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96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包括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两个尾桨叶托框和主尾桨叶托框,所述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和主尾桨叶托框平行设置,主桨叶托框Ⅱ和主尾桨叶托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套管,且两个尾桨叶托框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上,所述桨叶托框Ⅰ靠近主桨叶托框Ⅱ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管,且两个伸缩管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内,所述主尾桨叶托框远离主桨叶托框Ⅱ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安装座和把手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主、尾桨叶的固定支撑功能,主、尾桨叶托架具备短程移动功能,同时,能够保证桨叶安全、可靠的停放。靠的停放。靠的停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直升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桨叶、自动倾斜器、主桨毂、减速器和发动机等工作,此时需要拆卸桨叶,由于桨叶截面为弧形结构且长度较长,需要使用专用托架进行放置,否则易损坏桨叶而影响飞行安全。现有直升机一般均配备主桨叶托架和尾桨叶托架两种,分别保障主桨叶和尾桨叶的存放功能,不能通用。且现有托架一般采用枕木加羊毛毡或橡胶等方式实现柔性支撑的功能,但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变形和老化等因素,几乎失去了柔性支撑的功能,对桨叶的存放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包括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两个尾桨叶托框和主尾桨叶托框,所述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和主尾桨叶托框平行设置,主桨叶托框Ⅱ和主尾桨叶托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套管,且两个尾桨叶托框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上,所述桨叶托框Ⅰ靠近主桨叶托框Ⅱ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管,且两个伸缩管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内,所述主尾桨叶托框远离主桨叶托框Ⅱ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安装座和把手卡箍,把手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与把手卡箍相适配,所述主桨叶托框Ⅰ和主尾桨叶托框的两端上均安装有吊环,所述主桨叶托框Ⅰ和主桨叶托框Ⅱ上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安装有主桨叶托布,两个尾桨叶托框和主尾桨叶托框上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安装有尾桨叶托布。
[0006]优选的,所述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尾桨叶托框和主尾桨叶托框均选用优质航空铝合金型材和铝合金板焊接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的一侧安装有快卸销,且快卸销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管内,且与伸缩管相接触,固定套管和伸缩管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主桨叶托框Ⅰ和主尾桨叶托框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移动轮,移动轮选用优质橡胶材质制成,主桨叶托框Ⅰ底部的两个移动轮为万向轮,主尾桨叶托框的两个移动轮为定向轮。
[0009]优选的,所述主桨叶托框Ⅰ、主桨叶托框Ⅱ、两个尾桨叶托框和主尾桨叶托框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尾桨叶托布和主桨叶托布接触,尾桨叶托布和主桨叶托布选用高强度牛津布材质制成。
[0010]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主要用于1架某型直升机主、尾桨叶在内、外场短距离的移动和存放,桨叶托框、伸缩杆和固定套管组成托架的主体支撑
结构,由桨叶托框为桨叶托布提供支撑,伸缩杆和固定套管实现托架的收拢和展开功能,移动轮实现托架的短距离移动功能;
[0011]本技术具备主、尾桨叶的固定支撑功能,主、尾桨叶托架具备短程移动功能,同时,能够保证桨叶安全、可靠的停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主桨叶托框Ⅰ、2.伸缩管、3.快卸销、4.主桨叶托框Ⅱ、5.固定套管、6.尾桨叶托框7.主尾桨叶托框、8.把手安装座、9.把手、10.把手卡箍、11.吊环、12.移动轮、13.尾桨叶托布、14.主桨叶托布、15.压板、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3,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包括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两个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和主尾桨叶托框7平行设置,主桨叶托框Ⅱ4和主尾桨叶托框7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套管5,且两个尾桨叶托框6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5上,桨叶托框Ⅰ1靠近主桨叶托框Ⅱ4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管2,且两个伸缩管2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5内,主尾桨叶托框7远离主桨叶托框Ⅱ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安装座8和把手卡箍10,贮存和运输时可将其收拢并用把手卡箍10进行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把手安装座8上转动安装有把手9,且把手9与把手卡箍10相适配,主桨叶托框Ⅰ1和主尾桨叶托框7的两端上均安装有吊环11,主桨叶托框Ⅰ1和主桨叶托框Ⅱ4上通过压板15和螺钉固定安装有主桨叶托布14,两个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上通过压板15和螺钉固定安装有尾桨叶托布13。
[0018]本技术中,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均选用优质航空铝合金型材和铝合金板焊接而成,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
[0019]本技术中,固定套管5的一侧安装有快卸销3,且快卸销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管5内,且与伸缩管2相接触,固定套管5和伸缩管2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实现减重优化的作用,固定套管和伸缩杆是实现托架收拢和展开的主要零件,根据托架的使用和贮存特点,设置工作和收拢两种状态,通过快卸销进行固定,方便操作。
[0020]本技术中,主桨叶托框Ⅰ1和主尾桨叶托框7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移动轮12,移动轮12选用优质橡胶材质制成,主桨叶托框Ⅰ1底部的两个移动轮12为万向轮,主尾桨叶托框7的两个移动轮12为定向轮,方便托架的整体移动和转向。
[0021]本技术中,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两个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6,且橡胶垫16与尾桨叶托布13和主桨叶托布14接触,尾桨叶托
布13和主桨叶托布14选用高强度牛津布材质制成,橡胶垫16防止桨叶上端与金属产生磕碰。
[0022]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受到桨叶自身重量的作用,托布与桨叶下端翼型良好贴合,框架的刚性和布料的柔性得到良好的结合,使桨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支撑;橡胶垫起到使托布与框架隔离,保持相对间距的作用,同时防止桨叶上端与框架磕碰的功能。托布上部分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桨叶重量的作用,下部分能够限制托布左右方向晃动的作用,避免桨叶在短距离移动过程中与托框产生碰撞;主桨叶采用三个支撑,尾桨叶采用两个支撑,可同时存放1架机主、尾桨叶(4片主桨叶和2片尾桨叶),保证其在内外场短距离移动和存放功能;主/尾桨叶托架设有移动轮和把手,能够实现托架短距离移动和存放功能。把手采用可旋转结构,通过把手安装座与主尾桨叶托框进行连接,使用时向上旋转并用快卸销进行固定后使用,可实现空车单人推行和装载两人拖动的功能。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两个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所述主桨叶托框Ⅰ(1)、主桨叶托框Ⅱ(4)和主尾桨叶托框(7)平行设置,主桨叶托框Ⅱ(4)和主尾桨叶托框(7)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套管(5),且两个尾桨叶托框(6)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5)上,所述桨叶托框Ⅰ(1)靠近主桨叶托框Ⅱ(4)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管(2),且两个伸缩管(2)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套管(5)内,所述主尾桨叶托框(7)远离主桨叶托框Ⅱ(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安装座(8)和把手卡箍(10),把手安装座(8)上转动安装有把手(9),且把手(9)与把手卡箍(10)相适配,所述主桨叶托框Ⅰ(1)和主尾桨叶托框(7)的两端上均安装有吊环(11),所述主桨叶托框Ⅰ(1)和主桨叶托框Ⅱ(4)上通过压板(15)和螺钉固定安装有主桨叶托布(14),两个尾桨叶托框(6)和主尾桨叶托框(7)上通过压板(15)和螺钉固定安装有尾桨叶托布(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支撑的主尾桨叶托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王荣胡旻杨向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