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37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其使得单个振动盘对应于两个上料工位设置,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确保动力卡的稳定可靠输送。其包括:机座;圆振机构,其包括底座、上部振动料仓;直振机构,其包括有直振座、直线输出机构;滑块机构,其上表面固装有出料定位块组件,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沿着滑块机构的上表面布置,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包括有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位置;第一切料气缸;以及第二切料气缸;所述直线输出机构外罩有导向壳体,动力卡沿着导向壳体的内部导向空间直线移动,确保不会发生倾倒。确保不会发生倾倒。确保不会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射器制作的
,具体为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结构包括有若干组件,其中动力卡是重要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见图1,现有的动力卡进行上料作业时,均为单个送料输出,在实际过程中,为了使得组装效率提高,需要设置两组上料工位,使得产线上同时进行双产品组装作业,但是现有的两组上料工位,每个上料工位均需要设置一个振动盘结构,使得成本提高、且占用面积,且现有的动力卡在直振输送过程中,由于其高度相对较高,易倾倒,为此,急需研发一款可靠稳定的双上料工位的振动盘供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其使得单个振动盘对应于两个上料工位设置,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确保动力卡的稳定可靠输送。
[0004]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机座;
[0006]圆振机构,其包括底座、上部振动料仓;
[0007]直振机构,其包括有直振座、直线输出机构;
[0008]滑块机构,其上表面固装有出料定位块组件,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沿着滑块机构的上表面布置,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包括有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位置;
[0009]第一切料气缸;
[0010]以及第二切料气缸;
[0011]所述直线输出机构外罩有导向壳体,动力卡沿着导向壳体的内部导向空间直线移动,确保不会发生倾倒;
[0012]所述机座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固设有所述圆振机构,所述上部振动料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布置,所述第一切料气缸固设于第一滑轨座、且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所述滑块机构,所述第二切料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滑轨座,所述第二切料气缸的底部通过支架安装于水平支承板的末端位置;
[0013]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机座的面域的外围布置;
[0014]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第二切料气缸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分别处于转运料位置状态;
[0015]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第二切料气缸中其中一个为初始位置、另一个为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对应于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布
置。
[001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7]所述导向壳体的输出端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挡料板,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朝向挡料板的布置,确保切料气缸在移动时、动力卡不会从定位缺口脱落;
[0018]所述第一切料气缸上集成有第一滑轨,所述滑块机构嵌装于第一滑轨,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切料气缸上集成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座嵌装于第二滑轨、并沿着第二滑轨移动设置;
[0019]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第二切料气缸的工作状态位置的输出端伸出的位置相反、且伸出的距离相同设置,初始位置下,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和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的距离相同,确保两个切料气缸可以通用互换,降低了采购和组装的难度;
[0020]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对应于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的区域分别设置有光纤感应器,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定位缺口位置是否放置有产品;
[0021]所述直振座支承于支承水平板,所述支承水平板通过一端的立式安装架连接所述机座,所述支承水平板的末端平行于直振机构的输出方向延伸向外布置。
[0022]采用本技术后,人工将需生产的动力卡倒入圆振机构的上部振动料仓中,启动圆振机构、产品从圆振机构中整齐排列进入直振机构的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入端,直至达到输出端,由于导向壳体的设置,使得动力卡不会发生倾倒,第一切料气缸将第一定位缺口位置对向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等待产品进入第一定位缺口位置后,第一切料气缸回到初始位置;之后第二切料气缸将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对向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等待产品进入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后,第二切料气缸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外部机械手同时取走两个定位缺口位置上的产品,再次进入供料循环,其使得单个振动盘对应于两个上料工位设置,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确保动力卡的稳定可靠输送。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振动卡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8]机座10、圆振机构20、底座21、上部振动料仓22、直振机构30、直振座31、直线输出机构32、导向壳体33、观察缝331、滑块机构40、第一切料气缸50、第一滑轨51、第二切料气缸60、第二滑轨61、出料定位块组件70、第一定位缺口位71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72、第一滑轨座80、支架90、动力卡100、水平支承板110、挡料板120、第一光纤感应器130、第二光纤感应器140、立式安装架1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见图2

图4,其包括:机座10、圆振机构20、直振机构30、滑块机构40、第一切料气缸50、以及第二切料气缸60;
[0030]圆振机构20包括底座21、上部振动料仓22;
[0031]直振机构30包括有直振座31、直线输出机构32,直线输出机构32外罩有导向壳体33,动力卡100沿着导向壳体33的内部导向空间直线移动,确保不会发生倾倒;
[0032]滑块机构40的上表面固装有出料定位块组件70,出料定位块组件70沿着滑块机构40的上表面布置,出料定位块组件70包括有第一定位缺口位71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72,第一定位缺口位置71、第二定位缺口位置72分别设置于出料定位块组件7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位置;
[0033]机座10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固设有圆振机构20,上部振动料仓22的输出端连接直线输出机构32的输入端,直线输出机构32的输出端朝向出料定位块组件70布置,第一切料气缸50固设于第一滑轨座80、且第一切料气缸50的输出端固接滑块机构40,第二切料气缸60的输出端固接第一滑轨座80,第二切料气缸60的底部通过支架90安装于水平支承板110的末端位置;直线输出机构32的输出端位于机座10的面域的外围布置;第一切料气缸50、第二切料气缸60均位于初始位置时,出料定位块组件70的第一定位缺口位置71、第二定位缺口位置72分别处于转运料位置状态;第一切料气缸50、第二切料气缸60中其中一个为初始位置、另一个为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缺口位置71、第二定位缺口位置72中的一个位置对应于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布置。
[0034]具体实施时,导向壳体33的输出端的两侧分别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卡振动盘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座;圆振机构,其包括底座、上部振动料仓;直振机构,其包括有直振座、直线输出机构;滑块机构,其上表面固装有出料定位块组件,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沿着滑块机构的上表面布置,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包括有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位置;第一切料气缸;以及第二切料气缸;所述直线输出机构外罩有导向壳体,动力卡沿着导向壳体的内部导向空间直线移动,确保不会发生倾倒;所述机座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固设有所述圆振机构,所述上部振动料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布置,所述第一切料气缸固设于第一滑轨座、且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所述滑块机构,所述第二切料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滑轨座,所述第二切料气缸的底部通过支架安装于水平支承板的末端位置;所述直线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机座的面域的外围布置;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第二切料气缸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出料定位块组件的第一定位缺口位置、第二定位缺口位置分别处于转运料位置状态;所述第一切料气缸、第二切料气缸中其中一个为初始位置、另一个为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长艳高金朋武瑞金王蒲蕊周立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