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05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零件的压配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包括用于压装壳体和定子的压装机,还包括牵引模块、至少1个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且与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连接;至少1个第三定滑轮,第三定滑轮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并且与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弹性连接,第三定滑轮伴随着定子的移动而同步移动;线夹,其连接在电源线上;绳索,其经过每个第一定滑轮和每个第三定滑轮并且穿过出线口连接线夹和牵引模块的执行部,工作过程中,绳索始终不与壳体接触。在压装过程中,电源线在绳索和牵引模块的作用下始终不与壳体接触,同时绳索在定滑轮的作用下始终不与壳体接触,避免电源线和绳索磨损。损。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零件的压配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和2所示,图1是壳体1a和定子1b压装之前的状态,图2是壳体1a和定子1b压装之后的状态,其中压装机1c只出示工作台和冲头作为示意,常规的液压机即可完成壳体1a和定子1b的压装操作,在壳体1a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出线的出线口1a1,定子1b压装到壳体1a内部之后,工作人员将电源线1b1从出线口1a1中拽出,用于后续的装配。
[0003]目前,现有的压装工艺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压装的过程中,电源线1b1容易陷入到壳体1a和定子1b之间的缝隙中,导致电源线1b1的端部被夹坏,俗称夹线,目前应对夹线的方法是不做任何处理,仅在夹线出现后将损坏的部位剪去,使用剩下的电源线1b1,从而浪费了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压装工艺容易在压装电机壳体与定子的过程中夹线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包括用于压装壳体和定子的压装机,所述壳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定子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线,还包括,牵引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所述牵引模块用于提供牵引力;至少1个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连接;至少1个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弹性连接,所述第三定滑轮能够与所述定子的底部抵接从而伴随着所述定子的移动而同步移动;线夹,其连接在所述电源线上;绳索,其经过每个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每个所述第三定滑轮并且穿过所述出线口连接所述线夹和所述牵引模块的执行部,工作过程中,所述绳索始终不与所述壳体接触。
[0006]优选地,所述牵引模块包括牵引物、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线夹依次通过所述绳索、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牵引物的执行部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牵引物的执行部的移动距离。
[0007]优选地,所述智能压装设备还包括滑块、滑台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定滑轮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固定连接,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台上滑动。
[0008]优选地,直线驱动器包括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母通过支架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母螺旋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滑块并且设置有盘状卡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抵靠在所述盘状卡块两端面的卡槽,所述螺纹杆的另一
端设置有多棱柱。
[0009]优选地,所述线夹包括上夹部、下夹部和螺栓副,所述上夹部上设置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一夹线槽,所述下夹部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第一夹线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夹线槽,所述螺栓副具有两个,所述上夹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栓副与所述下夹部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在所述线夹的外侧套装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是两端开放的筒形状,所述耐磨套的一端开口可供所述线夹通过,所述耐磨套的另一端开口可供所述绳索通过但所述线夹不可通过。
[0011]优选地,所述绳索包括连接绳和牵引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栓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绳的中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模块的执行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定滑轮能够沿着垂直于自身轴线的对称面分开成2个半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通过驱动器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弹性连接,所述半滑轮与所述驱动器的执行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2个所述半滑轮分开或者合拢。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器通过竖直设置的导向柱与所述压装机的非工作部位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和所述压装机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
[0014]优选地,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驱动杆,压装过程中,所述定子的底面与所述驱动杆抵接。
[0015]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所述线夹夹持所述电源线,使用所述绳索自所述壳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出线口连接所述牵引模块的执行部,所述压装机和所述牵引模块同步工作,使得所述定子和所述电源线在所述壳体内部同步移动,从而解决了压装的过程中,所述电源线容易陷入到所述壳体和所述定子之间的缝隙中,导致所述电源线的端部被夹坏的技术问题,同时还使用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三定滑轮引导所述绳索的位置,避免其因与所述壳体的摩擦和磨损。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1中电机定子与壳体压装之前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电机定子与壳体压装之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智能压装设备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中智能压装设备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A

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9为实施例1中线夹的立体图;图10为实施例2中智能压装设备的主视图;图11为图10的D

D方向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E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实施例2中第二引导机构的主视图;图14为智能压装设备的工作流程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a

壳体;1a1

出线口;1b

定子;1b1

电源线;1c

压装机;2

线夹;2a

上夹部;2a1

第一夹线槽;2b

下夹部;2b1

第二夹线槽;2c

螺栓副;2d

耐磨套;3

绳索;3a

连接绳;3b

牵引绳;4

牵引模块;4a

牵引物;4b

拉力传感器;4c

位移传感器;5

第一引导机构;5a

第一定滑轮;5b

芯轴;5c

轴座;5d

滑块;5d1

卡槽;5e

滑台;5f

螺纹杆;5f1

盘状卡块;5f2

多棱柱;5g

螺母;5h

第二定滑轮;6

第二引导机构;6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包括用于压装壳体(1a)和定子(1b)的压装机(1c),所述壳体(1a)的外周面设置有出线口(1a1),所述定子(1b)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线(1b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模块(4),其设置在所述压装机(1c)的非工作部位,所述牵引模块(4)用于提供牵引力;至少1个第一定滑轮(5a),所述第一定滑轮(5a)设置在所述壳体(1a)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压装机(1c)的非工作部位连接;至少1个第三定滑轮(6a),所述第三定滑轮(6a)设置在所述壳体(1a)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压装机(1c)的非工作部位弹性连接,所述第三定滑轮(6a)能够与所述定子(1b)的底部抵接从而伴随着所述定子(1b)的移动而同步移动;线夹(2),其连接在所述电源线(1b1)上;绳索(3),其经过每个所述第一定滑轮(5a)和每个所述第三定滑轮(6a)并且穿过所述出线口(1a1)连接所述线夹(2)和所述牵引模块(4)的执行部,工作过程中,所述绳索(3)始终不与所述壳体(1a)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模块(4)包括牵引物(4a)、拉力传感器(4b)和位移传感器(4c),所述线夹(2)依次通过所述绳索(3)、所述拉力传感器(4b)与所述牵引物(4a)的执行部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4c)用于检测所述牵引物(4a)的执行部的移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压装设备还包括滑块(5d)、滑台(5e)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定滑轮(5a)与所述滑块(5d)转动连接,所述滑块(5d)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台(5e)上,所述滑台(5e)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压装机(1c)的非工作部固定连接,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块(5d)在所述滑台(5e)上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与壳体的智能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器包括螺纹杆(5f)和螺母(5g),所述螺母(5g)通过支架与所述压装机(1c)的非工作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f)与所述螺母(5g)螺旋连接,所述螺纹杆(5f)的一端朝向所述滑块(5d)并且设置有盘状卡块(5f1),所述滑块(5d)上设置有抵靠在所述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威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