条,均匀的涂抹在封铅位置;
[0040]所述封铅后形成的底铅厚度为填满波谷后+3或

5mm并小于尾管内径尺寸,搪底铅时温度不应过高,总时间应小于20min。
[0041]进一步地,步骤S4中,对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校直的过程具体为:通过加
热校直装置对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在加热带中部放置测温传感器,并在加热带最外层搭接绕包保温带,进行在75

85℃温度范围内4

6小时的连续加热;然后去除电缆加热区域的外附件,进行人工调直,然后用角铝对电缆加热区域最弯方向固定校直电缆,在自然冷却到室温并冷却不低于4小时后,拆除角铝;
[0042]加热校直完成后用皮尺靠近电缆绝缘屏蔽层进行检查,中间最大缝隙不应大于2mm,否则重新加热2~3h校直至检查合格为止。
[0043]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打磨过程中,采用不同等级的砂纸依次打磨,直至形成圆整锥面,打磨过程中不断在轴向和圆周方向快速移动砂纸,避免在局部位置长时间打磨而形成绝缘表面凹陷;打磨过程中,对不被打磨的外半导电屏蔽层部分绕包保鲜膜进行保护;
[0044]打磨过程中控制电缆的绝缘直径不小于标称值,电缆绝缘直径大于应力锥内径1~4mm之间,且打磨后的绝缘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1.6及以下,确认圆正度偏差不大于0.5mm,粗糙度不大于1.2um。
[0045]进一步地,步骤S8中,对于拉拔式的预制件,则用PVC胶带在电缆导体表面包覆做临时防护,清洁PVC胶带表面、长端电缆绝缘层、半导电屏蔽层表面与中间接头主体内表面,并用热风枪彻底干燥,将聚四氟乙烯带端头两个直角修整为圆弧状,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安装电缆和中间接头及其附件,并进行标准化检查;S2:对待安装电缆选定电缆中心基准点;S3:刮除电缆外护套表面上的挤包外电极,去除电缆外护套末端上方的外护套,去除金属护套外的沥青,并对金属护套表面沥青进行清洁;由电缆外护套末端向上量取金属护套末端,去除其余金属护套,并对量取的金属护套末端进行表面处理;将金属护套中间段氧化层去除,并在金属护套上涂刷铝焊条,并进行封铅;S4:对去除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校直;S5:根据所述电缆中心基准点,以外护套末端向上为电缆末端,锯除多余长度的电缆;S6:电缆末端向的下量取为绝缘屏蔽末端,剥除外半导电屏蔽层,并将剥除后露出的绝缘层末端削成斜坡,打磨露出的绝缘层,并将绝缘层末端打磨为圆整锥面;最后对绝缘层区域进行清洁,并包覆保鲜膜;S7:对电缆末端绝缘层端部进行倒角处理,并使得线芯断面平齐,垂直于电缆的轴线方向,并去除电缆导体上的隔离物,对线芯表面进行去氧化处理;S8:获取预扩张工装和预制件,将预制件放置在预扩张工装的导向头上,然后将预扩张工装的固定板和哈弗套均套入预制件,将导向头套入电缆导体上,将中间接头的接头主体套入电缆,通过拉装工具将预扩张工装随接头主体采用滑装方式套装到电缆上,直至露出电缆绝缘末端;S9:在电缆上依次插入热缩管、保护铜管和绝缘筒;S10:将电缆导体两端插入导体连接管,确保接触到导体连接管的底部,对导体连接管进行压接,去除压缩后导体连接管表面的毛刺;S11:将屏蔽罩扣在已压接好的导体连接管上,对凹缺处进行半导电带材绕包;S12:去除屏蔽罩上用于临时固定的PVC带,将预制件在电缆推拉调整到预设的标记位置;S13:在电缆上的外半导电层与金属护套上依次缠绕半导电自粘带和镀锡铜网,铜网收尾处用铜扎丝扎紧,对预制件外表面进行绕包防水防潮处理;S14:将所述保护铜管和绝缘筒移动至电缆导体上,并固定,在保护铜管和绝缘筒的外表面缠绕带材,在保护铜管尾管处使用铅块进行基座衬垫;S15:在中间接头的铜壳内填充灌注绝缘剂;S16:对灌胶口或排气孔进行密封处理,对热缩管的两端绕包防水带材,并进行加热密封处理;S17:固定电缆,用电缆抱箍将电缆最终固定;再把已压接好接地线并密封好的接地端子,固定在电缆尾管的接地排上,按电缆线路设计要求连接好与终端尾管接地相连的保护接地箱或直接接地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标准化检查包括:作业环境检查:安装时避免在下雨、潮湿、粉尘飞扬、腐蚀性气体及低温的环境下进行;作业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5℃~30℃,湿度小于70%,清洁度使得在光下无可见粉尘;
若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则采取搭建工棚、空气净化、空调控温控湿措施;材料与部件检查:开箱前确认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进水受潮现象;确认中间接头的附件完好确认导体连接管金属表面无变形,接触面平整光滑;保护铜壳部件数量齐全,孔径匹配,金属表面无变形,接触面平整光滑;确定预制件表面外观无缺陷,电缆绝缘外径与预制件内径相匹配;电缆设备检查:电缆满足弯曲半径≥20*电缆直径工艺要求;电缆绝缘偏心度小于5%;检查电缆相位正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金属护套进行处理,使得金属护套端口外翻,呈喇叭口状,并对喇叭口状的金属护套端口的尖角毛刺圆磨处理;同时使得金属护套断口处保留阻水缓冲带;在金属护套上涂刷铝焊条的过程具体为:在金属护套上选取铝焊条涂刷范围,进行预热,用铝焊条均匀涂刷,然后再用铅条均匀涂抹并压实;在封铅位置再次进行加热,同时加热铅焊条,均匀的涂抹在封铅位置;所述封铅后形成的底铅厚度为填满波谷后+3或

5mm并小于尾管内径尺寸,搪底铅时温度不应过高,总时间应小于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校直的过程具体为:通过加热校直装置对金属护套的电缆部分进行加热,在加热带中部放置测温传感器,并在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强顾黄晶周宏邹翔宇王振兴王东源孙伟莎邱漫诗王骁迪杨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