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91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解决了铁路线路位于陡坡地段桥隧相连处桥台伸入隧道洞门造成两者结构空间冲突及施工困难的问题,其包括桥梁梁体、桥台台身、桥台承台、桥台桩基、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台背防护措施、隧道洞口明洞、隧道洞身、隧道排水沟和明洞基础,所述桥台承台直接设置在桥台桩基上,所述桥台承台与隧道洞口明洞连接形成封闭体系,整个体系由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和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进行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桥台伸入隧道洞门后结构空间冲突的问题,并给出了如何施工该结构的施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亦适用于轨道交通、公路、市政道路等桥梁与隧道的交叉干扰情况。的交叉干扰情况。的交叉干扰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工程,具体来说是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无疑都成为地区经济进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我国的西部地区具有山区特点,高山峡谷,地形变化极大,由于地形变化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桥隧相连、交叉的情况,对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常规的山区桥隧连接设计以桥台台尾接隧道洞门为主,施工时相互干扰较小,但这种理想的桥隧连接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受陡坡地形限制时就无法实现,在山势险峻地段往往是桥台直接伸入隧道洞门,用常规施工方法施工桥台就会对隧道洞门原始地貌造成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具体表现为基坑深,放坡开挖,开挖回填量大,防护量大且防护困难,开挖边坡容易失稳,施工风险大,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基坑尺寸,保证开挖面的安排稳定,降低施工风险,降低桥台施工对隧道洞门交叉干扰,节约投资,降低周边边坡的坍缩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对周边环境破坏,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包括桥梁梁体、桥台台身、桥台承台、桥台桩基、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台背防护措施、隧道洞口明洞、隧道洞身、隧道排水沟和明洞基础,所述桥梁梁体连接桥台台身,所述桥台台身包括台帽、背墙和垫石,桥台台身连接桥台承台,所述桥台承台直接设置在桥台桩基上,所述桥台承台与隧道洞口明洞连接形成封闭体系,整个体系由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和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进行防护,隧道洞口明洞连接隧道洞身,隧道洞身设置有隧道排水沟。
[0005]优选的,所述桥台桩基顺桥向采用双排布置。
[0006]优选的,所述桥台承台与明洞基础高度一致。
[0007]优选的,所述的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及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采用挖孔桩,桥台桩基采用钻孔桩。
[0008]优选的,所述明洞基础底部与桥台承台间采用两层油毛毡进行隔离。
[0009]优选的,所述隧道洞身上设置有台背防护措施,所述台背防护措施包括喷锚和土钉墙防护,或采用挖孔桩防护。
[0010]优选的,所述的桥台桩基与隧道洞身施工时,在边坡高的一侧先施工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与台前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然后在隧道洞身洞口,桥台台身顶以上边挖边防护开挖施工平台,施工平台与隧道洞身底部同高,然后施工隧道洞身,待进洞一段距离后,在平台上施工桥台桩基,桥台桩基施工完成且隧道洞身施工不小于10米后,开挖桥台承台
基坑,边开挖边采用台背防护措施对隧道洞身洞口进行防护,然后进行桥台承台和桥台台身的施工,并按设计进行基坑回填,台背与隧道洞身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混凝土回填。
[0011]本技术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2](1)可以有效解决桥台伸入隧道洞门造成两者结构空间冲突的问题。
[0013](2)可以有效解决了桥台施工和隧道洞门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问题。
[0014](3)前期通过采用预加固桩等措施,大大减少了铁路桥台及隧道基础的开挖回填量,减少了防护工程,使工程的实施更加安全可靠。
[0015](4)加快施工工期,节约工程费用,经济合理,技术创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铁路桥台与隧道结构立面;
[0018]图2为本技术铁路桥台与隧道布置平面;
[0019]图3为本技术铁路桥台台前正面;
[0020]图4为本技术铁路桥台台尾正面;
[0021]图中:1

桥梁梁体、2

桥台台身、3

桥台承台、4

桥台桩基、5

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6

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7

台背防护措施、8

隧道洞口明洞、9

隧道洞身、10

隧道排水沟、11

明洞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包括桥梁梁体1、桥台台身2、桥台承台3、桥台桩基4、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台背防护措施7、隧道洞口明洞8、隧道洞身9、隧道排水沟10和明洞基础11。
[0024]其中,桥台台身2包括台帽、背墙和垫石,桥台台身2长度S4根据隧道排水沟10与洞门基础高差按排水坡率计算确定,桥台背墙宽度S1与桥梁梁体1同宽,背墙高度h2由梁高h和支座、垫石以及台帽高度确定,桥台通过支座支撑桥梁梁体1。
[0025]其中,桥台承台3直接设置在桥台桩基4上,桥台承台3宽度S2由洞门基础间距大小要求确定,其长度S3由桩基布置确,其厚度按桥台桩基4桩径的2倍取值。桥台桩基4顺桥向采用双排布置,横桥向排数根据S2及桩间距确定,桩径和桩长h4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材料均为钢筋混凝土。
[0026]其中,桥台承台3与明洞基础11高度一致,与整段隧道洞口明洞8形成封闭体系,整个体系由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和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进行防护,保证整个体系的稳
定。
[0027]其中,桥台桩基4与隧道洞身9施工时,在边坡高的一侧,或两侧先施工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与台前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然后在隧道洞身9洞口,桥台顶以上边挖边防护开挖施工平台,施工平台与隧道洞身9底部同高。然后施工隧道洞身9,待进洞一段距离后,在平台上施工桥台桩基4。桥台桩基4施工完成且隧道洞身9施工不小于10米后,开挖桥台承台3基坑,边开挖边采用台背防护措施7对隧道洞身9洞口进行防护,台背防护措施7根据底层情况可采用喷锚、土钉墙防护,或采用挖孔桩防护。然后进行桥台承台3和桥台台身2的施工,并按设计进行基坑回填,台背与隧道洞身9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混凝土回填。
[0028]其中,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及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可采用挖孔桩,桥台桩基4采用钻孔桩。
[0029]其中,明洞基础11底部与桥台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梁体(1)、桥台台身(2)、桥台承台(3)、桥台桩基(4)、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台背防护措施(7)、隧道洞口明洞(8)、隧道洞身(9)、隧道排水沟(10)和明洞基础(11),所述桥梁梁体(1)连接桥台台身(2),所述桥台台身(2)包括台帽、背墙和垫石,桥台台身(2)连接桥台承台(3),所述桥台承台(3)直接设置在桥台桩基(4)上,所述桥台承台(3)与隧道洞口明洞(8)连接形成封闭体系,整个体系由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和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进行防护,隧道洞口明洞(8)连接隧道洞身(9),隧道洞身(9)设置有隧道排水沟(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桩基(4)顺桥向采用双排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承台(3)与明洞基础(11)高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台伸入隧道洞门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口侧向预加固桩(5)及隧道明暗分界预加固桩(6)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勃李鸿波李传琳车文庆贾奎夏德俊张敦宝姚志国何江波李万雄梁俊雄高洪辉陈美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