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2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
2021
‑
0189220号韩国专利申请和于2022年10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
2022
‑
013593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3]电感器(一种线圈组件)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用于电子装置中的典型无源电子组件。
[0004]随着电子装置在性能上逐渐改善并且小型化,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小型化电子组件的数量正在增加。
[0005]在薄膜线圈组件的情况下,通过镀覆在支撑构件上形成线圈,层叠磁性复合片(在磁性复合片中,磁性金属粉末分散在绝缘树脂中)并使其固化以形成主体,然后在主体的表面形成外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当线圈组件小型化和纤薄化时,可能发生线圈和外电极之间的结合力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通过控制应力分布来增强线圈和外电极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连接可靠性。
[0007]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通过增加线圈的匝数来改善线圈组件的电感特性。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包括具有多个匝的线圈图案;第一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的一端;第二引出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包括具有多个匝的线圈图案;第一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的一端;第二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第一虚设引出部和第二虚设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与所述线圈间隔开;第一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以及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出部与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线圈图案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出部与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线圈图案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垂直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图案和第二线圈图案以及过孔,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上,所述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图案和第二线圈图案以及过孔,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上,所述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过孔穿过所述支撑构件以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相应最内匝的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分别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外电极,并且所述第二引出部和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分别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连接到所述第二外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关于所述支撑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引出部和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关于所述支撑构件彼此间隔开。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通过穿过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连接过孔彼此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引出部和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通过穿过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二连接过孔彼此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和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最外匝从内侧向外侧缠绕的方向
上依次设置,并且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另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最外匝从内侧向外侧缠绕的方向上依次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最外匝包括第一连接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之间的所述区域对应。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对,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c与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b的比值Lc/Lb大于等于0.35且小于等于0.91。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区域中,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与最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内匝之间的间隙随着其接近所述第一引出部而变宽。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基于垂直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截面,所述第一连接图案以预定角度倾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与所述第一引出部接触的另一端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的与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相邻的一端的线宽。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一引出部连接的区域被划分为具有不同线宽的多个区域。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一引出部连接的所述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线宽,所述第三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线宽。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引出部接触。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所述最外匝还包括第二连接图案,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与所述第二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之间的所述区域对应,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连接图案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表面上,并且在从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投影上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连接图案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中的每个包括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的所述上表面分别倾斜以面向所述线圈。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以及所述第一虚设引出部和所述第二虚设引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锚固部,所述锚固部朝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突出。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敏,金材勳,李昌润,崔大彻,黄世渊,全丽玉,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