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64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进纱端装配有用于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的张力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垫盒、蜗杆、蜗轮、E型块和导辊,所述机体进纱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L型板,所述L型板外侧壁表面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垫盒,且垫盒内转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蜗杆和蜗轮,通过张力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减小针织圆机进纱端由于张力的问题导致断丝的可能性,同时减小纱线经过针织圆机张力端由于摩擦导致纱线出现损伤的可能性,便于提高纱线的完整性,从而方便对针织圆机所织造的物品的质量品质进行提升,且张力的调节较为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圆机相关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一种用于纺织科学
的仪器,针织圆机在运作时会使用输纱器对纱线进行输送,输纱器将纱线按照要求输送入针织圆机的编织区,且输纱器可控制纱线长度或保持纱线输送张力一致,从而使编织物符合生产要求,然而现在针织圆机内部输纱器中常用的张力器均是用调节弹簧的弹力来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虽然调节弹簧的弹力来对张力的调节较为简单,但是纱线经过弹簧弹力端的挤压块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而摩擦容易导致纱线的表面出现磨损的状况,纱线由于磨损不仅容易断裂,而且还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弹簧长时间使用弹簧的弹力也会出现减弱的状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通过张力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减小针织圆机进纱端由于张力的问题导致断丝的可能性,同时减小纱线经过针织圆机张力端由于摩擦导致纱线出现损伤的可能性,便于提高纱线的完整性,从而方便对针织圆机所织造的物品的质量品质进行提升,且张力的调节较为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进纱端装配有用于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的张力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垫盒、蜗杆、蜗轮、E型块和导辊,所述机体进纱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L型板,所述L型板外侧壁表面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垫盒,且垫盒内转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蜗杆和蜗轮,且蜗杆和蜗轮均有两组,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相互齿合,所述垫盒远离L型板的一面转动安装有与蜗轮相传动的E型块,且E型块有两组,所述E型块远离垫盒的一面转动安装有用于输纱的导辊,且导辊有多组;
[0006]所述调节组件包括T型筒、L型块、螺孔和螺丝,所述机体进纱端底侧表面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T型筒,所述T型筒内滑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L型块,所述T型筒外周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螺孔,且螺孔内螺合连接有用于限位的螺丝。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盒远离E型板的一面装配有与蜗杆相传动的旋钮,且旋钮有两组;两组旋钮方便对垫盒内两组握杆的旋转进行操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丝位于螺孔内的一端粘接有用于防滑的胶垫;胶垫便于提高螺丝对T型筒内L型块进行限位时的紧固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垫盒顶端表面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Z型块;Z型块位
于张力组件的进纱端,便于对错位纱线进行单向输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L型板、L型块和Z型块顶端表面均装配有用于导纱的陶瓷环;陶瓷环表面的润滑性较强,便于减小纱线经过陶瓷环时的磨损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张力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减小针织圆机进纱端由于张力的问题导致断丝的可能性,同时减小纱线经过针织圆机张力端由于摩擦导致纱线出现损伤的可能性,便于提高纱线的完整性,从而方便对针织圆机所织造的物品的质量品质进行提升,且张力的调节较为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的张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的垫盒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的调节组件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7]图中:1、机体;2、L型板;3、张力组件;301、垫盒;302、蜗杆;303、蜗轮;304、E型块;305、导辊;4、调节组件;401、T型筒;402、L型块;403、螺孔;404、螺丝;5、旋钮;6、Z型块;7、陶瓷环;8、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进纱端装配有用于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的张力组件3和调节组件4,张力组件3包括垫盒301、蜗杆302、蜗轮303、E型块304和导辊305,机体1进纱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L型板2,L型板2外侧壁表面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垫盒301,且垫盒301内转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蜗杆302和蜗轮303,且蜗杆302和蜗轮303均有两组,蜗杆302与蜗轮303之间相互齿合,垫盒301远离L型板2的一面转动安装有与蜗轮303相传动的E型块304,且E型块304有两组,E型块304远离垫盒301的一面转动安装有用于输纱的导辊305,且导辊305有多组;调节组件4包括T型筒401、L型块402、螺孔403和螺丝404,机体1进纱端底侧表面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T型筒401,T型筒401内滑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L型块402,T型筒401外周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螺孔403,且螺孔403内螺合连接有用于限位的螺丝404。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垫盒301远离E型板的一面装配有与蜗杆302相传动的旋钮5,且旋钮5有两组;两组旋钮5方便对垫盒301内两组握杆的旋转进行操控;垫盒301顶端表面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Z型块6;Z型块6位于张力组件3的进纱端,便于对错位纱线进行单向输送;L型板2、L型块402和Z型块6顶端表面均装配有用于导纱的陶瓷环7;陶瓷环7表面的润滑性较强,便于减小纱线经过陶瓷环7时的磨损度。
[0021]如图4所示,其中,螺丝404位于螺孔403内的一端粘接有用于防滑的胶垫8;胶垫8
便于提高螺丝404对T型筒401内L型块402进行限位时的紧固性。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工作时,首先把该装置安装在针织圆机内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在对纱线进行穿插并经过张力装置时,纱线首先会与L型板2顶端表面的陶瓷环7相插接,随后纱线再与Z型板顶端表面的陶瓷环7进行穿插,之后就可以把纱线绕过两组E型板外侧的多组导辊305,之后再与L型块402上的陶瓷环7进行穿插,随后就可以继续把纱线与后道工序之间进行穿插,然后方便针织圆机进行编织作业,纱线在经过导辊305时,由于导辊305随着纱线的移动进行旋转,便于减小纱线经过导辊305外周时所产生的磨损度,同时多组导辊305方便纱线缠绕在上面,操作较为简单,当需要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时,首先工作人员手动旋转垫盒301外侧的旋钮5,旋钮5旋转带动垫盒301内的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张力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进纱端装配有用于针织圆机防断丝进纱的张力组件(3)和调节组件(4),所述张力组件(3)包括垫盒(301)、蜗杆(302)、蜗轮(303)、E型块(304)和导辊(305),所述机体(1)进纱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L型板(2),所述L型板(2)外侧壁表面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垫盒(301),且垫盒(301)内转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蜗杆(302)和蜗轮(303),且蜗杆(302)和蜗轮(303)均有两组,所述蜗杆(302)与蜗轮(303)之间相互齿合,所述垫盒(301)远离L型板(2)的一面转动安装有与蜗轮(303)相传动的E型块(304),且E型块(304)有两组,所述E型块(304)远离垫盒(301)的一面转动安装有用于输纱的导辊(305),且导辊(305)有多组;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T型筒(401)、L型块(402)、螺孔(403)和螺丝(4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