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84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包括包括底座、第一导轨、动力拖动滑台和顶升定位机构;底座固定在地坑中,底座上固定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顶升定位机构,在动力拖动滑台的作用下顶升定位机构在底座上移动;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底座、固定台板、定位台板、顶升气缸、定位滚轮组件,滑动底座放在第一导轨上,滑动底座上设有固定台板,固定台板上方通过顶升气缸设有定位台板,定位台板上设有定位滚轮组件对转向架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代替人工作业,实现转向架的平移和停止;通过伺服系统精确控制加减速,稳步启动和准确停止;通过顶升定位机构实现转向架的升降和定位;避免人工参与移载,直接规避风险。避风险。避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涉及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轨道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对于各种类型的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大。目前转向架心盘组装和拆解等工作仍然大量采用人工作业,辅助以半自动工具,随着自动化程度增高,对转向架设备自动搬运上料提出了要求,现有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推运或者底部斜撑推动的方式。
[0003]但是上述现有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占用人工,劳动强度大;(2)人工作业容易在多人同步作业,繁忙时出现碰撞人的情况发生,人工移载转向架至机器作业位,存在人机交互,容易出现危险;(3)人工移载上料在匹配设备时,存在上料节拍不确定,上料到位精度不可靠;(4)采用底部斜撑推动时,转向架获得一个初始速度,之后不受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5)采用底部斜撑推动无法满足定位需求;(6)转向架推动后急停不便,位置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导轨、动力拖动滑台和顶升定位机构;底座固定在地坑中,底座上固定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顶升定位机构,在动力拖动滑台的作用下顶升定位机构可在底座上前后移动;顶升定位机构用于转向架的升降和定位,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底座、固定台板、定位台板、顶升气缸、定位滚轮组件,滑动底座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底座上设有固定台板,固定台板上方通过顶升气缸设有定位台板,定位台板上设有定位滚轮组件对转向架定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包括两套等距布置的顶升定位机构,每套顶升定位机构上放置一个转向架,两套顶升定位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动力拖动滑台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定位机构包括两个顶升定位台座,顶升定位台座包括所述固定台板、定位台板、顶升气缸、定位滚轮组件,两个固定台板各自设有换型气缸可调整两个顶升定位台座之间的距离。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定位台座与动力拖动滑台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滑动底座上,第二导轨上设有所述固定台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定位机构还包括直线轴承、导向轴,所述固定台板上设有直线轴承和导向轴,导向轴的上端连接所述定位台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定位机构还包括增压阀和储气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拖动滑台连接两侧的顶升定位机构,动力拖动滑台通过伺服减速电机输出,通过齿轮齿条带动自身以及顶升定位机构进行前后移动。
[0014]利用本技术装置代替人工作业,实现转向架的平移和停止;通过伺服系统带动动力拖动滑台精确控制加减速,实现转向架的稳步启动和准确停止定位;同时避免人工参与移载,直接规避风险,解放劳动力,在送料节拍上更加稳定可靠;通过双工位同步移载的方式,实现上料位、作业位、出料位三个位置的物料切换。
[0015]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实现完全自动化,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
[0017](2)利用本技术装置没有人员参与转向架搬运作业,生产安全得到保证;
[0018](3)利用本技术装置自动移载转向架时精度更高,无需其他辅助定位;
[0019](4)利用本技术装置移载全过程受控,避免意外发生;
[0020](5)定位顶升机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其中设有V型定位滚轮组件),保证定位一致性。
[0021](6)利用本技术装置转向架移载速度可调,对于重载来讲,控制灵活性增加。
[0022](7)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铺装状态图;
[0024]图2是本技术装置上放置转向架示意图;
[0025]图3是一套顶升定位机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装置上放置转向架主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装置上放置转向架俯视图;
[0028]图中各标号表示:1、底座,2、顶升定位机构,3、动力拖动滑台,4、转向架轮对,5、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7、定位台板,8、固定台板,9、换型气缸,10、电气箱,11、储气罐,12、增压阀,13、顶升气缸,14、V型定位滚轮组件,15、导向轴,16、滑动底座,17、直线轴承,18、地轨顶升移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18设置在转向架前进方向地坑内。
[0031]其中,底座1固定在地坑中,底座1上设有第一导轨5,第一导轨5上装有顶升定位机构2(如图2)和动力拖动滑台3,在动力拖动滑台3作用下两套顶升定位机构2在第一导轨5上等距前后移动。
[0032]顶升定位机构2用于转向架的升降和定位,顶升定位机构2包括第二导轨6、定位台板7、固定台板8、换型气缸9、电气箱10、储气罐11、增压阀12、顶升气缸13、V型定位滚轮组件14、导向轴15、滑动底座16、直线轴承17。具体的,滑动底座16位于上述第一导轨5上,滑动底座16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6,第二导轨6上固定设有固定台板8,固定台板8上固定设有直线轴承17和顶升气缸13,直线轴承17内设置导向轴15,这样顶升气缸13升降时,导向轴
15在直线轴承17中滑动,导线轴15的上端连接定位台板7,定位台板7上固定V型定位滚轮组件14,V型定位滚轮组件14用来支撑和定位转向架。换型气缸9用于通过切换不同轴距提高不同转向架的兼容性。通过增压阀12和储气罐11保证顶升气缸13的负载能力。
[0033]地坑中设置地本实施例的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轨顶升移载装置18,该地轨顶升移载装置18上布置有两套等距顶升定位机构2(如图2所示,即设置两套顶升定位机构2),由动力拖动滑台3两侧分别连接、拖动。每套顶升定位机构2放置一个转向架,实现上料位、作业位、出料位三个位置的物料切换,如地轨顶升定位装置18上的两套顶升定位机构2分别处于上料位和作业位时,顶升定位机构2顶起,把上料位的等待作业的转向架顶起,把作业位作业完成后的转向架顶起,由动力拖动滑台3带动两套顶升定位机构2向后续工位移载一个工位,此时前作业位置的转向架被移动到作业位,前作业位的转向架被移动到出料位,顶升定位机构2落下,转向架落在轨道或定位装置上,等待作业;然后地轨顶升移载装置18重新把顶升定位机构2向前移动一个工位重新等待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导轨、动力拖动滑台和顶升定位机构;底座固定在地坑中,底座上固定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顶升定位机构,在动力拖动滑台的作用下顶升定位机构可在底座上前后移动;顶升定位机构用于转向架的升降和定位,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底座、固定台板、定位台板、顶升气缸、定位滚轮组件,滑动底座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底座上设有固定台板,固定台板上方通过顶升气缸设有定位台板,定位台板上设有定位滚轮组件对转向架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包括两套等距布置的顶升定位机构,每套顶升定位机构上放置一个转向架,两套顶升定位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动力拖动滑台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向架下心盘组装、拆解用地轨顶升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定位机构包括两个顶升定位台座,顶升定位台座包括所述固定台板、定位台板、顶升气缸、定位滚轮组件,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昌梅劲松袁泉李宁董智源张兆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